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水平地面成a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地面向右移动了l的距离,速度由0增大到v.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且Fsina<mg.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l=mv2

BFlcosa=mv2

CFlcosa-μmgl=mv2

DFlcosa-μ(mg-Fsina)l=mv2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根据动能定理得:

W=△EK

则有:Flcosa-μ(mg-Fsina)l=mv2,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长为6L的轻杆一端连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铰链O处(轻杆可绕铰链自由转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系于轻杆的中点,另一端通过轻小定滑轮连接在质量M=12m的小物块上,物块放置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已知滑轮距地面A点的距离为3L,铰链距离A点的距离为L,不计一切摩擦.整个装置由图示位置静止释放,当轻杆被拉至竖直位置时,求

(1)小球对轻杆在竖直方向的作用力;

(2)轻绳对轻杆做的功.

正确答案

解:(1)当轻杆被拉至竖直位置时,设物块的速度为v,则小球的速度v′=2v,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物块下滑的距离s=4L,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ssinθ-mg•6L=

解得:v=

小球在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m

解得:F=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轻杆在竖直方向的作用力为F′=F=,方向竖直向上.

(2)对小球和轻杆,根据动能定理得:

W-mg•6L=

解得:W=

答:(1)小球对轻杆在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2)轻绳对轻杆做的功为

解析

解:(1)当轻杆被拉至竖直位置时,设物块的速度为v,则小球的速度v′=2v,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物块下滑的距离s=4L,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ssinθ-mg•6L=

解得:v=

小球在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m

解得:F=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轻杆在竖直方向的作用力为F′=F=,方向竖直向上.

(2)对小球和轻杆,根据动能定理得:

W-mg•6L=

解得:W=

答:(1)小球对轻杆在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2)轻绳对轻杆做的功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某人通过定滑轮拉住质量为20kg的重物,从A点沿水平方向缓慢地移动到B点.若定滑轮比A点高3m,A、B两点的距离为4m,在这过程中人做的功是______J.(g=10m/s2

正确答案

400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3=2m;

则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W=mgh=200×5=400J;

故人所做的功为:W=W=400J.

故答案为:40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质量为1kg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若该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1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2m,g取10m/s2,求:

(1)力F的水平分力多大;

(2)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多大;

(3)物体滑行2m的过程中力F做的功.

正确答案

解:(1)力F的水平分量为FX=Fcos30°=10×=5N        

(2)滑动摩擦力为Ff=μ(mg-Fsin30°)=0.2×(10-10×)=1N

(3)力F做的功为W=FScos30°=5×2=10J

答:(1)力F的水平分力5N;

(2)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1N;

(3)物体滑行2m的过程中力F做的功10J.

解析

解:(1)力F的水平分量为FX=Fcos30°=10×=5N        

(2)滑动摩擦力为Ff=μ(mg-Fsin30°)=0.2×(10-10×)=1N

(3)力F做的功为W=FScos30°=5×2=10J

答:(1)力F的水平分力5N;

(2)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1N;

(3)物体滑行2m的过程中力F做的功10J.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兴庆区校级月考)我国古代力学的发展较为完善.例如,《淮南子》中记载“物之功,动而有益,则损随之”.这里的“功”已初步具备现代物理学中功的含义.下列单位分别是四位同学用来表示功的单位,其中正确的是(  )

AN•m•s-1

Bkg•m2•s-2

CC•V•s

DV•Ω•s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功的单位是焦耳,根据功的定义W=FL可知:1J=1N•m==kg•m2•s-2.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电功的公式:W=Pt=UIt,电压的单位是V,电流的单位是A,时间的单位是s,所以:1J=1V•A•s=1V•C.故C错误;

D、根据电热的单位:Q=所以:1J=.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m=4.0kg的物体,由高h=0.3m,倾角θ=37°的固定斜面顶端滑到底端.若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求下滑过程中物体所受外力做的总功.

正确答案

解:重力做的功WG=mgh=4×10×0.3=12J

斜面的长度S===0.5m

滑动摩擦力f=µFN=µmgcos37°=0.2×40×0.8=6.4N

则摩擦力做的功Wf=-fs=-6.4×0.5=-3.2J

弹力做功为零;则总功W=12-3.2=8.8J;

答:下滑过程中物体所受外力所做的总功为8.8J.

