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着大小为 v=4m/s的速度水平匀速运动.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到皮带A处,物块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A、B之间距离s=6m.求:

(1)物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了多少功?

(2)物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物块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做功转化为内能有多少?(g=10m/s2

正确答案

解:(1)滑块的加速度为a=

达到传送带的速度所需时间为t=

在2s内两者的位移之差为<6m

故达到共同速度之后滑块还在传送带上

摩擦力做功为W=

(2)转化为内为Q=μmg•△x=0.2×1×10×4J=8J

答:(1)物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功为8J

(2)物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物块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做功转化为内能为8J

解析

解:(1)滑块的加速度为a=

达到传送带的速度所需时间为t=

在2s内两者的位移之差为<6m

故达到共同速度之后滑块还在传送带上

摩擦力做功为W=

(2)转化为内为Q=μmg•△x=0.2×1×10×4J=8J

答:(1)物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功为8J

(2)物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物块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做功转化为内能为8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质量m=3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6N的拉力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t=3s,求:

(1)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  

(2)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平均功率  

(3)3s末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的瞬时功率.

正确答案

解:(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a==m/s2=2m/s2

3s物体运动的位移是 x=at2=9m,

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W=Fx=6×9J=54J.

(2)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平均功率为

  ==W=18W

(3)3s末物体的速度为 v=at=6m/s

所以3s末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的瞬时功率为,

  P=Fv=6×6W=36W

答:(1)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是54J; 

(2)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平均功率是18W;

(3)3s末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的瞬时功率是36W.

解析

解:(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a==m/s2=2m/s2

3s物体运动的位移是 x=at2=9m,

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W=Fx=6×9J=54J.

(2)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平均功率为

  ==W=18W

(3)3s末物体的速度为 v=at=6m/s

所以3s末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的瞬时功率为,

  P=Fv=6×6W=36W

答:(1)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是54J; 

(2)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平均功率是18W;

(3)3s末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的瞬时功率是36W.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P放在光滑的倾角为θ的直角劈上.同时用力F向左推劈.使P与劈保持相对静止.当前进的水平位移为s时,劈对P做的功为(  )

AFs

B

Csmgcosθ

Dsmgtanθ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m与楔形物体相对静止,二者必定都向左加速运动.即m的合外力方向水平向左

画出m的受力图,

根据几何关系得

N=

所以支持力做的功为:W=Nssinθ=mgstanθ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去,该物体的初速度为v0,则物体被抛出到落回抛出位置的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  )

A物体的末速度大小为2v0

B重力所做的功为2mgh

C总时间为2 

D上升的最大高度为g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落回抛出位置的过程中,物体的末速度与初速度大小相等,为v0.故A错误.

B、由于初末位置重合,重力做功为零.故B错误.

C、根据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对称性,知总时间t=.故C正确.

D、上升的最大高度h=.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工人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质量为20kg的重物提升到高处.动滑轮的质量是该重物质量的(绳的质量及各摩擦力均不计).若要把重物缓慢拉升5m,则绳子的自由端要移动的距离为______m,在这一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J,而有用功为______J.

正确答案

10

1100

1000

解析

解:物重由两根绳所承担,故绳子的拉力F===110N;

绳头拉伸的长度为:l=2×5=10m;

拉力所做的功W=Fl=110×10=1100J;

有用功W=mgh=200×5=1000J;

故答案为:10;1100;1000.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物体质量2kg,以4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时刻起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水平向右,大小为4m/s,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做功为______

正确答案

0

解析

解:根据动能定理得:W=mv22-mv12=0

故答案为:0.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人从20m高的楼顶以10m/s的速度抛出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小球落地速度为20m/s,g=10m/s2,则(  )

①此人做功为50J               

②此人做功为100J

③空气阻力做功为-100J         

④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50J.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在出手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人对球做功W=mv02=×1×102=50J.故①正确;

下落过程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Wf,对出手到落地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h-Wf=mv2-mv02

解得:Wf=50J.故④正确,②③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某人用手将1Kg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10m/s)(  )

A手对物体做功12J

B合外力做功2J

C合外力做功12J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2J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根据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可得,

v2=2ax,

所以a==m/s2=2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g=ma,

所以拉力的F=mg+ma=12N,

所以拉力的功为W=FL=12×1J=12J,所以A正确;

B、合力的大小为ma=2N,

所以合力的功为ma•L=2J,所以B正确C错误;

D、物体上升1m,所以物体克服重力做功mgh=10J,所以D错误.

故选A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物体按规律x=bt3做直线运动,式中x为时间t内通过的距离,媒质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试求物体由x=o运动到x=a时阻力所做的功.

正确答案

解:物体的速度=3bt2

媒质阻力,其中k为比例常数,k>0.当x=0时,t=0;当x=a时,

又ds=vdt,故克服阻力所作的功为

Wzu====

答:物体由x=o运动到x=a时阻力所做的功-

解析

解:物体的速度=3bt2

媒质阻力,其中k为比例常数,k>0.当x=0时,t=0;当x=a时,

又ds=vdt,故克服阻力所作的功为

Wzu====

答:物体由x=o运动到x=a时阻力所做的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一质量为m=2kg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受水平拉力F情况如图2所示,已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前8s内力F(不包括摩擦力)对木块所做的功.(取g=10m/s2

正确答案

解:首先算出各个受力时间段的位移

0-4s内:F=F-f=10N-0.2×2×10=6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 

解得:a==3m/s2  

位移=24m        

4-8s内:F′=-4N-4N=-8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

解得:a′==-4m/s2  

因为此时初速度为v0=at1=3×4=12m/s,

所以3s后速度为0,

所以x2==18m  

则F做的总功W=W1+W2=24×10-18×4=168J 

答:前8s内力F(不包括摩擦力)对木块所做的功为168J.

