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30岁。背部肿块,红、肿、疼痛天,寒战,发热39℃。查体:背部肿起约3cm×5cm,触之有波动感,给以局部引流和全身应用抗生素后,仍有寒战、高热。最合适的治疗措施是

A局部理疗

B局部再次清创扩大引流

C寻找有无其他感染病灶

D使用抗霉菌药物治疗

E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所示,病人系背部急性蜂窝织炎,局部脓肿形成,由革兰阳性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虽做了脓肿切开引流术,但仍有高热、寒战,说明感染未被控制,病菌可能已入血运并繁殖造成全身败血症,并可能造成体内他处的转移性病灶,故应积极寻找有无其他感染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45岁。右面部肿10天,多次挤压,今突发寒战高热,伴头晕,无抽搐。查体:T 40℃R 26次/分,BP 100/70mmHg,右面部肿,口唇无偏斜,胸壁及肢体皮下可见出血斑,血WBC 20×109/L,核左移,该患者目前的诊断是:

A右腮腺脓肿

B菌血症

C感染性休克

D颅内感染

E脓毒症

正确答案

E

解析

女,右面部疖肿10天,多次挤压排脓,突发寒战高热,胸壁及肢体皮下可见出血斑,考虑脓毒症。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44岁,发热,头痛,间断呕吐3周既往有中耳炎病史,MRI见右颞叶内圆形病灶,边界清楚,中央为长T1,长T2信号,可能的诊断是

A脑脓肿

B脑转移瘤

C脑膜瘤

D脑炎

E脑梗塞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MRI表现右颞叶内圆形病灶,边界清楚,中央为长T1,长T2信号知道是脑脓肿。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为提供脓毒症血培养的阳性率,抽血的最佳时间是

A每天晚间

B寒战发热后

C寒战发热时

D寒战发热前

E每天早晨

正确答案

C

解析

寒战发热时脓毒血症血培养的阳性率最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全身感染时,可导致低体温、低白细胞、低血压的致病菌是

A肺炎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糖菌

C变形杆菌

D溶血性链球菌

E破伤风梭菌

正确答案

C

解析

纯记忆型题。变形杆菌明显的三低现象。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60岁。发热伴寒战、心悸7天,体温最高39℃,头痛、咳嗽,右大腿肿痛,病情渐重入院。查体:T 38℃,P 100次/分,R 24次/分,BP 100/75mmHg。神志清楚,巩膜轻度黄染,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脏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区无扣痛。右大腿中段红肿,范围约10cm,压缩明显,有波动感。血WBC 20×109/L,Hb 100g/L,多次血培养(一)。对该患者,最恰当的处理是

A应用针对G- 菌抗生素

B适当输注新鲜血

C应用糖皮质激素

D抗休克治疗

E切开引流

正确答案

E

解析

脓毒症是指因病原菌因素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体温、循环、呼吸、神智有明显改变者,用于区别一般非侵入性局部感染。而菌血症是脓毒症的一种,即血培养检出病原菌者。脓毒症首选对原发感染灶作及时、彻底的处理,包括清除异物、消灭死腔、脓肿引流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25岁。施工时左大腿开放伤,未发现骨折,行简单的创口缝合。2天后感伤部包扎过紧,疼痛剧烈,患肢肿胀明显,缝合处血性液体渗出多,恶臭。该患者此时最可能的诊断为

A丹毒

B急性蜂窝织炎

C急性淋巴结炎

D伤口化脓感染

E气性坏疽

正确答案

E

解析

据题例患者大腿伤后2天,疼痛剧烈,患肢肿胀明显,缝合处血性液体渗出多,恶臭,提示严重感染引起气性坏疽。故选E。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预防气性坏疽的关键措施是

A纠正水电解质失调

B早期应用抗生素

C应用高压氧

D早期行筋膜切开减张

E尽早彻底清创

正确答案

E

解析

气性坏疽是一种特异性的厌氧菌感染,缺氧环境利于其繁殖,加重感染,故关键是尽早彻底清创,使缺氧环境变为有氧环境。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关于外科感染的特点,错误的是

A多为混合性感染

B有明显的局部症状

C常需外科处理感染

D伴器质性病变

E不会引起严重的全身性感染

正确答案

E

解析

临床上不仅有外科感染引起全身性感染,甚至有引起死亡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20 岁,3 个月前拔牙后持续发热至今,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查体:T38. 6℃, 胸前有出血点,脾肋下1cm , 最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

A胸部 X 线片

B血培养

C血清铁

D腹部 B 超

E心电图

正确答案

B

解析

败血症是指细菌进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状、皮疹瘀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数增高等。血培养是临床诊断败血症的重要方法,阳性结果对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下述控制梭状芽胞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用氧化剂冲洗创口

B用止血带防止感染扩散

C用3个大气压的纯氧治疗

D投给大剂量的青霉素

E可使用四环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梭状芽胞杆菌来自土壤,是一种厌氧菌。它在氧气较少的深部伤口中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破伤风的发生。使用止血带压迫伤口有利于缺氧环境的形成,故处理方法不正确,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8岁。足部刺伤1小时,已接受计划性混合疫苗注射,为预防破伤风,最重要的正确的处置是

A刺伤部切开不予缝合

B注射 TAT 750U

C注射 TAT 1500U

D注射 TAT 3000U

E注射破伤风类毒素0.5ml

正确答案

E

解析

接受全程主动免疫者,伤后仅需肌内注射0.5ml类毒素,即可在3-7天内形成有效的免疫抗体,不需要注射破伤风抗病毒。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8岁。右足底被铁锈钉刺伤12天,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声响及触碰病人可诱发上述症状,神志清楚,无发热。该病致病菌属于

A革兰阴性大肠杆菌

B革兰阴性厌氧拟杆菌

C革兰阴性变形杆菌

D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

E革兰阳性梭型芽孢杆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可诊断为破伤风,破伤风杆菌为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孢杆菌。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25岁。施工时左大腿开放伤,未发现骨折,行简单的创口缝合。2天后感伤部包扎过紧,疼痛剧烈,患肢肿胀明显,缝合处血性液体渗出多,恶臭。导致这种感染最主要的原因是

A伤口包扎过紧

B未应用广谱抗生素

C初次缝合创面止血不充分

D未行静脉营养

E第一次清创不彻底

正确答案

E

解析

大腿伤后,简单的创口缝合,清创不彻底,消毒不严格,坏死组织合并厌氧菌感染,以致引起气性坏疽,故选E。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21岁。足底被生锈钉刺伤后8天,四肢抽搐2天,发作时头颈部后仰、强直,牙关紧闭,口唇青紫,大汗淋漓。该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骨折

B舌咬伤

C肺部感染

D窒息

E脑疝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破伤风。患者足底被生锈钉刺伤后8天,四肢抽搐2天,发作时头颈部后仰、强直,牙关紧闭,口唇青紫,大汗淋漓,提示可能为破伤风,因此可能会因为持续的呼吸肌和膈肌痉挛造成呼吸骤停,出现窒息。

下一知识点 : 精神、神经系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