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个物体自45米高处自由落下,求在其下落的最后1秒内物体所通过的位移.(g=10m/s2

正确答案

根据h=gt2得,

t==s=3s.

则前2s内的位移h1=gt′2=×10×22m=20m.

则最后1s内通过的高度为h″=45-20m=25m.

答:在其下落的最后1秒内物体所通过的位移为25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从离地面8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多大,最后1s内的位移多大?

正确答案

(1)由h=gt2得:

t==s=4s

(2)第1s内的位移:

h1=gt12=×10×1m=5m

最后1s内的位移:

h′=80m-×10×32m=35m

答:(1)经过4s落到地面;(2)第1s内的位移为5m,最后1s内的位移为35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由水管口滴出水滴,每相邻水滴滴出的时间间隔基本上是相等的。在水管口的正下方倒扣一个小盆,水滴到盆底,发出响声,逐渐向上移动小盆,直到看到水滴从水管口刚好滴出时,恰听到水滴落到盆底的响声,记录盆底距地面的高度H1=10cm,再继续上移小盆,第二次、第三次看到水从水管口滴出同时听到水滴到盆底的响声,分别测出H2=45cm、H3=70cm。g取10m/s2。试求:

(1)相邻水滴出的时间间隔;

(2)自来水水管离地面的高度。

正确答案

解:(1)设相邻水滴的时间间隔为T,S12=H2-H1=0.35m,S23=H3-H2=0.25m,S12-S23=gT2,解得T=0.1s

(2)利用公式求得v2==3m/s,故水管口离第二次小盆位置的高度h==0.45m,因此自来水水管离地面的高度H=h+H2=0.9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晚,美军在伊拉克进行的军事行动中动用了空降兵(如图),美机在200m高处超低空水平飞行,美兵离开飞机后先自由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伞后美兵以14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安全要求,美兵落地的速度不能超过4m/s(g=10m/s2)。伊方地面探照灯每隔10s扫描一次,求美兵能否利用探照灯的照射间隔安全着陆。

正确答案

解:设展伞时离地h米,自由下落阶段2g(H0-h)=v12,匀减速阶段vt2-v12=2ah

解得h=83m,v1=48.4m/s

自由下落时间t1=v1/g=4.84s,减速时间t2=3.17s,t=t1+t2=8s<10s,所以能安全着陆。只要下落时间小于10s,就能充分利用探照灯的间隔时间安全着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从离地面125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小球落地速度;

(3)自开始下落时计时,在第1s内和最后1s内的位移.

正确答案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位移公式h=gt2,得到:

t==s=5s

(2)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落地速度:v=gt=10×5=50m/s

(3)自开始下落时计时,在第1s内位移为:h1=gt2=×10×1=5m

一共运动5秒,前4秒位移:h2=gt2=×10×16=80m

故最后1秒位移为:h3=h-h2=125-80=45m

答:(1)经过5s时间落到地面;

(2)小球落地速度为50m/s;

(3)自开始下落时计时,在第1s内为为5米,最后1s内的位移45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液体中下落的物体最终会达到一个恒定的速度,称之为收尾速度,半径为r的球体在液体中下落的收尾速度为,其中η、g、ρ、ρ'分别为液体的粘滞系数(与液体种类相关的常数)、重力加速度、球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本题中均为已知量)。某同学为了测定某已知密度的液体的粘滞系数,选定了下列器材:一只1 000 mL的量筒;一块秒表;一把刻度尺;直径不同的铝球若干个(最大直径约10.00 mm)。

(1)请列出该同学漏选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该同学首先将直径约10.00 mm的铝球重复从装满被测液体的量筒液面上同样高度自由落下,测出它通过量筒刻线750 mL到500 mL和450 mL 到200 mL的两段时间,列表如下:

由以上测量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测出了不同半径的铝球的收尾速度,要求出液体的粘滞系数,对以上数据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螺旋测微器(或游标卡尺)

(2)在750 mL刻度线以内,铝球做匀速运动

(3)先由不同直径铝球对应的收尾速度用公式求出相应的粘滞系数,再求平均值(或作出v-r2的图象,由图线的斜率求粘滞系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s到达地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g=10m/s2

正确答案

1275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着地时的速度是经过空中P点时速度的2倍,已知P点离地面的高度h=15m,则物体着地的速度V为多少?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为多少?物体下落的总高度H为多少?物体下落一半位置时的速度V中为多少?(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正确答案

