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能守恒定律
- 共29368题
如图所示,用力拉一质量为m的物体,使它沿水平匀速移动距离s,若物体和地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则此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对物体受力分析知,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有:
mg=Fsinα+FN,
摩擦力的大小为:
f=μFN=μ(mg-Fsinα),
由于物体匀速运动,物体动能不变,由动能定理得:
Fscosα-fs=0,
解得:F=
由功的定义式可得,F的功为:
W=Fscosα=
故选:B
如图所示,一个小孩坐在雪橇上不动,随雪橇一起由静止开始从一雪坡的A点滑到B点,已知小孩和雪橇的总质量m=50kg,A、B两点的高度差h=20m,雪橇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V=10m/s,g取10m/s2.在此过程中,阻力对小孩和雪橇所做的功为______J.
正确答案
-7.5×103
解析
解:根据动能定理:
mgh+Wf=mV2-0
解得:Wf=-7.5×103J
故答案为:-7.5×103.
一质量m=4.0kg的物体,由高h=2.0m,倾角θ=53°的固定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求物体所受各个力所做的功及所受合外力做的功.(g取10m/s2)
正确答案
解:重力做功:WG=mg△h=40×2=80J,
支持力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不做功,则有:WN=0;
滑动摩擦力为:f=μFN=0.2×40×0.6=4.8N,
则摩擦力做功为:Wf=-fs=-4.8×=-12J;
合外力做功为:W合=W+WN+Wf+WG=80-12=68J
答:重力做80J的功,支持力做功为零,摩擦力做功为-12J,合外力做功为68 J.
解析
解:重力做功:WG=mg△h=40×2=80J,
支持力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不做功,则有:WN=0;
滑动摩擦力为:f=μFN=0.2×40×0.6=4.8N,
则摩擦力做功为:Wf=-fs=-4.8×=-12J;
合外力做功为:W合=W+WN+Wf+WG=80-12=68J
答:重力做80J的功,支持力做功为零,摩擦力做功为-12J,合外力做功为68 J.
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2kg,置于水平面上,水平拉力4N,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和滑轮的质量,已知A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0.1,在t=2s的时间内,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J.t=2s时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
正确答案
48
12
解析
解:对A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F-μmg=ma
解得:a==3m/s2
在物体A移动2s的过程中,物体运动的位移为:
x==
=6m;
则绳子的位移x′=2x=2×6=12m;
2s时的速度v=at=3×2=6m/s;
则摩擦力的功率P=fv=μmgv=0.1×20×6=12W;
故答案为:48;12.
一质量为1kg的小球以10m/s的初速度做平抛运动,则1秒后重力做了______J的功,重力的瞬时功率为______ W.
正确答案
50
100
解析
解:
1秒后下落的高度为:
,
重力的功为:
W=mgh=1×10×5=50J;
1s时的速度为:
v=gt=10×1=10m/s,
故重力瞬时功率为:
P=mgv=1×10×10=100W.
故答案为:50;100.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P放在光滑的倾角为θ的直角劈上,同时用力F向右推劈,使P与劈保持相对静止,在前进的水平位移为s的过程中,劈对P做的功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m与楔形物体相对静止,二者必定都向右加速运动.即m的合外力方向水平向右,画出m的受力图,
根据几何关系得:
N=
所以支持力做的功为:W=Ns•sinθ=mgtanθ•s
故选:D
一个质量为25kg的小孩从高度为3.0m的弧形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2.0m/s.取g=10m/s2,关于力对小孩做的功,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支持力与瞬时速度的方向总是垂直,故支持力不做功,做功为0J,故A正确;
B、小孩从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做功:WG=mgh=25×10×3J=750J.
根据动能定理得:
mgh-wf=mv2-0
得:wf=700J
故B错误C正确;
D、根据动能定理:W合=mv2=50J,故D正确;
故选:CD.
人用绳子通过光滑定滑轮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A,A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人以速度v竖直向下匀速拉绳使质量为m的物体A上升高度h后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此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将A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如图所示,拉绳子的速度等于A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实际速度,故A正确,B错误;
CD、在A上升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即绳对A做的功为:W=,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一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恒力F作用下,水平向右运动了一段位移x.在此过程中,恒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F为恒力,x为位移,θ为力与位移的夹角;
故拉力F做的功为:W=Fxcosθ;
故选:A.
质量为2kg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在运动方向上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s后撤去F,其运动的速度图象如所示,取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则前2秒的加速度为:a1=2.5 m/s2.
2~6秒的加速度大小为:a2==-2.5 m/s2.
对于两段运动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f=ma1…①
Ff=ma2 …②
解得:F=10 N,Ff=-5N,负号表示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
前2秒位移:x1=(5+10)×2 m=15 m,2秒~6秒位移:x2=
×(10+0)×4 m=20 m,
拉力做功为:WF=Fx1=150 J,
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WFf=-Ff(x1+x2)=-175 J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75J;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某人把原来静止于地面上的质量为2kg的物体向上提起1m,并使物体获得1m/s的速度,取g为10m/s2,则在这过程中(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设人对物体做功为W,根据动能定理得,W-mgh=mv2-0,代入解得W=21J,故A正确;
B、由动能定理得,合外力做功W合=mv2=
×2×12=1J,故B正确,C错误;
D、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做负功,为WG=-mgh=-2×10×1=-20J,则物体重力势能增加20J,故D正确;
故选:ABD.