解析

解:重力做的功WG=mgh=4×10×0.3=12J

斜面的长度S===0.5m

滑动摩擦力f=µFN=µmgcos37°=0.2×40×0.8=6.4N

则摩擦力做的功Wf=-fs=-6.4×0.5=-3.2J

弹力做功为零;则总功W=12-3.2=8.8J;

答:下滑过程中物体所受外力所做的总功为8.8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人用力F=100N的恒力,通过滑轮把物体M拉上斜面,如图所示力F方向恒与斜面成60°,若物体沿斜面运动了1m,那么他做的功是多少?(g取10m/s2

正确答案

解:由题意可知,当物体沿斜面向上移动L时,力的作用点沿力方向移动L的同时也会随滑轮向上移动L,则力的作用点的合位移如图所示,则s=2Lcos

则F对物体做功W=Fscos=2FLcos2=2×100×1×=150J;

答: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150J.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当物体沿斜面向上移动L时,力的作用点沿力方向移动L的同时也会随滑轮向上移动L,则力的作用点的合位移如图所示,则s=2Lcos

则F对物体做功W=Fscos=2FLcos2=2×100×1×=150J;

答: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150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建筑工地上常用的一种“深穴打夯机”示意图,电动机带动两个滚轮匀速转动将夯杆从深坑提上来,当夯杆底端刚到达坑口时,两个滚轮彼此分开,将夯杆释放,夯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回深坑,夯实坑底.然后两个滚轮再次压紧,夯杆被提上来,如此周而复始(夯杆被滚轮提升过程中,经历匀加速和匀速运动过程).已知两个滚轮边缘的线速度恒为v=4m/s,滚轮对夯杆的正压力FN=2×104N,滚轮与夯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夯杆质量m=1×103kg,坑深h=6.4m,假定在打夯的过程中坑的深度变化不大,取g=10m/s2.求:

(1)夯杆被滚轮带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每个打夯周期中,电动机对夯杆做的功;

(3)每个打夯周期中滚轮与夯杆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正确答案

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2μFN-mg=ma

a==2m/s2

(2)夯杆加速上升的高度 

在加速上升阶段,电动机对夯杆做的功   W1=2μFNh1=4.8×104

夯杆匀速上升阶段上升高度   h2=h-h1=2.4m  

电动机对夯杆做的功   W2=mgh2=2.4×104J  

每个打夯周期中,电动机对夯杆所做的功  W=W1+W2=7.2×104

(3)夯杆加速上升的时间 

滚轮边缘转过的距离是 s=vt1=8m  

相对夯杆的位移是  L=8m-4m=4m   

摩擦产生的热量  Q=2μFNL       

Q=4.8×104J  

答:(1)产生的加速度为2m/s2

(2)每个打夯周期中,电动机对夯杆做的功为7.2×104J;

(3)每个打夯周期中滚轮与夯杆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4.8×104J.

解析

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2μFN-mg=ma

a==2m/s2

(2)夯杆加速上升的高度 

在加速上升阶段,电动机对夯杆做的功   W1=2μFNh1=4.8×104

夯杆匀速上升阶段上升高度   h2=h-h1=2.4m  

电动机对夯杆做的功   W2=mgh2=2.4×104J  

每个打夯周期中,电动机对夯杆所做的功  W=W1+W2=7.2×104

(3)夯杆加速上升的时间 

滚轮边缘转过的距离是 s=vt1=8m  

相对夯杆的位移是  L=8m-4m=4m   

摩擦产生的热量  Q=2μFNL       

Q=4.8×104J  

答:(1)产生的加速度为2m/s2

(2)每个打夯周期中,电动机对夯杆做的功为7.2×104J;

(3)每个打夯周期中滚轮与夯杆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4.8×104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通过滑轮将质量为m的物体沿粗糙的斜面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地由底端拉上斜面,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到达斜面顶端的速度为v,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功为

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功为mgh+

C.人对物体做的功为mgh+mv2

D.人对物体做的功大于mgh.

正确答案

解:AB、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功一定等于动能的改变量,即等于mv2;故A正确,B错误.

CD、由功能原理可知:除重力以外的力做功与摩擦力做功之和等于物体的机械能变化,则人对物体做的功为:

W=mgh++Wf>mgh,Wf是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解析

解:AB、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功一定等于动能的改变量,即等于mv2;故A正确,B错误.

CD、由功能原理可知:除重力以外的力做功与摩擦力做功之和等于物体的机械能变化,则人对物体做的功为:

W=mgh++Wf>mgh,Wf是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一质量m=4.0kg的物体,由高h=2.0m,倾角θ=53°的固定斜面的顶端滑到底端.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则物体所受重力所做的功

______J;支持力所做功为______J;摩擦力所做的功为______J;合外力所做的功为______J.(g=10m/s2

正确答案

80

0

-12

68

解析

解:重力做功:WG=mg△h=40×2=80J,

支持力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不做功,则有:WN=0;

滑动摩擦力为:f=μFN=0.2×40×0.6=4.8N,

则摩擦力做功为:Wf=-fs=-4.8×=-12J;

合外力做功为:W=W+WN+Wf+WG=80-12=68J

故答案为:80;0;-12;68.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功的计算公式为______,单位为______.功率的公式______,单位______

正确答案

W=FLcosθ

焦耳

P=

瓦特

解析

解:功的公式为W=FLcosθ;功的单位为焦耳,符号为J;

功率是单位时内所做功的,公式为:P=,单位为瓦特,符号为W.