解析

解:首先算出各个受力时间段的位移

0-4s内:F=F-f=10N-0.2×2×10=6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 

解得:a==3m/s2  

位移=24m        

4-8s内:F′=-4N-4N=-8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

解得:a′==-4m/s2  

因为此时初速度为v0=at1=3×4=12m/s,

所以3s后速度为0,

所以x2==18m  

则F做的总功W=W1+W2=24×10-18×4=168J 

答:前8s内力F(不包括摩擦力)对木块所做的功为168J.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

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4W

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

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

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A、物体在第1秒末到第3秒末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做功为零.故A错误.

    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动能的变化量与第1秒内动能的变化量相反,合力的功相反,等于-W.故B错误.

    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动能的变化量与第1秒内动能的变化量相同,合力做功相同,即为W.故C正确.

    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动能变化量是负值,大小等于第1秒内动能的变化量的,则合力做功为-0.75W.故D正确.

故选C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质量为1kg的物体,被人由静止举高1m时,速度为2m/s,g=10m/s2,求:

(1)人克服重力做功多少?

(2)人对物体做功多少?

(3)合外力对物体做功多少?

(4)物体机械能增加了多少?

正确答案

解:(1)人克服重力做功W1=mgh=10J

(2)由动能定理Fh-mgh=

∴人对物体做的功W2=mgh+=12J

(3)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由动能定理W==2J

(4)由②中得Fh=mgh+

∴物体的机械能的增加为E=Fh=mgh+=12J、

答:(1)人克服重力做功为10J;(2)人对物体做功为12J;(3)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2J;(4)物体机械能增加了12J.

解析

解:(1)人克服重力做功W1=mgh=10J

(2)由动能定理Fh-mgh=

∴人对物体做的功W2=mgh+=12J

(3)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由动能定理W==2J

(4)由②中得Fh=mgh+

∴物体的机械能的增加为E=Fh=mgh+=12J、

答:(1)人克服重力做功为10J;(2)人对物体做功为12J;(3)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2J;(4)物体机械能增加了12J.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A、B两个相同的物体,静止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地面上,现对两物体施加等大的恒力F,拉力的方向如图所示,两个物体在恒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相同的位移.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对两物体做功相同

B拉力F对两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C拉力F对物体A做功较多

D拉力F对物体A做功的平均功率较大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A、由W=Fscosθ知,恒力F对两种情况下做功一样多,即W1=W2,故A正确,C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大于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所以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比A受到的摩擦力大,

有F=ma可知

B物体的加速度小,由s=at2知,通过相同的位移,B物体用的时间长,由P=知,

拉力F对物体A做功的平均功率较大,故B错误;D正确.

故选:A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30°,其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s=6m,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1.5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10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A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66,在传送带将小物体从A点送到B点的过程中,求:

(1)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

(2)电动机做的功.

正确答案

解:(1)物体刚放上A点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

假设物体能与皮带达到相同的速度,则物体加速上滑的位移为

假设成立,物体加速完达到v=1.5m/s后,将匀速向上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仍为v=1.5m/s,所以:

从A到B,由动能定理:

代入数据,解得:W=311.25J

(2)由功能关系可知,电动机做的功等于物块增加的机械能和因滑动摩擦而发的热,所以:

相对滑动时:

所以,由功能关系得:=345J

答:(1)传送带对物体所做的功为311.25J;

(2)电动机所做的功为345J

解析

解:(1)物体刚放上A点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

假设物体能与皮带达到相同的速度,则物体加速上滑的位移为

假设成立,物体加速完达到v=1.5m/s后,将匀速向上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仍为v=1.5m/s,所以:

从A到B,由动能定理:

代入数据,解得:W=311.25J

(2)由功能关系可知,电动机做的功等于物块增加的机械能和因滑动摩擦而发的热,所以:

相对滑动时:

所以,由功能关系得:=345J

答:(1)传送带对物体所做的功为311.25J;

(2)电动机所做的功为345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沿倾角为37°,高为3m的斜面由顶端滑到底端.已知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m/s2.求

(1)下滑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2)下滑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

正确答案

解:(1)重力做的功WG=mgh=2×10×3=60J

(2)斜面的长度S=

滑动摩擦力f=µFN=µmgcos37°=8N

则摩擦力做的功Wf=-fs=-40J

答:(1)下滑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60J;

(2)下滑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为-40J.

解析

解:(1)重力做的功WG=mgh=2×10×3=60J

(2)斜面的长度S=

滑动摩擦力f=µFN=µmgcos37°=8N

则摩擦力做的功Wf=-fs=-40J

答:(1)下滑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60J;

(2)下滑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为-40J.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机械能守恒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