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共2799题
  •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共2799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 ]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B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主要体现在

[ ]

A同意改组国民党

B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C召开国民党一大

D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生解答“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一题的答题要点概括如下,假如你是阅卷老师,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

[ ]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C“新三民主义是对三大政策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D“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

[ ]

A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节制资本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相一致

D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中形成的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孙中山思想发生转变,提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不包括

[ ]

A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不断失败

B认识到清政府本来面目,突出反对清王朝统治

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4年孙中山在演讲中重申:“中国国民党的民生主义,就是外国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譬诸欧西各国,疾已缠身,不得不投以猛荆……惟我国与各国社会之状态不同……(可施展)社会主义之政策。”孙中山在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 ]

A消灭私有制的马克思社会主义

B用暴力推翻满清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

C“土地国有”和“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 ]

A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B反对封建统治

C反对帝国主义压迫  

D反对民族压迫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是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三民主义还是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 ]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四位同学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形成下列四种观点,其不正确的是

[ ]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

C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纲领

D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关于民生问题的新探索包括

①人民享有一切自由和权利②节制资本③实行“耕者有其田”④核定地价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国父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是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家。他一生思想上的三次飞跃是

①上书李鸿章失败认为推翻清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出路②兴中会纲领、同盟会纲领形成三民主义

③“南北军阀,一丘之貉”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观察下列图片 

(1)20世纪中国经 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3)三次巨变伴随着三位伟人对现代化建设模式的 探索,他们始终坚持寻找适合本民族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试概括三位伟人向外国学习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的特点和最终成果。

                                                                                                                                                                  

正确答案

(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2)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孙中山仿效欧美“走美国的路”,毛泽东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业至今仍值得我们缅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来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

请回答:

(1)请以具体事例说明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几千年来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为改变革命屡败的局面,孙中山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何重大创新或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继承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情地指出:“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令他忧虑重重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他念兹在兹的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近几年来,国民党领导人吴伯雄、马英九等都强调“中国国民党一定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训,体现孙中山先生的精神”。

(4)你认为当前海峡两岸人民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山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发动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

(2)创新或举措: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掀起国民大革命。

(3)愿因: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担负着反帝反封建的相同任务。表现: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平等;建立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实现了普遍平等的人权;)完成土地改革,改善了人民生活。

(4)两岸应摒弃前嫌,共同完成国家统一;应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下列历史术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

①工农武装割据②新三民主义③社会主义两类矛盾学说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孙中山先生在其遗嘱中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他一生的斗争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A同盟会政治纲领

B三民主义

C三大政策    

D新三民主义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