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1分),B表示_______(1分),C表示_______(1分),D表示_______(1分)。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1分)。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2分),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1分)。

(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分)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1分)

正确答案

(1)大气和地面的反射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

(2)晴朗的夜间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丙

(3)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消弱作用强   甲

(4)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  乙

试题分析:

(1)根据能量在太阳、大气、地面的传递规律可以完成图中字母和数字代号所表示的内容。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乙:地面辐射,丙:大气逆辐射;A:地面和大气的反射,B:太阳辐射,C: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D: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

(2)晴朗的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所以多发生霜冻。图中丙代号表示大气逆辐射。

(3)多云的白天,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能量少,从而气温较低。图中甲代号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4)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所以距地面越远(高),温度越低。图中乙代号表示地面辐射。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这是大气_______作用的结果。

正确答案

散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     ]

正确答案

×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读亚洲季风环流图,回答问题。(6分)

每年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_,此时东亚地区的风向为________,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现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亚洲高压(或蒙古高压)  西北风  寒冷干燥(6分)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中风向判断,甲为冬季季风环流,乙为夏季季风环流;2月为冬季,与甲图符合,此时陆地气压中心为亚洲高压(或蒙古高压);根据图示可知风向为西北;冬季气温低,降水少,所以寒冷干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分)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南岛略图 (下图)

材料二:海南岛气候资料图(下图):海南岛气温降水直方图(甲)、海南岛全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乙)、海南岛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丙)、海南岛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丁)。

材料三:海南省农村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是台湾的3倍以上,但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仅是台湾省的2.59%。由于长期农业投入不足,海南省的农村电力、农田水利、村庄交通和农业机械设备等总体而言仍不够完善,如全省可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仅为台湾的1/2左右,农业机械设备水平不及台湾省的2%等。海南省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37.6%,而发达国家已高达60%~80%,海南平均每1000名农业劳动力中只有农民科技人员11人,还不足台湾的1/4。海南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占了1/3。

(1)海南岛的地势特点是                 ,岛的      部沿海最适合晒盐。(4分)

(2)影响海南岛1月和7月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4分)

(3)海南岛的避暑胜地应选          市,避寒胜地则应选             市。(4分)

(4)根据海南岛的气候和地形的特征,解释“干旱”成为海南岛出现频率最多、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灾害性天气的原因。(6分)

(5)根据所给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分析海南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0分)

正确答案

(1)中部高,四周低 西(西南)(每空2分,共4分)

(2)纬度 地形 (每空2分,共4分)

(3)五指山 三亚(每空2分,共4分)

(4)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地处热带,蒸发旺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流程短,流速快,地表水不易积聚。(任3点,共6分)

(5)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重视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气候和地理位置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热带农业,冬季瓜果、蔬菜和花卉,观光农业);发挥临海优势,发展海洋农业;发挥特区政策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任5点,共10分)

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海南岛的地势特点呈中部高,四周低的特点,盐场一般要求布局在纬度较低、地形平缓、晴天多的地方,有利于晒盐,该岛的西(西南)部沿海位于山地的背风坡,地形平缓,最适合晒盐。

(2)根据海南岛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丙)、海南岛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丁)可以看出:1月气温基本呈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7月气温呈中低周高的趋势,说明此时气温受地形因素影响明显。

(3)因为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故地势高,气温低,因此,海南岛的避暑胜地应选地势高的五指山市,冬季,纬度越低,热量越充足,故避寒胜地应选纬度低的三亚市。

(4)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地处热带,蒸发旺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流程短,流速快,地表水不易积聚,故“干旱”成为海南岛出现频率最多、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灾害性天气的原因。

(5)要想实现海南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应从地理位置、气候、政策、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加以分析。故我们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重视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气候和地理位置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热带农业,冬季瓜果、蔬菜和花卉,观光农业);发挥临海优势,发展海洋农业;发挥特区政策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16分)

(1)A表示          作用,其强弱与                    有关。

(2)B表示          辐射,D表示           作用C表示             作用

(提示:图中A、C、D字母表示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

(3)E表示              辐射,它对晚上的气温高低影响比较大。

(4)如果大气吸收的热量大于支出的热量,就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目前全球气温有上升的趋势,请根据上图信息,说说这一原理的形成原因?(两点原因)

正确答案

(1) 云层的反射(2分),云量的多少和云层的厚度(2分);

(2)地面辐射(2分),大气散射(2分);吸收

(3)大气逆辐射(2分)

(4)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吸收太阳辐射(或热量)增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保温效应强。(4分)

试题分析:

(1)A箭头方向由云层指向外太空,应为云层反射,云量越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就越强,即其强弱与云量多少和云层厚度有关

