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乙两同学做测量反应时间的实验时,用一把1米长的直尺,甲手握直尺的上部,乙用一只手在直尺下部做握住直尺的准备,此时乙的拇指上端与直尺的100.00cm刻度对齐.当看到甲放开手时,乙立即去握住直尺,此时乙的拇指上端恰与直尺的80cm刻度对齐.求乙同学的反应时间.(取g=10m/s2

正确答案

由题意,在反映时间内,木尺下落的高度H=100cm-80cm=20cm=0.2m

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知:H=gt2

故t===0.2s

答: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0.2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用绳拴住木棒AB的A端,使木棒在竖直方向上静止不动.在悬点A端正下方有一点C距A端0.8m.若把绳轻轻剪断,测得A、B两端通过C点的时间差是0.2s.重力加速度g=10m/s2,求木棒AB的长度.

正确答案

设木棒的长度为l,绳子剪断后木棒自由下落,故可将A、B两端分别看做自由下落的质点,它们下落到C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1、t2,依题意有:

gt12=0.8 ①

gt22=0.8-l ②

t1-t2=0.2 ③

由①②③得:l=0.6m,t1=0.4s,t2=0.2s

答:木棒AB的长度为0.6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8分)航天员在月球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某物体由距离月球表面高h处由静止释放,经时间t落到月球表面,已知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试求:

(1)月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

(2)月球的质量

(3)飞船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1)  (2) (3)

试题分析:(1)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知:

解得:

(2)在月球表面,万有引力与重力相等

由①②得:月球的质量

(3)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由③④解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个质量m=60 kg的滑雪运动员从高h=20 m的高台上的A点水平滑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B点,落地瞬间水平速度不变,竖直方向速度变为零,运动员在水平面上滑行到C点后静止,如图所示。已知A与B、B与C之间的水平距离S1=30 m,S2=45 m,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运动员在A点的速度为多大?

(2)运动员在水平面BC上受到的阻力为多大?

正确答案

(1)设运动员在A点的速度为vA,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t,则

h=gt2   vA,求得vA=15m/s

(2)运动员从B到C,设阻力为f,则

f S2,求得f=150 N

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由h=gt2,可求得运动时间和末速度,阻力做功与路径有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飞出,在某1s内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由37°变成53°,则此物体初速度的大小是多少?此物体在这1s内下落的高度是多少?(g=10m/s2,sin37°=0.6,cos37°=0.8)

正确答案

物体经过A点时的速度vA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37°,经过B点时的速度vB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53°.

设物体从抛出到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为t,则从抛出到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t+1.

vyA=gt=v0tan37°,

vyB=g(t+1)=v0tan53°.

由以上两式,解得初速度v0= m/s,

且t= s.

在这1 s内物体下落的高度

△h=yB-yA=g(t+1)2-gt2=g(2t+1)

=×10×(2×+1)m

= m.

故物体初速度的大小是 m/s,物体在这1s内下落的高度是 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如图所示,已知斜塔第一层离地面的高度h1=6.8m,为了测量塔的总高度,在塔顶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球,小球经过第一层到达地面的时间t1=0.2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求斜塔离地面的总高度h;

(2)求小球从塔顶落到地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附加题) 一矿井深12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刚好到达井底.求:(1)相邻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

(2)这时第7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距离(g=10m/s2

正确答案

(1)设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t,从井口到井底总时间为10t,则

h=g(10t)2

解得:t=0.5s

(2)设第五个小球用6t时间内下落位移h5,第七个小球用4t时间下落的位移为h7,则

h5=g(6×0.5)2=×10×9m=45m

h7=g(4×0.5)2=×10×4m=20m

第7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距离为:△h=h5-h7=45-20m=25m

答:(1)相邻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0.5s;

(2)这时第7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距离为25m.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校物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房檐滴水估测艺体馆的高度,他们测出从艺体馆的屋檐处滴下的相邻两滴水滴落地的时间间隔为0.5s,并观测到当第1滴水滴落到地面的瞬间,第5滴雪水滴刚好离开屋檐(假设水滴离开屋檐时无初速度),由以上数据估测出艺体馆屋檐到达地面的高度约为____________m,水滴落地时的速度约为____________m/s。(g取10m/s2

正确答案

20,2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雨过天晴,房屋对面的观察者看到这样的现象: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落下一滴亮晶晶的水珠,当第5滴正欲落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溅出水花,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为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问:

(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3)雨滴落地前最后 1m的平均速度是多大?(g取10m/s2

