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5 min后突然刹车,如刹车过程是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刹车后3s内汽车所走的距离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设经时间t1速度减为零,据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1=v0-at,解得t=2 s

由于汽车在2s时就停下来,所以有x=v0t-=10×2m-×5×4 m=10 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乙两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6m/s,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5s(即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0.5s才开始刹车),求为保证两车紧急刹车过程不相碰,甲乙两车行驶过程至少应保持多大距离?

正确答案

1.5m

甲刹车经时间t,

甲车位移:

甲车速度

乙车位移:

乙车速度

二车免碰的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时且位置相同,因此有

其中s0就是它们不相碰应该保持的最小距离。解以上方程组可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6-14

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1-6-14所示,通过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在2 s~4 s内,4 s~6 s内加速度各是多大?

(2)第3 s末物体的速度多大?

(3)物体0~6 s内的位移多大?

正确答案

:(1)2 m/s2 4 m/s2 (2)6 m/s (3)28 m

:(1)2 s~4 s内a=2 m/s2

4 s~6 s内a′==-4 m/s2.

(2)第3 s末物体的速度vt=(4+2×1) m/s=6 m/s.

(3)0~2 s,x1=4×2 m=8 m

2 s~4 s内,x2=(4×2+)m=12 m.

4 s~6 s内x3=8 m,

物体6 s内的位移xx1x2x3=28 m.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t=0时,一小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2s测得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为        m/s;物体经过BC所用时间为        s。

正确答案

13.33;6.67.

试题分析:小物体在光滑斜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表中可知,小物体在斜面上的 加速度为

如果按正常的加速,则小物体在4s末速度应为16m/s,但实际速度小于此速度,所以小物体的匀加速运动在2s到3s之间的某个时刻停止,

所以4-6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设B点的速度为v,达到B点时的时刻为t,则,联立可得,物体经过BC的时间为

点评:本题需要注意B点的速度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是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更关键是的是能从表格中分析出物体到达B点的时间范围,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市区,若汽车急刹车时轮胎与路面擦痕(刹车距离)超过10 m,行人就来不及避让,因此必须限制车的速度.若刹车加速度大小按5 m/s2计算,则限速路程牌上应标出的车速为____________m/s.

正确答案

10m/s

试题分析:这个题目知道末速度是0,位移大小是10m,加速度大小是5m/s2,求初速度。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间关系可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汽车以v0=1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2s后它的速度降为6m/s。求: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经多长时间汽车停下;

(3)汽车从刹车开始到停下所发生的位移

正确答案

(1)(2)(3)

试题分析:(1)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①(2分)

将数据代入①式可解得:     ②(1分)

(2)汽车停车所需时间t,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③(2分)

由③式可解得:  ④(1分)

(3)汽车从刹车到停下所通过的位移是s,则:

      ⑤(2分)

由⑤式可解得:  (1分)

点评:在分析汽车刹车问题时,不能一味的带公式,需要先判断汽车静止所用的时间,跟题目中时间对比,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物体在平直公路上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vt=3-5t(m/s),则初速度为_____________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m/s2,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当v=0时运动时间为_____________s。

正确答案

3,5,,0.6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一探究实验中,一个小球在一个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小球滚动的距离S和小球运动过程中经历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归纳出小球滚动的距离S和小球滚动的时间T的关系是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0.25秒时,距离为

0.5秒时,距离为

1.0秒时,距离为

2.0秒时,距离为

∴T秒时,距离为,即

点评:本题可以用归纳法找两个物理量的关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08km/h,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方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0s,刹车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为,求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至少应为多少?

正确答案

127.5m

 略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个冰球在冰面上滑行,依次通过长度都是L的两段距离,并继续向前运动,它通过第 一段距离的时间为t,通过第二段距离的时间为2t,如果冰球在冰面上的运动可看做匀变速运动,冰球在第一段距离末的速度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小车以6m/s的初速度,2m/s2的加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则2s末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发生的位移为____________m。

正确答案

10,16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3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0.4kg的小物块,以v0=2m/s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t=2s的时间物块由A点运动到B点,A、B之间的距离L=10m。已知斜面倾角θ=30o,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及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拉力F与斜面的夹角多大时,拉力F最小?拉力F的最小值是多少?

正确答案

(1)3m/s2    8m/s   (2)300     

试题分析:(1)设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v,由运动学公式得:

       (2分)

        (2分)

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解得:      (2分)

(2)设物块所受支持力为FN,所受摩擦力为Ff,拉力与斜面之间的夹角为α。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分)

         (1分)

       (1分)

联立解得:         (1分)

由数学知识得:         (1分)

由上式可知对应的F最小值的夹角α=300              (1分)

代入数据得F的最小值为:            (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近期,随着沪杭高铁的全线开通,我国的高速铁路技术又创下了350km/h的新纪录,同时旅客的安全工作更引起人们的关注.假设某次列车在离车站9.5km处的速度为342km/h,此时向车站发出无线电信号,同时立即开始制动刹车,使列车匀减速到站并刚好停住.若车站接收到列车发出的信号后,立即利用广播通知站台上的全体旅客需要50s的时间,则:

(1)该列车进站时的加速度多大?方向如何?

(2)全体旅客从听到广播通知,到列车进站停下,还有多长的登车准备时间?

正确答案

(1)列车初速度v0=342km/h=95m/s,停住时v1="0               "

由v21-v20="2aL                                                                                                                               " (2分)

得a===-0.475m/s2                                      (2分)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车运动方向相反.                                        (1分)

(2)设列车减速动时间为t1                                                                                            

由L=·t1                                                               (2分)

得t1==s="200s                                                " (2分)

旅客的准备时间:t2= t1-t="200s-50s=150s            "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个点没有标出.

(2)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0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从打下B点到打下E点,这段时间内纸带的平均加速度为             m/s2.

(4) 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正确答案

(10分)

(1)4 

(2)0.400  0.479  0.560  0.640   0.721  

(3)0.8

(4)略

(1)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B=="0.400" m/s,同理:vC="0.479" m/s,vD="0.560" m/s, vE="0.640" m/s,vF="0.721" m/s,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1=3a1T x5-x2=3a2T2  x6-x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a1+a2+a3)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a=即:a=0.801m/s2

(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要学会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水平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该公路每隔15 m安置一个路标,如图1—15所示。汽车通过AB两相邻路标用了2 s,通过BC两路标用了3 s。求通过A、B、C三个路标时汽车的速度大小各为多少?

正确答案

汽车通过AB的时间为tAB =" 2" s,通过BC的时间为tBC =" 3" s,可知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S = V0t + a t2/2,对AB的运动过程有:

SAB = VAtAB­ + a t2AB/2,…………………………………………………(1分)

代入数据得:15 = 2VA + 2a,……………………(1)……………(1分)

对AC的运动过程有:SAC = VAt + a t2/2,…………………………(1分)

t = tAB + tBC =" 2" + 3 =" 5" s,……………………………………………(1分)

代入数据得:30 = 5VA + 12.5a,…………………(2)……………(1分)

(1)×2.5 -(2)得:7.5 = -7.5a,所以,a = -1(m/s2),……(1分)

(1)×62.5-(2)得:63.75 = 7.5VA,所以,VA = 8.5(m/s),……(1分)

VB = VA + a tAB =" 8.5" -1 = 7.5(m/s),……………………………(1分)

VC = VA + a t =" 8.5" +(-1) ×2 = 6.5(m/s)。……………………………(1分)

下一知识点 : 相互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