(2)B由地面指向大气,应为地面辐射,D由空中某物质射向四面八方应为散射作用,C箭头进入云层后消失,应为吸收作用。

(3)E由大气指向地面,应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以免地面夜晚温度过低。

(4)大气吸收作用主要靠二氧化碳及水汽,二氧化碳增多吸收的热量增多,再通过大气逆辐射对地球表面起保温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中伞表示的是           ,它主要分布在大气层的         层,该层破坏后,到达地面的              增多,不仅使人患皮肤癌的机会增多,还会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3分)

(2)导致甲问题出现的人为原因有哪些?为了缓解甲问题带来的危害,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7分)

正确答案

(1)臭氧层  平流层  太阳紫外线(3分)

(2)一是因为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因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使得大气的温度不断上升;二是与人类大面积毁坏森林,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有关。(4分) 

措施:植树造林,发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大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或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节约和使用效率,进行清洁生产;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等。(言之有理皆可,3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     ]

正确答案

×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4年5月第24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14分)

材料一:非洲部分地区简图

材料二: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贫困和饥饿问题严重。近些年来,中尼农业合作项目已开展多期,旨在支持尼日利亚国家粮食安全计划。表1为2011年尼日利亚经济结构的特点。

表1:

(1)阿布贾每年的5至9月飞机航拍所成的遥感影像质量较差,其主要原因是   

(2)图中①②两地气候类型均为   气候,但成因不同:影响①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②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3)近年来非洲大陆上的河湖等湿地面积进一步减少,这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4)根据材料二,分析尼日利亚的经济结构特点   ,并为其经济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5)若派遣你参与中尼农业合作,请针对保障尼日利亚的粮食生产提出指导性意见   

正确答案

(1)该地夏季在赤道低气压控制下,云雨天气多,飞机遥感成像效果较差。(1分)

(2)热带草原气候 ①地—地形;②地—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3分)

(3)气候恶化,降水量和湿度下降,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大,易出现极端天气;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因水源缺乏而减少;风力增强,风蚀和风积地貌增多;土壤易被侵蚀,肥力下降(3分)

(4)以第二和第一产业为主;原油和天然气、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进口工业制成品。(2分)

建议:大力发展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科技;制定优惠政策,引进资金、人才与设备;加强国际合作,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分)

(5)兴修农田水利,改进农业灌溉,排涝抗旱;提高种植技术,提高单产;改良农业生态环境;保障粮食种植面积。(3分)

试题分析:

(1)阿布贾夏季在赤道低气压控制下,云雨天气较多,所以每年的5-9月份飞机遥感成像效果较差。

(2)①、②两地均为热带草原气候 ①地在东非高原上,虽处于赤道附近但因地势较高,形成热带草原气候;②地因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3)水域面积减少会导致当地气候恶化,空气干燥、降水量和湿度下降,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大,易出现极端天气;植被因水源缺乏而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风力增强,风蚀和风积地貌增多,土壤易被侵蚀,肥力下降。

(4)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原油、天然气和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进口工业制成品。

对于该国应大力发展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科技;制定优惠政策,引进资金、人才与设备;加强国际合作,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5)尼日利亚农业区热带季风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大,降水变率大,为促进其农业发展,应兴修农田水利,改进农业灌溉,排涝抗旱;提高种植技术,提高单产;改良农业生态环境;保障粮食种植面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原创)当地时间2014年4月16日上午8时58分许,一艘从仁川出发前往济州的载有470余名乘客的“岁月(SEWOL)号”客轮在韩国西南海域发生浸水事故而下沉。船上大部分是前往济州岛郊游的高中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及下面航线所在的“东亚局部示意图”和“济州岛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沉船点的海底地形为____________。沉船发生时,济州市的物体影子朝向为_________。    济州岛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简述济州岛上河流的主要特征。(6分)

(3)日本濑户内海沿岸的降水比太平洋和日本海沿岸的降水都少,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正确答案

(1)大陆架 西北 亚热带季风气候(6分)

(2)呈放射状分布,短小,流急(落差大)(6分)

(3)夏季,四国岛上的山地使其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冬季,受本州岛上山地的阻挡,又位于西北风的背风坡 (4分)

试题分析:

(1)沉船地点位于陆地附近的海域,其海底地形为大陆架;沉船时,时间为4月16日上午8时58分许,太阳位于东南方,所以济州市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北;从济州岛所处的空间位置分析,该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因济州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河流呈放射状分布;因岛屿面积小,所以河流短小;因地势起伏大,水流急。

(3)降水多少受从海洋带来水汽多少的影响。夏季,濑户内海受四国岛上的山地的阻挡,处在东南季风的背风坡,来自海洋上水汽少,降水少;冬季,受本州岛上山地的阻挡,又位于西北风的背风坡,来自海洋上的水汽少,所以降水少。

下一知识点 : 气压带和风带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