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 共14248题
(8分)飞机着陆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已知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60m/s,若前5s内通过的位移为225m,则飞机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此后飞机还要滑行多长时间才能停止运动?
正确答案
,负号表示飞机的加速度方向与飞机的滑行方向相反;
飞机还要花型5s才能停止。
略
一辆电动玩具车A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在地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立即做匀减速运动,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求:
t ( s )
0.0
0.2
0.4
…
1.2
1.4
…
v( m/s )
0.0
1.0
2.0
…
1.1
0.7
…
(1)小车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1的大小
(2)AC的距离
(3) t ="0.6" s 时的瞬时速度 v
正确答案
(1) (4分)
(2)设经t秒车达到最大速度为,对t--1.4s 有
解得:
(2分)
="2.19m " (2分)
(3) (4分)
略
某同学的家住在一座30层的高楼内,他每天乘电梯上楼,经过多次仔细观察和反复测量,他发现电梯启动后向上运动的速度符合如下图所示的规律,他就根据这一特点在电梯内用台秤、重物和秒表测量这一楼房的高度。他将台秤放在电梯内,将重物放在台秤的托盘,电梯从第一层开始启动,经过不间断地运行,最后停在第30楼。他测得在第9.5s时台秤的示数为60N,g=10m/s2。求:
(1)电梯启动后在上升过程中台秤的最大示数;
(2)该幢楼房每一层的平均高度(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解:依据v-t图可知,当t=9.5s时电梯匀速运动,则重物的重力是60N,在0~4s内台秤的示数最大(1分);a= (vt-v0)/t(1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2分);又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F;
解得F’=72N(1分),即台秤的最大示数为72N.
(2)(5分)高度s=“面积”=88m(2分); 平均每层高度h1=s/29(2分);
h=3.03m
略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位移为4m时立即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若物体运动的总位移为10 m,全过程所用的时间为10 s,求:(1)物体在加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2)物体在减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3)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
正确答案
(1)0.5m/s2 (2)1/3m/s2 (3)2m/s
略
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位观察者站在这列火车第一节车厢的前端,经过2s,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观察者所在位置;全部车厢从他身边通过历时6s.设各节车厢长度相等,且不计车厢间距离,则这列火车共有______节车厢;最后2s内从他身边通过的车厢有_____节。
正确答案
9 5
略
(10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最高速度规定不超过120km/h, 发生故障时,警告标志应标明在故障车来车方向150m以外.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调查收集得到下面的资料,想通过探究性学习来说明“发生故障时警告标志应标明在故障车来车方向150m以外”的理论依据是否科学,假如你是小组成员之一,请你分析说明.(g取l0m/s2)
资料一: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从发现情况,经操纵刹车到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 0.3s~0.6s之间
资料二:各种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正确答案
结论是科学的
当反应时间t=0.6s,u=0.4时距离最远。
匀速距离
刹车加速度:
刹车距离:
结论是科学的
一辆摩托车以20m/s的速度正常运动行驶,当通过一条1000m长的燧道时,摩托车必须按规定以10m/s的速度过燧道,所以摩托车在过燧道前必须减速,而在通过燧道后要加速。在减速与加速的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均为0.5m/s2.试求摩托车因为过燧道而延误的时间。
正确答案
60s
略
汽车做加速度a=3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第一个电线杆时速度为2m/s,通过第二个电线杆时速度为8m/s,求通过两电线杆的时间和两电线杆之间的距离.
正确答案
设汽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汽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2分)
由得:……………………………………………………(1分)
……………………………………(3分)
又由得:……………………………………(1分)
……………………………………(3分)
即汽车通过两电线杆的时间为2s,两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为10m。
略
物体同时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甲物体第一秒内位移是2m,则第三秒内位移是______ m;乙物体开始运动第一个1m历时2s,则经过第三个1m历时______s.
正确答案
匀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相临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5:7…故第3s内的位移为10m;
相邻相等的位移内所用时间之比为:1:(-1):
-
…,故第3个1m内历时为
=
,则t=0.64s;
故答案为:10;0.64.
(6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该公路每隔60米就有一电线杆,汽车通过第一根和第二根电线杆用了5秒,通过第二根和第三根电线杆用了3秒。求:汽车的加速度和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
正确答案
=2m/s2
=7m/s
由运动学公式得① (2分)
② (2分)
将="60m "
="5s "
=8s代入①②得:
=2m/s2
="7m/s " (2分)
汽车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6s后汽车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运动4s后,汽车刹车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3s停止,全程共经过153m,求:
(1)车刹车后的加速度;⑵车在第12s末的速度。
正确答案
①6m/s2②6m/s
略
一火车以2 m/s的初速度、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火车在第3 s末的速度是多少?
(2)火车在前4 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火车在第5 s内的位移是多少?
(4)火车在第二个4 s内的位移是多少?
正确答案
:(1)3.5 m/s (2)3 m/s (3)4.25 m (4)20 m
:已知v0=2 m/s,a=0.5 m/s2.
(1)3 s末的速度
v=v0+at1=(2+0.5×3) m/s=3.5 m/s.
(2)前4 s内的位移
x1=v0t2+at
=(2×4+
×0.5×42) m=12 m,
平均速度=
=
m/s=3 m/s.
(3)第5 s内的位移
x2=(2×5+×0.5×52) m-x1
=16.25 m-12 m=4.25 m.
(4)第二个4 s内的位移等于前8 s内的位移减去前4 s内的位移,故
x3=(2×8+×0.5×82)m-x1=32 m-12 m=20 m.
(18分)
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连续相等的时间为T=4s,求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vA=1 m/s,a="2.5" m/s2
(1)常规解法:由位移公式得s1=vAT+aT2 6分
s2=[vA·2T+a(2T)2]-(vAT+
aT2) 6分
将s1=24 m,s2=64 m,T="4" s代入两式求得: 2分
vA=1 m/s,a="2.5" m/s2 4分
(2)用平均速度求解:
m/s=6 m/s, 5分
m/s=16 m/s 5分
又+AT即16=6+A×4,得a="2.5" m/s2, 4分
再由s1=vAT+aT2求得vA=1 m/s. 4分
(3)用平均速度求解:
设物体通过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A、vB、vC 2分
则有 6分
4分
解得:vA=1 m/s,vB=11 m/s 2分
vC=21 m/s,所以,加速度为:
a= m/s2=2.5 m/s2 4分
(4)用推论公式求解:
由s2-s1=AT2得64-24=a·42 8分
所以a="2.5" m/s2, 2分
再代入s1=vAT+AT2 6分
可求得vA=1 m/s. 2分
为了安全,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如果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最高时速为72km/h,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司机看到危险到采取刹车的时间间隔),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则汽车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正确答案
60m
略
有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通过A、B、C三点,其中AB= 24m,BC=64m,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4s,求质点的加速度和通过A点速度?
正确答案
2.5m/s2 1m/s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