-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 共2253题
(22分)我国在黄河三角洲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区,该生态经济区包括山东东营市、滨州市全部及潍坊市、德州市、淄博市、烟台市部分地区,约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一(4)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寿光市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是我国冬季蔬菜大栩生产的发源地.该地蔬菜大棚排风口通常设于东、西两侧。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产业增加值和同比增长图
(1)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现象较突出,其自然原因有 ; ( 4 分);人为原因是 ( 4 分)
(2)分析塑料薄膜大棚具有保温作用的原理和寿光大棚排风口不设南、北两侧的原因。 ( 6 分)
(3)据材料三,描述黄河三角洲经济区该时段内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4分)
(4)试分析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应如何加强区内、区外的联系与合作。( 8 分)
正确答案
(1)地势低洼,海水易入侵(或旱涝频繁,涝时地下水位上升,旱季蒸发旺盛,盐分聚积地表);不合理灌溉。(每空2分,共4分)
(2)原理:塑料薄膜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散失,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大棚里。(4分)
原因:避免冷空气从北面侵入。(2分)
(3)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提高;第二、三产业同比增长速度较快。(4分)
(4)全区整体规划与布局,协调区内分工合作;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内外联系;加强区域间技术及经济交流;突出本区产业优势,加强国内外推广,寻求合作发展。(每点2分,满分8分)
试题分析:
(1)黄河三角洲属于河口平原地区,地势低洼,海水易入侵,使土壤盐分增加。旱涝频繁,涝时地下水位上升,旱季蒸发旺盛,水分蒸发,导致盐分聚积地表。这是自然因素。该地盐碱化问题产生的人为因素是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旱季蒸发旺盛,导致盐分积累地表,土壤盐碱化。
(2)塑料薄膜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散失,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大棚里,从而改变的温度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我国是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通风口不高南北两侧,可以避免冬季冷空气从北面侵入。
(3)读材料三图,根据数值分析,第一产业产值略有增长,但所占的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与第一产业相比,第二、三产业同比增长速度较快。
(4)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应加强全区整体规划与布局,协调区内分工合作。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内、外联系。加强区域间技术及经济交流,突出本区产业优势,加强国内外推广,寻求合作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某市8月份的两条街道昼夜温度变化曲线
材料二:北京市政协委员翁燕珠在提案中提出的绿化要多样化的建议得到采纳。有关部门在绿化上采取了自然式种植,在树种上,全部按照适地适树和植树多样性原则,注重了高大乔木、亚乔木、花灌木的空间配置,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的合理搭配和植物色彩的季相变化。材料三:上海市最近规定,上海城市绿化不得再修建大型草坪,要以乔木、灌木树种为主。
(1)图中代表绿化街道的温度变化曲线是 ,这是因为 。
(2)若材料一中A、B曲线分别是同一观测点8月8日、9日的温度变化曲线,则天气较为睛朗的是 日。
正确答案
(1)A 绿化地热容量大于裸地,绿化能改变城市小气候,降低白天气温,增加大气湿度、净化空气、吸烟滞尘(2)9
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1)绿化街道的昼夜温差较小。主要从绿地和裸地的热容量角度分析。(2)晴天温差大。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瓜达尔港毗邻巴基斯坦和伊朗边界,靠近霍尔木兹海峡。2013年2月18日,巴基斯坦正式向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移交瓜达尔港的运营权。中国可利用在瓜达尔港的影响力,铺设通往中国喀什的石油管道和铁路,翻越帕米尔高原,连接两大沙漠。
材料二:左图为中巴铁路模拟路线图,右图为铁路两端的气候统计图。
(1)比较瓜达尔与喀什气候特征的异同点。(6分)
(2)若修建中巴铁路和石油管道,试分析需要克服哪些自然障碍。(6分)
(3)喀什准备在管道建成后大力发展炼油业,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6分)
(4)试分析中巴铁路建成后,将给我国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正确答案
(1)(6分)相同点:全年干燥。(2分)不同点:瓜达尔常年高温;冬季降水较多。(任答一点2分)喀什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稀少。(任答一点2分)
(2)(6分)沿线多风沙;中途高寒、缺氧;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任三点6分)
(3)(6分)可行。管道修建后,原料充足;路途短,运费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6分)
不可行。距消费市场远;当地水资源不足;污染当地环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6分)
(4)(6分)通过陆路运输石油等物资,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新的出海通道,带动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每点2分,共6分)
试题分析:
(1)瓜达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但是冬季西风能带来少量降水。喀什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
