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资料:
2013年3月,甲县财政局到本县A国有企业进行检查,发现A企业在2012年度有如下行为:
(1)2012年8月企业实现利润500万元,为了调整利润以使企业少缴企业所得税,企业会计人员张三将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
(2)轮岗后会计人员张三从事成本核算工作,上岗后发现其前任郑某在上年度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郑某平时很受公司财务负责人林某的信任,而且与张三关系一直不错,为此,张三没有披露此错误。
(3)2012年6月,公司正式调入一名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的郑某担任会计部副经理。郑某原工作单位在河北,目前仍持有河北省财政部门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相关会计从业资格档案尚保存在河北省财政部门。
(4)2012年7月1日,公司大楼建成,财务科搬入新办公楼,林某要求财务科清理会计档案,将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全部销毁(其中包括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
(5)该企业2012年9月有一周时间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是用圆珠笔书写的,未按页次顺序连续登记,有跳行、隔页现象。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会计账簿的登记规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有______。

A.登记账簿要用蓝黑墨水或者圆珠笔书写
B.会计账簿的登记必须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C.会计账簿的登记应当按照连续编号的顺序进行
D.会计账簿发生隔页、缺号、跳行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更正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登记会计账簿要用蓝黑墨水或者碳素墨水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银行的复写账簿除外)或者铅笔书写。故A选项说法错误。B、C、D选项均符合会计账簿的登记规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公司系国有独资公司,经批准自2004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甲公司对所得税一直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33%,甲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计提法定公益金,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1)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甲公司对2004年以前的会计资料进行复核,发现以下问题:
①甲公司2003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大型设备销售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向 J公司销售大型电子设备,销售价格为1000万元,成本为560万元。同时甲公司又与乙公司签订补充合同,约定甲公司在2003年1月1日将该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回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租期为6个月,每个月租金为6万元。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收到货款 1170万元,甲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相应成本,每个月租金已经按时支付。
②甲公司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已于2003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未按规定在6月30日办理竣工决算及结转固定资产手续。2003年6月30日,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3000万元。2003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3285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的专门借款在2003年7月至12月期间发生的利息75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210万元。该办公楼竣工决算的建造成本为300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04年1月1日,甲公司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
③2002年6月1日购入一台管理设备,支付价款600万元,并购入当日将其作为管理费用处理。按照甲公司的会计政策,该管理设备应作为固定资产确认入账,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④2002年7月1日按照合同约定企业实际支付的广告费1200万元,其相对应的有关广告服务将在未来3个年度内获得,则本年实际支付的广告费记入“预付账款”账户。按照双方合同或协议约定的各期接受广告服务的比例应分期计入损益,但未按期结转为费用,其中应确认为2003年营业费用的为600万元、应确认为2002年营业费用的为300万元。
⑤误将2002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1500万元,记入2003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误将2003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3000万元,记入2004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2002年的毛利率为20%,2003年的毛利率为25%。
(2)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2004年1月1日,甲公司进行如下会计变更:
①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由原来的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变更为账龄分析法。2004年以前甲公司一直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按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0.5%计提坏账准备。按照规定此项变更要求追溯,甲公司200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账龄,以及2004年起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如下:
项 目 1年以内 1至2年 2至3年 3年以上
200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 4500万元 750万元 450万元 300万元
2004年起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10% 20% 40% 100%
②将A设备的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变更为年数总和法。A设备系公司2002年6月购入并投入使用,入账价值为49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50万元。该设备用于公司行政管理。
(3)2004年7月1日,鉴于更为先进的技术被采用,经董事会决议批准,决定将B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B设备系2002年12月购入,并于当月投入公司管理部门使用,入账价值为15750万元;购入当时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750万元。
假定:
(1)甲公司上述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方法均符合税法的规定。
(2)上述会计差错均具有重要性,按照税法规定,以前年度由于会计核算造成的差错均不能调整应交税金。
要求:
(1)对资料(1)中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
(2)对资料(2)中甲公司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进行的会计变更进行会计处理。
(3)根据资料(3)中的会计变更,计算B设备2004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正确答案

(1)对资料(1)中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 1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3年主营业务成本 560
递延收益 440
借:递延收益 44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3年管理费用 440

借:固定资产 30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3年财务费用 75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3年管理费用 210
贷:在建工程 328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3年管理费用 75(3000÷20×6/12)
贷:累计折旧 75

