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 共14248题
将一根长L=2.75m的链条自由下垂悬挂在墙上,放开后让链条作自由落体运动,悬点O正下方有一个高h为1.8m圆筒AB,圆筒顶端A距悬点O为H=3.2m;(g=10m/s2),求
(1)从开始到链条下端刚到A点时经历的时间t1.
(2)链条通过圆筒AB点经历的时间t.
正确答案
(1)链条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几何关系求解出从开始到链条下端刚到A点过程的位移为H-L,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
H-L=g
代入数据解得t1=0.3s
(2)链条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几何关系求解出从开始到链条上端刚到B点过程的位移为L+h+H,然后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有
L+H+h=g
代入数据解得t2=1s
链条通过圆筒AB点经历的时间
t=t2-t1=1-0.3=0.7s
答:(1)从开始到链条下端刚到A点时经历的时间t1为0.3s;
(2)链条通过圆筒AB点经历的时间t为0.7s.
一矿井深为125 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求:
(1)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
(2)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隔的距离。(g=10 m/s2)
正确答案
解:(1)设小球自由下落到达井底经历时间为t,则
由H=1/2gt2
得t=5s
所以相邻两个小球间的时间间隔为△t=t/10=0.5s
(2)由以上计算可知,当第一个小球到达井底时第三个小球刚好下落t1=4s,第五个小球刚好下落t2=3s
故△H=H3-H5=1/2g(t12-t22)=35m
△H =35m
一物体从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下落的最后240m路程所用时间是4s.则物体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是_______m,物体下落到地面所用时间是______s.
正确答案
设总时间为t,则有:gt2-
g(t-4)2=240m
解得:t=8s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得:h=gt2=
×10×82m=320m
故答案为:320,8
矿井深12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球恰好到达井底,则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 s,这时第3个和第5个小球相距 m。(g=10m/s2)
正确答案
0.5,35
从离地面8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落地时速度的大小;
(2)小球在落地前最后1s内位移的大小.
正确答案
(1)由h=gt2得:
t==
=4s
落地时速度v=gt=10×4=40m/s
(2)前3s内位移h3=gt32=
×10×9=45m
所以最后一秒内位移为h=h-h3=80-45=35m
答:(1)小球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为40m/s.
(2)最后1s内的位移为35m.
(物理-选修3-5):
(1)2010年9月1日至10月31日,乐满地成功举办第五届国际花样蹦极邀请赛.如下左图所示,“蹦极”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如下右图所示,某人用弹性橡皮绳拴住身体自高空P处自由下落,在空中感受失重的滋味.若此人质量为60kg,橡皮绳长20m,人可看成质点,g取10m/s2,求此人从点P处由静止下落至橡皮绳刚伸直(无伸长)时,人的动量为______.
(2)实验室考查氢原子跃迁时的微观效应,设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大量激发态氢原子,其核外电子处于n=5的能级状态轨道.已知氢原子基态能级E1=-13.6ev,氢原子质量为mH=1.67×10-27kg.
①求出可能的跃迁光子种类;
②若跃迁后光子沿某一方向飞出,且光子的动量可以用F引=F向表示,试求发生电子跃迁后氢原子的最大反冲速率.
正确答案
(1)人从高空落下,在重力作用下做自由落体运动.他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1==2s
他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末速度为v=gt1=20m/s
此时他的动量为:p=mv=1200kg•m/s
(2)①可以有n=C52=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辐射.
②由题意知氢原子从n=5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氢原子具有最大反冲速率.
氢原子发生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E=△E=|E2-E1|=|-
|=
|E1|,开始时,
将原子(含核外电子)和即将辐射出去的光子作为一个系统.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原v原-m光v光=0,光子的动量p=,氢原子的反冲动量大小为:p=m原v原=mHvH=
,
即氢原子速度为 vH=,又E=hυ
所以v原==
•
m•s-1=4.17m•s-1.
答:(1)人从点P处由静止下落至橡皮绳刚伸直(无伸长)时人的动量为1200kg•m/s
(2)①可能的跃迁光子种类 n=10;
②氢原子的最大反冲速率 4.17m•s-1
一个小球从高5m的屋檐处自由下落,下落经过距地面1m的窗沿后落地.取g=10m/s2.求:
(1)小球自由下落至地面的时间;
(2)小球经过窗沿时速度的大小.