(2)沿线经过高原山地,沙漠广布,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条件差。
(3)分析发展炼油业的优势和限制条件。优势在于缩短了运油路线,成本降低,石油安全性提高。同时可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限制因素在于当地水资源不足,远离消费市场,并且炼油业污染严重。
(4)从能源利用角度,增加了运油渠道,加强了能源安全。从经济社会角度,可以拉动我国西部经济增长,并且能巩固国防,增加就业,促进民族团结。
(20分)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温哥华是加拿大冬季温暖的港口城市,是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本国的谷物、木材、纸浆、鱼品、面粉等出口产品和糖、茶、钢铁、水泥等进口产品,大多从这里完成。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拿大中东部的工矿产品的出口也越来越倚重温哥华港。该市为实现在2020年前成为世界最环保城市的目标,于2013年11月启动烟头回收项目,成为世界上首个启动该项目的城市。
(1)试分析温哥华冬季比加拿大多数城市温暖的原因。(8分)
(2)试分析加拿大农矿产品出口倚重温哥华港的主要原因。(6分)
(3)依据下面“废弃烟头回收再利用关联图”。试分析温哥华施行废弃烟头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意义。(6分)
正确答案
(1)(8分)纬度较低(2分);位于大陆西岸,终年受暖湿的西风影响(2分);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2分);东部山地阻挡了北方来的寒冷空气(或山地阻挡冷空气侵入)(2分)。
(2)(6分)有便捷的铁路交通(1分),与内地经济区联系紧密(1分)(共2分);位于太平洋沿岸,靠近亚太地区(1分),地理位置优越(1分)(共2分);港阔水深(1分),终年不冻(1分)(共2分)。
(3)(6分)为企业提供原材料,降低成本,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分);避免了烟头中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2分);促进资源节约型(可给1分)、 环境友好型(可给1分)社会的建设(2分)。
试题分析:
(1)读图分析,温哥华纬度较低,位于大陆西岸,西临太平洋,终年受暖湿的西风影响,沿岸有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东部山地阻挡了北方来的寒冷空气侵入,所以气温较高。加拿大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大陆东岸,沿岸有寒流影响,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大,所以气温低。
(2)读图,根据图例分析,温哥华有便捷的铁路交通,与内地经济区联系紧密。位于太平洋沿岸,距亚太地区较大陆东岸近,地理位置优越。这里港阔水深,受暖流影响,终年不冻,通航时间长。
(3)读“废弃烟头回收再利用关联图”,可以看到,废弃烟头能够为企业提供原材料,降低成本,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了烟头中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促进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了环境。
读大气作用图和上海热岛效应图,回答问题。(12分)
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离不开大气,厚厚的大气层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它是地球的遮阳伞和保温被。
32.通过平流层的 和对流层的 和 ,大气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
33.A、B两种辐射中,表示短波辐射的是____________。
34.上海与拉萨纬度位置相近,其中年太阳辐射较大的城市是____________,年平均气
温较高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
35.零碳馆是我国参加世博会的特色之一,太阳能是馆内各种设施运转的唯一能源,世
博会期间该馆利用太阳能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夏,影
响该馆太阳能利用的常见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夏季,上海市区气温比郊区农村高,形成城市热岛,这种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其中主要原因是 。
要减轻城市热岛现象,除对城市科学规划外,最有效的措施增加 面积和
面积。
正确答案
32.臭氧,水汽,二氧化碳
33.A
34.拉萨,上海
35.5-10月上海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梅雨
36. 人为大量放热;城市温室气体浓度高,增温强;城市中的烟尘、雾、低云多,不易散热;城市中缺少绿地。绿化,水域
略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夏季,人们用“水深”“火热”来比喻我国的天气,可谓恰当之极。夏季的高温波及南方多数省份,许多城市的气温高达40°C以上,湖南省平均气温为1951年来最高,降水量为1951年来最少;而北方地区却是雨水不断,东北地区更是暴雨频繁,松花江流域出现了1998年来最大的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专家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水深火热”天气,其中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重要的自然原因之一。
材料二:2013年8月1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1)图中甲、乙两地夏季形成高温天气的原因有何差异?(3分)
(2)今年夏季南方电力供应形势比往年同期更加严峻,请简要分析原因有哪些?(4分)
(3)专家认为,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造成今年夏季北方大水南方酷热的自然原因之一。试从积雪冰川的多少与地温、气温、季风环流的联系角度,分析其中的原理(4分)。
(4)持续的高温天气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利。气象专家建议,高温期间,乙地区的水稻田应采用日灌夜排的灌溉方式。请简要分析日灌夜排的灌溉方式的作用。(4分)
正确答案
(1)甲地:深居内陆,地表岩石裸露,夏季升温快(1分);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1分)。乙地:副高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弱。(1分)
