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在场强为E的水平匀强电场中,一根长为L的绝缘杆,两端分别固定着带有电量+q和-q的小球(大小不计).现让缘绝杆绕中点O逆时针转动角,则转动过程中电场力对两小球做的总功为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转动过程中,正电荷受电场力水平向右,电场力做负功,负电荷受电场力水平向左,电场力做负功,电场力对两小球做的总功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水平地面上平铺n块砖,每块砖的质量均为m,厚度均为h。若将砖一块一块地叠放起来,至少需要做功          

正确答案

n(n-1)mgh/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光滑弧形轨道下端与水平传送带相接,轨道上的A点到传送带的竖直距离及传送带到地面的距离均为h=5m,把一物体自A点由静止释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先让传送带不转动,物体滑上传送带后,从右端B水平飞离,落在地面上的P点,B、P间的水平距离OP为x=2m;然后让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速度大小为v=5m/s。仍将物体自A点由静止释放,求:

(1)传送带转动时,物体落到何处?

(2)先后两种情况下,传送带对物体所做功之比.

正确答案

(1)5m (2)32:25

(1)物体刚进入传送带:由mgh=

解得v1="10m/s                                         "

离开B做平抛运动时用t1,由

解得t1=1s,到B端速度.                            

传送带转动时,因为,所以物体先减速后匀速      

 

(2)第一次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           

两次做功大小之比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用50 N的力拉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前进,若物体前进了10m,拉力F做的功W1=_________J,如果物体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克服阻力做功W2=_________J。

正确答案

400;70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用与水平方向成,大小F=300N的拉力拉着一辆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x=50m。车受到的阻力是200N。则拉力F对小车做的功是_________J,小车克服阻力做的功是_______J。(sin370=0.6,cos370=0.8)

正确答案

12000;10000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木板质量为M,长度为L,小木块质量为m,水平地面光滑,一根不计质量的轻绳通过定滑轮分别与M和m连接,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木块静止在木板左端,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m拉至右端,拉力至少做功为__________。

正确答案

μmg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人的心脏每跳动一次大约输送8 ×10-5m3血液.下表是某病人的体检表,根据这位病人体检表的数据,计算他的心脏每收缩一次所做的功大约是__J.(1mmHg ≈133. 322Pa ,汞的密度是13.6 ×103 kg/m3,取g=10m/s2)

正确答案

1.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力F作用在物体上,F随物体位移L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那么在物体运动25m的过程中,

(1)力F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2)前10m平均速度为5m/s,后15m用3S,则整个过程中F的平均功率为多少?

正确答案

(1)350J

(2)   

解:(1)由图像得,总做功等于所围梯形面积

W=1/2(10+25)20=350J               (3分)

(2)               (2分)

                      (3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个质量为0.5kg的小球,从5m高处自由下落,着地后反弹起1m,取地面为参考平面,并取g=10m/s,则(1)小球初、末位置的重力势能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2)在下落和反弹过程中重力做功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3)由初位置到末位置重力做功为______.

正确答案

(1)选取地面为参考面,小球初位置重力势能为E=mgh=0.5×10×5J=25J

小球末位置重力势能为E=mgh=0.5×10×1J=5J

(2)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为W=mgh=0.5×10×5J=25J

上升过程重力做功为W=mgh=0.5×10×(-1)J=-5J

(3)初位置到末位置重力做功为W=mg△h=0.5×10×(5-1)J=20J

故答案为:25J,5J,25J,5J,20J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用起重机把质量为2.0×104kg的重物匀速地提高5m,钢绳的拉力做功为_____________J,重力做功为_____________J,外力对重物做的总功为_____________J。(g=10m/s2

正确答案

106,-106,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劲度系数K=800N/m的轻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着质量均为m=12kg的物体A、B,将它们静止地放在水平面上,如图示,现加一竖直向上的变力F在物体A上,使物体A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t=0.4s时物体B刚好离地,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且g取10m/s2,求此过程中外力F对A物做的功为多少?

正确答案

w=49.5J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个质量m=2.5kg 的物体,由于受到一个水平力F的作用,在光滑水平面上沿着x轴做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16t-2t2,式中x以米为单位,t以秒为单位.从开始运动到5s末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______m,克服水平力F所做的功为______J.

正确答案

据题,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是:x=16t-2t2

当t=4s时,x正向最大为:xm=32m

当t=5s时,x=30m

所以路程为:s=32+(32-30)=34m

由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对照位移公式:x=v0t+at2

可得:v0=16m/s,a=-4m/s2

所以t=5s时,vt=v0+at=-4m/s

由动能定理得,WF=Ek=mv2-mv02=×2.5×16-×2.5×162=300J

故答案为:34;300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用40N的水平推力推一个质量为3kg的木块,使其沿着倾角为30o的斜面向上移动2m,则在这一过程中,F做的功为____ J,重力做的功为___ J。(取g=10m/s2

正确答案

69.3 ;-3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质量为150kg的摩托车,由静止开始沿倾角为10°的斜坡以1m/s2.的加速度上行驶,若所受阻力是车重的0.03倍,则行驶12.5m时摩托车的功率为多少?若摩托车的额定功率为4.5kW,它能维持匀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摩托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sin10°=0.17)?

正确答案

C

考查运动学公式,牛顿第二定律,功率的公式

摩托车行驶12.5m时的速度大小由得到v=  = 5m/s,

牵引力大小为   F- mgsin10º— kmg = ma

代入数据得    F = 450N.

此时摩托车的功率为    P =" Fv" = 2.25×103W

摩托车作匀加速度运动时的牵引力大小为    F=450N

则作匀加速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v =" P/F" = 10m/s

则摩托车作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t=" v/a" = 10s

摩托车作匀速度运动时的牵引力大小为= mgsin10º+ kmg

摩托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 vm = P/ 代入数据解得vm = 15m/s

易错警示:本题要清楚摩托车是在斜坡上运动,求牵引力时要考虑到重力沿斜坡向下的分力,不要只考虑到阻力,与平时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是不同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福州第二次联考)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处理转化为v-t图象,如图4-1-8所示(除2~10 s时间段内的图象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象均为直线).已知小车运动的过程中,2~14 s时间段内小车的功率保持不变,在14 s末停止遥控而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的质量为1 kg,可认为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求:

图4-1-8

(1)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及0~2 s时间内电动机提供的牵引力大小.

(2)小车匀速行驶阶段的功率.

(3)小车在0~10 s运动过程中位移的大小.

正确答案

(1)0.75 N 1.25 N (2)2.25 W (3)19.7 m

(1)由图象可得,在14~18 s内

a3 m/s2=-0.75 m/s2

小车受到阻力大小:f=-ma3=0.75 N

在0~2 s内:a1 m/s2=0.5 m/s2

由F-f=ma1得,电动机提供的牵引力大小

F=ma1+f=1.25 N.

(2)在10~14 s内小车做匀速运动F1=f

故小车功率P=F1v=0.75×3 W=2.25 W.

(3)速度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的数值等于物体位移的大小.

0~2 s内,s1×2×1 m=1 m

2~10 s内,根据动能定理有:

Pt-fs2mvmv解得s2=18.7 m

故小车在加速过程中的位移为

s=s1+s2=19.7 m.

答案:(1)0.75 N 1.25 N (2)2.25 W (3)19.7 m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机械能守恒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