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及结果正确的是

[ ]

A噬菌体侵染细菌后,35S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

B噬菌体侵染细菌后,32P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上清液中

C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含35S的噬菌体

D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探索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

A格里菲思在小鼠体内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艾弗里分别提取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通过R型细菌的体外培养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艾弗里和赫尔希、蔡斯的实验思路都是将DNA和蛋白质等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各自的作用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 ]

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BDNA是遗传物质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蛋白质和DNA是遗传物质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发生转化的细菌和含转化因子的细菌分别是

[ ]

AR型细菌和S型细菌

BR型细菌和R型细菌

CS型细菌和S型细菌

DS型细菌和R型细菌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S型细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然后将它们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加入其他物质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不能发生转化.这一现象说明:

①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进入到R型细菌中;②DNA是转化因子;③蛋白质和多糖在实验中正好起了对照作用;④DNA是遗传物质。

[ ]

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

A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35S

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的学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的假说认为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才分离

B艾弗里提出的有关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没有得到科学家的一致公认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转化因子是DNA

D赫尔希等用35S和32P同时标记同一个噬菌体,然后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DNA是遗传物质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如下:

①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②将有毒的S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③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④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整个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B实验①、实验③可作为实验④的对照

C实验②和实验④中的死亡小鼠体内都可分离到S型活细菌

D重复做实验①与④,得到同样的结果,可排除S型活细菌由R型活细菌突变而来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的情况依次是

[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死亡、存活、存活、存活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B都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实验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和其他物质分开

正确答案

D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