(2)南方水电比重较大,今年夏天酷热,旱情严重,导致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导致电荒严峻;酷热天气导致生活用电增加;农业灌溉用电增加等。(答对两点得4分)
(3)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地面的反射率会减少,地面增温,(1分)导致气温升高,(1分)增强了夏季海陆温差,导致东南季风偏强,(1分)雨带推进偏快,导致北方的降水偏多,南方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天气。(1分)(地温、气温、季风增强和南热北水4个方面,合计4分)
(4)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也慢,白天灌溉可以减慢稻田的升温速度;晚上排水可以加快稻田降温,从而减少高温对水稻的带来的不利影响;还有水稻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水分,白天灌溉还可以保证禾苗蒸腾、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3个方面只要答出2点就给4分)
试题分析:
本题应该从影响气温的因素来分析,甲地地处内陆,夏季气温高的原因和天气、地面状况有关,乙地夏季气温高主要是和大气环流有关。
南方电力短缺应该从供求两方面来分析:南方电力供应主要来源是长江三峡的水电,今年夏季南方地区异常高温,导致蒸发旺盛,河流水量减少,导致发电量大幅减少;但是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大幅上升,导致电力紧张。
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导致的结果可以从地温、气温、季风增强和南热北水这四个方面来分析。
夏季,白天增加土壤水分一方面可以减慢稻田的升温速度,另一方面可以满足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要,晚上排水,可以加快降温。
读图(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问题。(5分)
(1)比较A、B两地近地面的气压,气压值较大的是 ,B地空气下沉的原因
(2)如果图中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A地是城市还是郊区? ______
(3)如果图中A、B表示的是陆地和海洋地区且是白天,则B地应该是_________地区(陆地或和海洋),此时风向为_______。(A:从陆地吹向海洋、B:从海洋吹向陆地)
正确答案
(1)B地 B地气温较A地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2)城市 (3)海洋 B
试题分析:(1)图示水平气流由B流向A,故判断B处气压较高。热力环流中空气下沉的原因是由于气温较低,故冷空气收缩下沉。(2)城郊环流图示中,城市为热岛,故盛行上升气流,故判断A城市上升气流为城市。(3)若为海陆间环流,白天陆地气温较海洋高,故陆地应盛行上升气流,而海洋盛行下沉气流,故判断B为海洋。此时风向为海洋吹向陆地。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并结合热力环流的应用案例分析。难度较低。
下图为“某城市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气温分布异常部分是①、②、③中的_________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
(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当天发生了重大的烟雾事件,造成这一恶性事件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 ,气象原因是_________ ,地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②;随温度增加气温升高
(2)工业污染废气排放量大;大气逆温;盆地
(8分)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
(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相关。
(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
(4)一般情况下,多年平均而言,应B=A+C+D,但是,近若干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产生温室效应,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和 。
正确答案
(8分)
(1)晴夜少云,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丙(2分)
(2)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甲(2分)
(3)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 乙(2分)
(4)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 乱伐森林(2分)
略
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低到高排序是 。(2)此图是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圈,丁地纬度是30°N,A的风向是
。(2分)
(3)如果此图表示海陆间大循环的示意图,环节C代表的是 ,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填代码)。
(4)此图表示中低纬太平洋环流模式图,该模式最有可能分布在 (南或北)
半球,最有可能形成渔场的是 (甲乙丙丁)地,洋流B对沿岸气候有
作用。
(5)此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C代表外力作用,那么甲代表的是 ,D代表的是 作用。
正确答案
(1)丙乙甲丁
(2)西南风(2分)
(3)水汽输送;A
(4)南;乙;降温减湿
(5)岩浆;变质作用
本题考查环流图。
(1)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说明甲丁气压高于乙丙;水平方向上,风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说明丁气压大于甲;乙气压大于丙;
(2)若图示表示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丁表示30°N,则甲表示60°N,A表示北半球的中纬西风,为西南风;
(3)若图示表示海陆间循环,则B表示海洋水汽蒸发;C表示水汽输送;D表示大气降水;A表示径流;人类通过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行为主要影响地表径流;
(4)根据该环流的方向,呈逆时针环流,对照世界洋流模式图的中低纬洋流方向,为南半球的中低纬环流;乙地受上升补偿流影响可能形成渔场。洋流B为寒流,故对沿岸气候的影响:降温减湿;
(5)C表示外力作用,则丙表示沉积岩;沉积岩经D变质作用生成丁(表示变质岩);丁经A重熔再生作用生成甲(表示岩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