借:固定资产 6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3年管理费用 120(600÷5)
贷:累计折旧 180(600÷5×1.5)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2年管理费用 540(600-600÷5×0.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2年营业费用 3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3年营业费用 600
贷:预付账款 9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3年其他业务收入 15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2年其他业务收入 15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2年其他业务支出 1200(1500×8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3年其他业务支出 1200
借:其他业务收入 3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3年其他业务收入 3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03年其他业务支出 2250(3000×75%)
贷:其他业务支出 2250
上述业务所得税影响增加以前年度费用=(75+210+75) +(120-540) +(600+ 300) +(2250-3000) =90(万元)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90
借:盈余公积 13.5(90×1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5
(2)对资料(2)中甲公司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进行的会计变更进行会计处理。
①坏账准备:
原会计政策计提坏账准备=(4500+750+450+300) ×0.5%=30(万元)
新会计政策计提坏账准备=4500 ×10%+750 × 20%+450 ×40%+300 ×100%=1080 (万元)
补提坏账准备=1080-30=1050(万元)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03.5(1050×67%)
递延税款 346.5(1050×33%)
贷:坏账准备 1050
借:盈余公积 105.53(703.5×1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5.53
②折旧方法:
按原会计政策计算确定的折旧费用: (4950-450) ÷5×1.5=1350(万元)
按新会计政策计算确定的折旧费用:(4950-450) ×(5/15+4/15×1/2) =2100(万元)
补提折113=2100-1350=750(万元)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02.5(750×67%)
递延税款 247.5(750×33%)
贷:累计折旧 750
借:盈余公积 75.38(502.5×1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5.38
(3)根据资料(3)中的会计变更,计算B设备2004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2004年按照原估计计算的1~6月折旧额=(15750-750) ÷10×0.5=750(万元)
2004年6月30 13的账面价值=15750-(15750-750) ÷10×1.5=13500(万元)
2004年7~12月折旧额=13500/(6-1.5) ×0.5=1500(万元)
2004年应计提折旧额=750+1500=2250(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同产业共同配送好处的是( )。

A.提高企业间的物流效率
B.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
C.减少对物流固定资产的投资
D.更好地满足顾客企业降低成本的需求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同产业共同配送是指处于相同产业的生产或经营企业,为了提高物流效率,通过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集中运输商品的一种方式。同产业共同配送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企业间物流的效率,减少对物流固定资产的投资,更好地满足顾客企业降低成本的.要求。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在会计期末,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应当计人( )。

A.管理费用
B.营业费用
C.其他业务支出
D.营业外支出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时,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金额就是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并将其计人营业外支出。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A、B两家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独立公司。A公司于2008年7月1日以本企业的固定资产对B公司投资,取得B公司60%的股份。该固定资产原值1 500万元,已计提折旧30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50万元,7月1日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1 250万元。B公司 2008年7月1日所有者权益为2 000万元。甲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 )万元。

A.1 500
B.1 250
C.1 200
D.1 15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应在购买日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成本即公允价值,是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各项会影响管理费用金额的有( )。

A.企业盘点现金.发生现金的盘亏
B.存货盘点,发现收发计量差错造成的存货盘
C.固定资产盘点,发现固定资产盘亏,盘亏的净损失
D.现金盘点,发现现金盘点的净收益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管理费用的核算内容。对于企业盘点现金.发生的现金盘亏应计入管理费用,对于现金盘点的净收益应计入营业外收入;对于存货盘亏因收发计量差错导致的应计入管理费用;对于固定资产盘点时,固定资产盘亏净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因此本题的答案应该为AB。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应当计入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核算的是( )。