下列四个图中,物体都在大小相等方向如图的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或粗糙的水平面向右前进了相同的距离,比较四种情况下,力F所做的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图中拉力做功W1=Fs,图(2)中拉力做功,(3)图中拉力做功
,(4)图中拉力做功W4=Fs.知(3)图中拉力做功最少,(1)(4)图中拉力做功相同.故C、D正确,A、B错误.
故选CD.
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小孩坐在雪橇上,现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α=37°、大小为60N的力F拉着雪橇沿水平地面从静止开始以a=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雪橇的质量为20kg,求2s内雪橇上各力做的功分别是多少?合力做的功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2s内雪橇的位移:
l=at2=1m
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零,
拉力F做功:WF=Flcos α=60×1×0.8J=48J
雪橇所受合力为:F合=ma=40×0.5N=20N
合外力对雪橇做的功:
W合=F合l=20×1J=20J
摩擦力做的功:
WFf=W合-WF=20J-48J=-28J.
答: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零,拉力做功48J,摩擦力做功-28J,合力做功20J.
解析
解:2s内雪橇的位移:
l=at2=1m
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零,
拉力F做功:WF=Flcos α=60×1×0.8J=48J
雪橇所受合力为:F合=ma=40×0.5N=20N
合外力对雪橇做的功:
W合=F合l=20×1J=20J
摩擦力做的功:
WFf=W合-WF=20J-48J=-28J.
答: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零,拉力做功48J,摩擦力做功-28J,合力做功20J.
某舰载机降落到静止的航母上,图甲为航母甲板上拦阻索阻拦舰载机过程的俯视示意图,图乙为舰载机尾钩钩住拦阻索正中位置、随即关闭发动机后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已知舰载机质量M=2.0×104kg,尾钩刚钩住拦阻索时的初速度v0=75m/s,t1=0.3s时拦阻索与尾钩刚钩住时拦阻索的初始位置夹角θ=45°,此时舰载机所受空气阻力与甲板摩擦阻力大小之和f=2.0×105N,舰载机钩住拦阻索至停止的全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与甲板摩擦阻力做的总功W=2.0×1O7J.求:
(1)t1=0.3s时刻拦阻索的拉力大小T;
(2)舰载机钩住拦阻索至停止的全过程中,克服拦阻索拉力做的功W;
(3)t1=0.3s时刻舰载机的速度大小v1,t1=0.3s至t2=2.5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s.(提示:求速度变化量可类比于利用v-f图象求位移的方法)
正确答案
解:(1)由图象可知t1=0.3s时加速度为a=-30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2Tsin45°=ma
解得:T=N=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知:
解得:W=J=-3.625×107J
(3)t1=0.3s时刻舰载机的速度为:v1=v-m/s=75-4.5m/s=70.5m/s
t1=0.3s至t2=2.5s内飞机做匀减速运动,通过的位移为:
=
答:(1)t1=0.3s时刻拦阻索的拉力大小T为;
(2)舰载机钩住拦阻索至停止的全过程中,克服拦阻索拉力做的功W为3.625×107J
(3)t1=0.3s时刻舰载机的速度大小v1为70.5m/s,t1=0.3s至t2=2.5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82.5m
解析
解:(1)由图象可知t1=0.3s时加速度为a=-30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2Tsin45°=ma
解得:T=N=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知:
解得:W=J=-3.625×107J
(3)t1=0.3s时刻舰载机的速度为:v1=v-m/s=75-4.5m/s=70.5m/s
t1=0.3s至t2=2.5s内飞机做匀减速运动,通过的位移为:
=
答:(1)t1=0.3s时刻拦阻索的拉力大小T为;
(2)舰载机钩住拦阻索至停止的全过程中,克服拦阻索拉力做的功W为3.625×107J
(3)t1=0.3s时刻舰载机的速度大小v1为70.5m/s,t1=0.3s至t2=2.5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82.5m
如图所示,聪明爱玩的小亮将一个滑轮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个固定在自己的滑板车上,用绳子将两个滑轮组装成滑轮组.小亮站在滑板车上拉动手中的绳子,他用10N的拉力在3s内,使自己和滑板车一起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墙运动了1.2m.滑轮重、轴摩擦和绳重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读图可知,竖直墙壁受到的拉力由三段绳子承担,每一段的拉力等于小亮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因此,墙壁所受拉力为10N×3=30N,故A错误;
B、读图可知,滑板车受到的阻力同样由三段绳子承担,每一段的拉力也等于小亮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当滑板车作均速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由车与地面的摩擦阻力与总的拉力相等,即10N×3=30N,故B错误;
C、3s内人相对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1.2m=3.6m,则拉力所做的功为W=Fs=10N×3.6m=36J,故C正确;
D、动滑轮对滑板车的拉力为两段绳子的拉力,即10N×2=20N,距离为1.2m,则所做的功W′=F′s′=20N×1.2m=24J,功率P==
=8W,故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