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RNA不是

B噬菌体复制扩增时,利用细菌体内的核糖体合成外壳蛋白

C野生型噬菌体在侵染细菌之前,需在血浆中添加含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苷酸进行培养

D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经充分搅拌离心后在上清液中检测不到放射性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32P的细菌,细菌解体后含32P的应是

[ ]

A子代噬菌体的DNA

B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C子代噬菌体的所有部分

D子代噬菌体不含32P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小麦的遗传物质是

[ ]

A核酸

BDNA

CRNA

DDNA和RNA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猴、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依次分别是

[ ]

A4、4、5

B5、4、4

C4、5、4

D5、4、5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外壳蛋白质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

B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

C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

D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酶来自细菌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冠状病毒是引起人患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其化学成分中含有脲嘧啶核糖核苷酸,由此判断其遗传物质是

[ ]

ADNA

B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操作及结果正确的是

[ ]

A同时用含同位素35S、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B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保温、搅拌与离心后,含35S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

C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均由细菌提供

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进行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经分析测定,在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S仅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99%的P存在于DNA分子中。现欲做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以证明DNA是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用于标记噬菌体的同位素是

[ ]

A32P

B35S

C14C和18O

D32P和35S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B离心后的沉淀物中不含噬菌体

C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可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

D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

正确答案

C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