正确答案
(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得:
H=gt2
t==1s
(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得:
v2=2g(H-h)
v==4
m/s
答:(1)小球自由下落至地面的时间为1s;
(2)小球经过窗沿时速度的大小为4m/s.
两个物体用长9.8m的细绳连接在一起,从同一高度以1 s的时间差先后自由下落,当绳拉紧时,第二个物体下落的时间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设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t时,绳子被拉紧
绳子被拉紧的意思是两物体的位移差刚好达到9.8m,则:
代入数据:4.9(t+1)2-4.9t2=9.8
解得:t=0.5 s,即第二个物体下落0.5s绳子被拉紧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离地面179m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自由下落80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做匀减速运动,跳伞运动员到达地面时速度为4m/s,问: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速度多大?
(2)伞张开后运动员的加速度多大?
(3)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10 m/s2)
正确答案
解:(1)运动员自由下落,有
运动员打开伞时的速度为v1=40m/s
(2)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运动由v22 - v12 =-2as2
伞张开后运动员的加速度为 a=8 m/s2
(3)∵自由落体运动中,由
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1 == 4s
伞张开后匀减速时v2=v1-at2
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t2==4.5s
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为t=t1+t2=8.5s
在距地20m高处有一物体A自由下落,同时在物体A正下方的地面上有另一物体B以速度v0竖直上抛.(g=10m/s2)
(1)物体A自由下落的时间为多少?
(2)若B恰好上升到最高点时与A相遇,物体B的初速度v0为多少?
(3)要让A、B在B下降时相遇,则物体B的初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
正确答案
(1)由h=gt2,得物体A自由下落的时间t=
=
=2 s
(2)B速度减为零所用的时间t=…①
sA=gt2…②,
sB=…③
由sA+sB=20m…④,
由①②③④解得v0=10m/s
(3)A、B在B下降阶段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当B落地时,A刚好追上B,此时B的初速度为A、B在B下降阶段相遇的最小初速度,设此最小初速度为vmin,则:
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此时A的位移sA=gt2=20m
联立两式得:vmin=10m/s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10m/s≤v0<10m/s时,满足条件.
答:(1)物体A自由下落的时间为2s;
(2)若B恰好上升到最高点时与A相遇,物体B的初速度v0为10m/s;
(3)要让A、B在B下降时相遇,则物体B的初速度v0应满足10m/s≤v0<10m/s;
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60kg 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 3.2m 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 5.0m 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 1.2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10m/s2)
正确答案
将运动员看作质量为 m 的质点,从 h1高处下落,刚接触网时速度的大小v1=(向下) ①
弹跳后到达的高度为 h2,刚离网时速度的大小v2= (向上) ②
速度的改变量为:
△v=v1+v2(向上) ③
以 a 表示加速度,△t 表示接触时间,则△v=a△t ④
接触过程中运动员受到向上的弹力 F 和向下的重力 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 ⑤
由①②③④⑤解得:F=mg+m(+
)
代入数值得F=1.5×103N
答: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的大小为1.5×103N.
若从砖墙前的某高处使一个石子由静止自由落下,用照相机拍摄石子再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AB.已知该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0.015s,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6cm,试估算这个石子是从距离位置A多高处自由落下的?(g=10m/s2)
正确答案
石子在曝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m/s=8m/s
可近似将此速度看成是石子到A点时的瞬间速度,取g=10m/s2
根据v2-0=2gh
解得:h=3.2m
答:这个石子是从距离位置A3.2m高处自由落下的.
小球从距地面125m高处自由落下,空气阻力不计,落地所需时间为______s,落地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重力加速度g=10m/s2).
正确答案
(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速度时间公式得:
H=gt2
解得:t==5s
(2)根据v=gt得:
v=10×5m/s=50m/s
故答案为:5;50.
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量出重力加速度g,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盘子,调整盘子的高度,使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水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两个正在下落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处到盘子的高度为h(m),再用秒表测量时间,从第一滴水离开龙头开始,到第N滴水落至盘中,共用时间为T(s)。当第一滴水落到盘子时,第二滴水离盘子的高度为____________m,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m/s2。
正确答案
,
一石子从楼顶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现测得石子在最后1 s内下落的高度是25 m,求楼有多高?(g=10m/s2)
正确答案
45m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