故答案为:W=FLcosθ;焦耳,P=,瓦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地由底端拉上斜面,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到达斜面顶端的速度为v,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  )

A人对物体做的功为mgh

B人对物体做的功为mv2

C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mghcosθ

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功为mv2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由D的分析可知,人对物体做的功一定大于mgh;故A错误,

B、由动能定理可知,人做的功应克服重力、摩擦力做功,故人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的功、克服摩擦力的功及增加的动能之和,大于mv2,故B错误;

C、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mgh;故C错误;

D、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重力、拉力及摩擦力的作用;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功一定等于动能的改变量,即等于mv2;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2kg,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水平拉力2N,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和滑轮的质量,物体A获得的加速度a=______m/s2,在物体A移动0.4m的过程中,拉力F做功______J.

正确答案

2

1.6

解析

解:对A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

在物体A移动0.4m的过程中,绳子运动的位移x=2×0.4=0.8m,

则拉力F做功W=Fx=2×0.8=1.6J

故答案为:2;1.6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固连在地面上的轻弹簧与质量为M=3.5kg的小物块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与物块M连接,绕过无摩擦的两个轻质小定滑轮O1、O2后,另一端与套在光滑直杆顶端的质量为m=1.6kg的小球连接.已知直杆固定,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最初使小球静止不动,与小球相连的绳子保持水平,此时绳中张力F=45N.已知AO1=0.50m,现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

(1)求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形变量

(2)若直线CO1与杆垂直,求小球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绳子拉力对其做功.

正确答案

解:(1)释放小球前,B处于静止状态,由于绳子拉力大于重力,故弹簧被拉伸,设弹簧形变量为x有:

kx=F-mBg

得:x=0.1m

(2)对A球从顶点运动到C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W+mAgh=mvA2…①

其中,h=xCO1cos37°

而xCO1=xAO1sin37°=0.3m

物体B下降的高度为:h′=xAO1-xCO1=0.2m…②

由此可知,弹簧此时被压缩了0.1m,此时弹簧弹性势能与初状态相等,对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mAgh+mBgh′=mvA2+mvB2…③

由题意知,小球A运动方向与绳垂直,此瞬间B物体速度为:vB=0…④

联立①②③④代入数据得:W=7J

答:(1)弹簧形变量为0.1m;

(2)绳子拉力对物体A所做的功7J.

解析

解:(1)释放小球前,B处于静止状态,由于绳子拉力大于重力,故弹簧被拉伸,设弹簧形变量为x有:

kx=F-mBg

得:x=0.1m

(2)对A球从顶点运动到C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W+mAgh=mvA2…①

其中,h=xCO1cos37°

而xCO1=xAO1sin37°=0.3m

物体B下降的高度为:h′=xAO1-xCO1=0.2m…②

由此可知,弹簧此时被压缩了0.1m,此时弹簧弹性势能与初状态相等,对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mAgh+mBgh′=mvA2+mvB2…③

由题意知,小球A运动方向与绳垂直,此瞬间B物体速度为:vB=0…④

联立①②③④代入数据得:W=7J

答:(1)弹簧形变量为0.1m;

(2)绳子拉力对物体A所做的功7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左端放有可视为质点的小木块,小木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经时间t从长木板左端被拉到右端.已知水平恒力F=5N,小木块质量m=1kg,长木板质量M=2kg,木板长度L=1m,木板与小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F作用的时间t;

(2)小木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正确答案

解:(1)设F作用下木块m和木板M运动的加速度为a1、a2,则:

F-μmg=ma1…①

μmg=Ma2…②

以木板为参考系,则…③

由①②③解得:t=1s                          

(2)小木块m的位移为:

所以摩擦力做的功为W=-μmgx=-3J,则克服摩擦力做功3J.

答:(1)F作用的时间t为1s;

(2)小木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3J.

解析

解:(1)设F作用下木块m和木板M运动的加速度为a1、a2,则:

F-μmg=ma1…①

μmg=Ma2…②

以木板为参考系,则…③

由①②③解得:t=1s                          

(2)小木块m的位移为:

所以摩擦力做的功为W=-μmgx=-3J,则克服摩擦力做功3J.

答:(1)F作用的时间t为1s;

(2)小木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3J.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机械能守恒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