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甲所示,在“用DIS系统测量小车加速度”的实验中,将长为1m的水平轨道一端垫高10 cm形成斜面。从斜面顶端南静止释放质量为0.5 kg的小车后,得到图乙所示的v-t图象(小车与轨道末端碰撞后立刻停下),若g取10m/s2。则小车在下滑过程中

(1)加速度大小为____m/s2

(2)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____N。

   

正确答案

(1)0.5

(2)0.2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4分)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70的粗糙足够长的斜面的底端,一质量m=1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压缩一轻弹簧,滑块与弹簧不相连。t=0时释放物块,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b段为曲线,bc段为直线,在t1=0.1s时滑块已上滑s=0.2m的距离,g取10m/s2。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

(2)压缩弹簧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正确答案

(1)   (2)

试题分析:(1)由图象可知0.1s物体离开弹簧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2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3分)

解得:       (2分)

(2)由图线可知,t2=0.1s时的速度大小: m/s   (2分)

由功能关系可得:   (3分)

代入得:      (2分)图象、功能关系.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线段OA表示质点做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质点在6 s末的速度为__________m/s。

正确答案

匀加速,1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分)某学校探究性学习小组对一辆自制小遥控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地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如图所示的v-t图象,已知小车在0~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10 s内小车牵引力的功率保持不变,在10 s末停止遥控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质量m=1 kg,整个过程中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求:

(1)小车所受的阻力Ff是多大?

(2)在2~10 s内小车牵引力的功率P是多大?

(3)小车在加速运动过程中的总位移x是多少?

正确答案

(1)2N     (2)12W    (3)29m

试题分析:(1)在10s末撤去牵引力后,小车只在阻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车所受的阻力大小

(2)在7~10s时间内,小车做匀速运动,牵引力与阻力平衡,设牵引力大小为F,则有

由图象知

根据公式得:

小车牵引力的功率

(3)在0~2s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由图象“面积”可得小车位移大小为

在2~7s时间内小车做变加速运动,设小车位移大小为,根据动能定理得

其中,t=5s,,代入解得:

因此小车在加速运动过程中的总位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同学在研究型学习中准备研究高中运动员的100米赛跑,他将100m跑的模型建立如下:第一次,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反应0.30s起跑,然后以1.50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员达到9.00m/s的速度后,匀速跑了73.00m后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减速时的加速度为1.00m/s2;第二次,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仍然反应0.30s起跑,然后仍然以1.50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员达到12.00m/s的速度后,匀速跑了47.28m后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减速时的加速度为1.00m/s2。请画出第一次运动员运动的v-t图,并通过计算比较在此同学的运动模型中,第几次的跑步成绩更好?

正确答案

见解析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判断:0~1s内的加速度为      m/s2(填写大小和方向,方向用正、负号表示);0~3s内的位移为     m (填写大小和方向,方向用正、负号表示);0~4s内的路程为      m。

正确答案

     1m      4m 

试题分析:0~1s内的加速度;0~3s内的位移可以由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求得,;0~4s内的路程等于各段位移大小之和

点评:中等难度。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位移大小,其中在时间轴上方的为正,下方的为负,路程就等于各段位移大小之和。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随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m/s2。则由图像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为_________,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_________。

正确答案

0.5kg;0.4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0~1 s内加速度大小为___m/s2,方向____;在1-3 s内,加速度大小为____m/s2,方向___。

正确答案

4,与速度同向,2,与速度反向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像可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最大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2,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是_______m。

正确答案

4;2;20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求得物体在0~10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2,0~60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_m。

正确答案

3、135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一质点在0s到22s内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试求:

(1)OA过程与BC过程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

(2)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3)质点在前10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正确答案

(1)(2)(3)

试题分析:(1)根据图像可得OA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2分

BC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2分

所以,OA过程与BC过程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分

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的是CD段:

      1分

         1分

            1分

质点在前5s内的位移为:

            1分

质点从5s到10s的位移为:

          1分

所以质点在前10s内的平均速度是:

           2分

点评:v-t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斜率,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板B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A从B的左端以初速度v0=3m/s开始水平向右滑动,已知M>m。用①和②分别表示木块A和木板B的图像,在木块A从B的左端滑到右端的过程中,下面关于二者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C

试题分析:质量为m的木块受到的水平外力是长木板对它的摩擦力f,f=μmg,木块以a1=μg做匀减速运动,长木板受到水平外力是木快对它的摩擦力f`,也是f`=μmg,方向相反,木板以,做匀加速运动,由于M>m,所以,在v-t图象中①图线的斜率大于②的斜率,可以排除选项A、B;两物体速度相等后将共同向右匀速运动,可以排除D选项,所以只有C选项是可能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v-t图象中如何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正确答案

在v-t图象中,判断物体运动性质有两种方法:

(1)由图象看物体速度变大还是变小,即看纵坐标的绝对值变大还是变小,若随时间越来越大则做加速运动,若随时间越来越小则做减速运动;

(2)看a与v的方向关系:v直接由图得,a是v-t图象斜率

a与v同向则做加速运动;

a与v反向则做减速运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4分)一质量m=0.5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30º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测出了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如图为通过计算机绘制出的滑块上滑过程中的v-t图。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求:

(1)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判断滑块最后能否返回斜面底端?若能返回,求出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若不能返回,求出滑块停在什么位置。

正确答案

(1)a=12m/s2(4分);(2) μ=  (5分);(3)x=1.5m(5分)

试题分析:(1)根据v-t图像的斜率描述加速度,可求滑块的加速度,故加速度大小为12m/s2;(2)在物体冲上斜面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代入数据可求动摩擦因数(3)由题意知,μ>tan30°,故滑块速度减小到零时,重力的分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不能再下滑;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滑块运动的位移,即滑块停在距底端1.5m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质量为80kg的跳伞运动员从离地500m的直升机上跳下,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s后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做变速直线运动,14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整个跳伞过程的v-t图像,试根据图像求:

(1)第1s末运动员的加速度

(2)估算14s内运动员下落的高度

(3)估算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的总时间。

正确答案

(1)(2)152m(3)72s

试题分析:(1) 

(2)数格子,大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舍去,大约是38格,每格面积表示的位移为4m,

所以h=38´4=152m(误差范围148~156)

③设14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1

所以

下落总时间t=14+58=72s(71.3s~72.7s)

点评:该题是v-t图象应用的典型题型,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有方格时,面积可以通过数方格的个数来估算,本题难度适中.

下一知识点 : 相互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