解:(1)设物体落地的速度为V,则根据V2-Vp2=2gh

得V2-(2=2gh

解得落地速度V=20 m/s

(2)根据V=gt,可得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t==2s

(3)根据V2=2gH,可得物体下落的总高度H==20 m(根据H=gt2也可)

(4)根据公式物体下落一半位置时的速度V==10=14.1 m/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跳伞员从350m的高空自由下落一段距离后才打开伞。设打开伞后以2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m/s,求他下降的总时间及自由下落的距离。

正确答案

解:设跳伞员自由下落h距离时速度为V

则由题意可知

V2-0=2gh  ①

Vt2-V2=2a(350-h)

即42-V2=-4(350-h)  ②

由①②两式解得h=59 m,V=34.4 m/s

又物体自由下落时间为t1s=3.44 s

打开伞后下落时间t2s=15.2 s

所以运动员下降的总时间:t=t1+t2=18.6 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矿井深125米,在井口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由静止释放一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达到井底.(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第1个小球从井口到井底下落的时间;

(2)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

(3)当第1个小球恰好达到井底时,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相距多远.

正确答案

(1)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h=gt2,解得t==s=5s;

(2)设每隔时间T落下一个小球,则第1个小球运动的时间是10T,故T==0.5s;

(3)设每隔时间T落下一个小球,则第3个小球运动的时间是8T,第5个小球运动的时间是6T,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

h35=g(8T)3-g(6T)2=×10×42-×10×32=35m

答:(1)第1个小球从井口到井底下落的时间为10s;

(2)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0.5s;

(3)当第1个小球恰好达到井底时,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相距35m远.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有一根长L1=0.5m的木棍,悬挂在某房顶上,它自由下落时经过一高为L2=1.5m的窗口,通过窗口所用的时间为t=0.2s,不计空气阻力.求窗口上沿离木棍的悬点O的距离h?(取g=10m/s2

正确答案

设木棍下端到窗口上沿的时间为t1

则有 h-L1=gt12

h+L2=g(t1+t)2

联立解得 h=4.55m

答:窗口上沿离木棍的悬点O的距离h=4.55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从离地面500 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 m/s2,求小球: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的位移;

(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

正确答案

解:由h =500m和自由落体加速度,根据位移公式可直接算出落地时间,根据运动时间,可算出第1s内的位移和下落一半时间时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是下落总位移和前(n-1)s下落位移之差

(1)由,得落地时间

(2)第1s内的位移为

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9s内的位移为

所以最后1s内的位移为h10=h-h9=500-405m =95m

(3)落下一半时间即t'=5s,其位移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个物体从S=125m高处由静止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物体下落到地面的时间t

(2)物体下落到地面的速度大小Vt

(3)物体最后2s内的位移大小.

正确答案

(1)由S=gt2得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t==s=5s

(2)物体下落到地面的速度大小为:Vt=gt=10×5m/s=50 m/s                     

(3)物体前3s内的位移:S1=gt12  =×10×32m=45m

物体最后2s内的位移大小:S2=S-S1=80m                     

答:(1)物体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5s.

(2)物体下落到地面的速度大小为50m/s.

(3)物体最后2s内的位移大小为80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160m所用的时间是4s,求物体下落H高所用的总时间T和高度H是多少?(取g=10m/s2,空气阻力不计.)

正确答案

由题意可知:

对于下降的全过程有 H=gT2

最后160m之前的高度 h=H-△h=g(T-△t)2

代入数据,解之;T=6s

所以总的高度为 H=gT2=×10×62=180m.

答:物体下落H高为180m,总时间为6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个质量m=60kg的滑雪运动员从高h=20m的高台上的A点水平滑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B点,落地瞬间水平速度不变,竖直方向速度变为零,运动员在水平面上滑行到C点后静止,如图所示.已知A与B、B与C之间的水平距离S1=30m,S2=45m,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运动员在A点的速度为多大?

(2)运动员在水平面BC上受到的阻力为多大?

正确答案

(1)运动员做平抛运动,

在竖直方向:h=gt2

水平方向:s1=vAt,

解得:vA=15m/s;

(2)运动员从B到C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得:-fS2=0-mvA2

解得:f=150N.

答:(1)运动员在A点的速度为15m/s.

(2)运动员在水平面BC上受到的阻力为150N.

下一知识点 : 相互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