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 共2253题
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误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优势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分局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资料二:
(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__________雾。
(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的洋面上,一般形成__________雾。
(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__________雾。
(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辐射
(2)平流
(3)辐射
(4)辐射雾
成因:①临近河流,空气中水汽充沛;
②夜间和清晨时,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
③受地形阻挡,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下来;
④工业污染多,有充足的凝结核;
⑤盆地地形,不利于雾的消散。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考图甲,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图乙)。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2)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3)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缺乏);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首都对环境质量要求高。
(3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地区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4分)
(2)材料一中M、N两地比较,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地(1分),试分析原因。(6分)
材料二上图中M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表一)及经济、环境效益比较(表二)。
(3)结合材料一、二,M地的A、B两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中,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试依据材料说出理由。(8分)
材料三 长三角与珠三角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
(4)与珠江三角洲比较,1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4分)
材料四 广西桂林旅游资源分布图
(5)结合材料四,从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桂林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4分)
(6)简要分析广西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的不利影响。(4分)
正确答案
(1)1绝对(纬度)位置:位于北回归线附近(1分),
水热充沛(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1分);
2相对(海陆)位置:位于我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区(我国大陆东岸,南邻南海)(1分),
海陆交通便利(1分);
(2)N地(1分)
1纬度位置:N地纬度相对较低(1分),
冬季气温相对M地温暖(1分)
2海陆位置:N地距南海近,冬季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1分),
气温较M地高(1分);
3海陆位置:N地距冬季风源地较远(1分),
受冬季风影响较M地小(1分);
4地形:N地位于南岭以南(N地以北多山脉),山脉对冬季风阻挡作用(1分),
降温较M地少(1分)。 (选三点,得6分)
(3)方案B 理由: M地为低山丘陵(江南丘陵)地区(2分),
1方案B有利于充分利用山地垂直差异发展立体农业。(2分)
2方案B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2分);
3方案B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分)。
(4)1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持续增长(2分),
并超过珠江三角洲(2分)。
(5)1多样性特点:桂林市有山峦、岩洞、寺庙等旅游资源(1分),
种类较多且各类资源数量较多(1分);
2地域性特点:石林、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壮族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等旅游资源(1分)
在桂林市大规模分布,且密度大(1分);
(6)1大量开发石林、溶洞、温泉,导致地质灾害多发(2分);
2人造景点建设过多,导致生态破坏严重(2分);
3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进驻,导致风景区环境污染明显(2分)。(选两点,得4分)
试题分析:
(1)地理位置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经济活动从农业和工业方面分析;纬度位置:位于回归线附近,地处热带,雨热同期,利于农业发展;海陆位置:位于东南沿海,毗邻港澳,交通便利,利于工业发展。
(2)受寒潮影响小,说明气温较高,影响气温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冬季风、降水等方面分析;①地形和季风:观察图可知,M处山脉东西走向,为秦岭,位于山脉北坡,冬季受北方来的冷空气影响,M为迎风坡降温幅度大,N受山地阻挡,冷空气影响小;②海陆位置:N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气温较高;③N地纬度较低,气温较M地高。
(3)M地位丘陵山地地区,农业发展时应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效益,所以方案B合理;方案B①有利于保持水土;②发展立体农业;③实现可持续发展
(4)观察图即可得出结论,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上升,超过珠三角。
(5)旅游资源特性从多样性、非凡性、季节性、地域性等方面分析;桂林旅游资源多样并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所以应具有多样性和地域性。
(6)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分析;游客增多,生活垃圾增加,会带来污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等会导致生态破坏。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示各项内容中,由于________、________(填写代表的英文字母)的存在,使大气具有“温室
效应”。
(2)请阐述地质历史上大气“温室效应”在地表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角度,降低“温室效应”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e;f
(2)吸收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大气升温;减少热量向宇宙散失,逆辐射使近地面气温变化幅度减小;保温
作用,使地球表面较为温暖(或:使地球表面较为温暖,若无此效应则地表较寒冷)
(3)增加绿色植物;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
读“大气的热力作用图”和“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长短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序号表示的作用过程是:
①__________辐射, ③_________辐射, ⑤____________辐射。
(2)冬天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要暖和一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低纬地区,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较______,被大气削弱得较______,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_______。
(4)下列自然现象是图中大气的什么作用的结果
①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_______________作用
② 地球上观察晴朗白天的天空是蔚蓝色的_______________作用
正确答案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云层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多,大气逆辐射较强
短;少;多
反射;散射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作用过程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下列自然现象是图中什么作用的结果:
①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________。(填字母)
②夜间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________。(填字母)
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填字母)
正确答案
(1)A;B;C;D
(2)D;C;C
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的气温曲线是_________。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较__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较__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
(2)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3)高;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强
请你完成“大气热力作用相关知识联系框图”,将下列项目的序号填入图中的方框和带箭头的线上。
A.地面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E.宇宙空间
F.太阳 G.保温作用 H.太阳辐射 I.削弱作用
正确答案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等无污染、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成为工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大气中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被认为是一种温室气体,它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看景观图分析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所需光热及水分条件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太阳能外,请再例举两个绿色新能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据报道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试分析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更多地有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进而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使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2、使冬季的太阳光热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以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3、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光照条件较好;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能源需求量大;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c、d两处相比,气温较高的是 。(1分)
(2)若此图是城市风环流侧视图,①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1分)
(3)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b表示海洋,a表示陆地,则此图所示情形发生在 (白天或夜晚)(1分)
(4)若此图为三圈环流北半球高纬环流示意图,则a为 (气压带或风带),①处风向为 。(4分)
正确答案
(1)C
(2)B
(3)夜晚
(4)极地高气压带 东北风
试题分析:
(1)因c处近地面为上升气流,表明气温高,受热膨胀;d处近地面气流下沉,表明气温冷缩下沉。
(2)近地面气流通过绿地流回城市,绿地对会对气流起到净化、增湿作用。故选B。
(3)b处气流上升,表明温度高,a处气流下沉,表明温度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夜晚,海洋上温度高,陆地温度低。
(4)高纬度环流是近地面由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组成,图中a气流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b处气流上升,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①处为极地东风带,其风向为东北风。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