正确答案

(1)根据比例关系,从上到下相邻水滴间距离之比为1:3:5:7,而2、3两滴间距离为1米,所以总高度H=×1=3.2m

(2)根据H=gt2,代入数据得,t==0.8s

滴水时间间隔△t==0.2s

(3)设水滴下落离地面1m所以的时间为t′

则H-1=gt′2

解得:t′==0.66s

所以最后一米的时间为t′′=0.8-0.66=0.14s

===7.2m/s

答:(1)此屋檐离地面高度为3.2m;(2)滴水的时间间隔为0.2s;(3)雨滴落地前最后 1m的平均速度是7.2m/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乙两同学做测量反应时间的实验,实验时,甲用手握住直尺的上部,乙用一只手在直尺下部做握住直尺的准备,此时乙的拇指上端与直尺的19.00cm刻度对齐.当看到甲放开手时,乙立即去握住直尺,此时乙的拇指上端与直尺的6.20cm刻度对齐.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______s.(取g=10m/s2

正确答案

根据h=gt2得:

t==s=0.16s

故答案为:0.16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矿井深为125 m,在井口每隔一段时间落下一小球,当第十一个小球刚好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是多少?此时第三个小球和第五个小球相距多远?

正确答案

0.5 s  35 m

把11个小球看做是1个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则从第十一个小球刚离开井口的时刻算起,通过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各相邻小球的间距之比为

Δs:Δs:Δs:…:ΔsN=1:3:5:…:(2n-1)

n=10,

则Δs1=="1.25" m

Δs=×3="3.75" m

根据Δs=gT2

所以,相邻两个小球下落时间间隔为

ΔT=="0.5" s

此时第三个小球与第五个小球相距

s=×(13+15)="35" 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从离地500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

(1)经过多少时间小球落到地面;

(2)从开始下落的时刻起,小球在第1s内的位移和最后1s内的位移;

(3)下落一半时间时的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解(1)由h=gt2得:t==10 s.

(2)第1 s内的位移:

h1=gt12=×10×12 m=5 m

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9 s内的位移为:

x9=gt22=×10×92 m=405 m.

所以最后1 s内的位移为:

x10=x-x9=500 m-405 m=95 m.

(3)落下一半时间即t'=5 s,由v=gt'得:

v=50m/s

答:(1)经过10s小球落地.

(2)第一秒内的位移为5m,最后一秒内的位移为95m.

(3)下落一半时间时的速度大小为50m/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一种“傻瓜”相机的曝光时间(快门打开到关闭的时间)是固定的,为了估测相机的曝光时间,有位同学提出下列方案:他从墙面上A点的正上方,与A相距H=1.5m处,让一小石子自由落下,在小石子通过A之后按动快门,对小石子照像,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条模糊的径迹CD,如图所示,已知每个砖块的厚度均为L=6cm.请从上述信息和照片推出计算曝光时间的关系式(用字母表示),并估算出这个相机的曝光时间(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由题知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由图知最高点到C点下落H+5L用时间设为t1

∴H+5L=gt12   

t1=

从最高点到D点下落H+7L,用时间设为t2

∴H+7L=gt22     

t2=

曝光时间就是C到D的时间△t

∴△t=t2-t1=- 代入数据得:

△t=0.62s-0.6s=0.02s

答:这个相机的曝光时间为0.02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4分)一小石块从空中自由下落h=5m后,掉入淤泥,落到淤泥底时速度恰好为零,全过程共用时t=1.2s。假设石块在淤泥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g=10m/s2,则:

(1)小石块掉入淤泥前的瞬时速度大小为多少;

(2)石块陷入淤泥的深度d及此过程石块的加速度的大小

正确答案

(1) (2)  

试题分析:(1)设石块落入淤泥前速度速度为 

此前石块做自由落体,有                     (3分)

代入相关数据得  (1分)

2)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得石块自由落体运动时间               (3分)

因此石块在淤泥中匀减速的时间      (1分)

则此过程石块加速度          (3分)

又由                                       (2分)

代入相关数据得                               (1分)

(或由

点评:本题学生清楚石块调入淤泥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淤泥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分析清物体在每个过程的运动性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在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块,经过2s听到石块落水的声音,若忽略石块受到的空气阻力和声音的传播时间,求:

(1)井口离水面的高度;

(2)石块落水时的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1)设井口离水面的高度为h,谢落时间为t,有:h=gt2=×10×22m=20m

(2)设石块落水时的速度为v,有:v=gt=10×2m/s=20m/s

答:(1)井口离水面的高度20m

(2)石块落水时的速度大小20m/s

下一知识点 : 相互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