A.包装费
B.安装成本
C.该固定资产增值税的进项税
D.运输费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应当计入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核算的是:买价、增值税、进口关税、场地整理费、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荣光公司2009年3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3月1日,取得A公司的投资60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2)3月4日,购入甲材料800公斤,价款16000元,增值税额为272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3)3月11日,收到B公司前欠货款25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4)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12000元,其中生产车间计提9000元,行政管理部门计提折旧3000元;
(5)3月15日,购进不需安装的机器一台,计35000元,款项以银行转账支票支付;
(6)3月18日,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应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4000元;
(7)3月26日,向C公司销售商品500件,单价400元,增值税额为34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8)3月31日,结转本月完工入库产品1000件,生产成本24000元;
(9)将主营业务收入200000元,营业外收入10000元,主营业务成本45000元,销售费用15000元,管理费用3000元,财务费用4000元,营业外支出6000元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借:银行存款 600000
贷:实收资本――A公司 600000
(2)借:原材料――甲材料 1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720
贷:银行存款 18720
(3)借:银行存款 25000
贷:应收账款――B公司 25000
(4)借:制造费用 9000
管理费用 3000
贷:累计折旧 12000
(5)借:固定资产 35000
贷:银行存款 35000
(6)借:财务费用 4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7)借:银行存款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8)借:库存商品 24000
贷:生产成本 24000
(9)①借: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营业外收入 10000
贷:本年利润 210000
②借:本年利润 73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45000
销售费用 15000
管理费用 3000
财务费用 4000
营业外支出 6000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汽车制造企业为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有固定资产价值18000万元(其中生产经营使用的房产值为12000万元),生产经营占地面积80000平方米。2010年发生以下业务。
(1)全年生产A型小客车200000辆,每辆生产成本4万元、市场不含税销售价7.8万元。全年销售A型小客车190000辆,销售合同记载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1482000万元。由于该批小客车装船需要,租赁合同记载购货方向厂家支付468万元装卸工具使用费用。
(2)销售A型小客车400辆给本公司职工,合同约定以成本价核算取得销售金额1600万元;该公司新设计生产B型小客车50辆,每辆成本价12万元,将其转为企业后勤服务部门自用。市场上无B型小轿车销售价格。
(3)全年外购原材料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购货合同记载支付材料价款共计350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5950万元。运输合同记载支付运输公司的运输费用1100万元,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公路内河运输发票。
(4)全年发生管理费用5000万元(其中含业务招待费用900万元,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800万元,支付母公司管理费300万元;不含印花税和房产税)、销售费用4600万元(其中广告宣传费3800万元)、财务费用2100万元(其中含向非金融机构借款8000万元所支付当年利息780万元,当年金融机构贷款年利率6%)。
(5)全年发生营业外支出3600万元(其中含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山区捐赠500万元;因管理不善库存原材料损失618.6万元,其中含运费成本18.6万元)。
(6)3月10日,取得直接投资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上年股息收入200万元,已知境内被投资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
(7)10月6日,该汽车公司合并一家专业生产汽车变速器的A公司,A公司全部资产公允价值为8800万元、全部负债为3200万元、未超过弥补年限的亏损额为1620万元。合并时汽车公司给A公司的股权支付额为5000万元、银行存款600万元。该合并业务符合企业重组特殊税务处理的条件且选择此方法执行。
(8)12月10日,因在环保技术上取得成就,国家有关部门赠送单位高档小汽车2辆作为奖励,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不含税金额130万元。该单位将奖励车辆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1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2.1
贷:资本公积152.1
(9)12月20日,取得到期的国债利息收入500万元(假定当年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年利率为6%);取得直接投资境外公司分配的股息收入600万元,已知该股息收入在境外承担的总税负为15%。
(10)2010年度,该汽车公司自行计算的应缴纳的各种税款如下:
①增值税=(1482000+1600)×17%-(5950+1100×7%+130×17%)=246162.9(万元)
②消费税=(1482000+1600)×10%=148360(万元)
③城建税、教育税附加=(246162.9+148360)×(7%+3%)=39452.29(万元)
④城镇土地使用税=80000×4÷10000=32(万元)
⑤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1482000+1600)+468-190000×4-148360-39452.29-32-1600-600-500-4600-2100-3600+200+600=524023.71(万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524023.71×25%=131005.93(万元)
(说明:假定该企业适用增值税税率17%、该公司小客车消费税税率10%、B型小客车成本利润率为8%,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3%、计算房产税房产余值的扣除比例20%、城镇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4元、企业所得税税率2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涉及计算的,请列出计算步骤)。
计算企业2010年度实现的会计利润总额。

正确答案

计算会计利润总额
销售收入=1482000+468÷1.17+400×7.8=1485520(万元)
[提示] 自产货物销售给职工,会计应按公允价确认收入。自产自用,会计不确认收入。
销售成本=4×190000+400×4=761600(万元)
期间费用=5000+115.2+456.60+4600+2100=12271.8(万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264+83.83+148360+39452.29=188160.12(万元)
营业外支出=3600+(618.6-18.6)×17%+18.6÷(1-7%)×7%=3703.4(万元)
营业外收入=130×(1+17%)=152.1(万元)
投资收益=200+500+600=1300(万元)
会计利润=1485520-761600-12271.8-188160.12-3703.4+152.1+1300=521236.78(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经济活动的类型不同,现金流量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B.对于房地产开发投资来说,现金流入通常包括销售收入,出租收入和其他经营收入等
C.现金流出主要包括土地费用、固定资产投资、股票债券等方面的投资
D.同一时点上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代数和称为净现金流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现金流出主要包括土地费用、建造费用、还本付息、经营费用、税金等。故C选项错误。

下一知识点 : 固定资产的账户设置
百度题库 > 会计从业资格 > 会计基础 > 固定资产的成本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