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能守恒定律
- 共29368题
如图所示,滑块以速率v1沿斜面由底端向上滑行,至某一位置后返回,回到出发点时的速率变为v2,且v2<v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全过程中,滑块的位移为零,重力做功为零,故A正确.
B、上滑和下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大小相等,均做负功,位移大小相等,则摩擦力做功相等,故B错误.
C、上滑和下滑过程摩擦力做功相等,上滑时的加速度大于下滑时的加速度,根据x=知,上滑的时间小于下滑的时间,根据P=
知,上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平均功率大于下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平均功率.故C正确.
D、上滑和下滑过程中摩擦力均做负功,全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AC.
环保汽车为2008年奥运会场馆服务,某辆以蓄电池为驱动能源的环保汽车的总质量为1000kg,该汽车在平直路面行驶,当车速达到V1=5m/s时关闭发动机,经过25m 停下来,设汽车所受阻力大小恒定,此过程中
(1)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的加速度多大?受到的阻力多大?
(2)若汽车以4kW的恒定功率重新启动,当速度达到V2=2m/s 时,汽车的加速度多大?
正确答案
解:(1)由位移速度公式可得
摩擦力为f=ma=1000×(-0.5)N=-500N,负号表示与规定方向相反
(2)由P=Fv可得
此时的牵引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ma
a=
答:(1)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的加速度-0.5m/s2,受到的阻力为500N
(2)若汽车以4kW的恒定功率重新启动,当速度达到V2=2m/s 时,汽车的加速度为1.5m/s2
解析
解:(1)由位移速度公式可得
摩擦力为f=ma=1000×(-0.5)N=-500N,负号表示与规定方向相反
(2)由P=Fv可得
此时的牵引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ma
a=
答:(1)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的加速度-0.5m/s2,受到的阻力为500N
(2)若汽车以4kW的恒定功率重新启动,当速度达到V2=2m/s 时,汽车的加速度为1.5m/s2
有一辆质量为170kg、输出功率为1200W的太阳能试验汽车,安装有约2m2的太阳能电池板和蓄能电池,该电池板在有效光照条件下单位面积输出的电功率为24W/m2.若驾驶员的质量为70kg,汽车最大行驶速度为20m/s.假设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则汽车(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公式W=Pt,由能量守恒得:1200W×1h=24×2W×t,解得:t=25h,即保持最大速度行驶1h至少需要有效光照25h,故A错误;
B、根据P额=Fvmax,得:F==
=60N,故B正确;
C、以额定功率启动时:-f=ma,而刚启动时v=0,则f=0,故刚启动时加速度很大,根据现有条件无法求出,故C错误;
D、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成正比,设f=kv,则结合前面分析:60=k×20,解得:k=3,当直接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功率行驶有最大速度时:牵引力=阻力,即:=kv,解得:v=4m/s,故D正确;
故选:BD.
(2015秋•福建校级期中)一起重机的钢绳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提起质量为m的重物,当重物的速度为v1时,起重机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P以后,起重机保持该功率不变,继续提升重物,直到以最大速度v2匀速上升为止,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则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速过程物体处于超重状态,钢索拉力较大,匀速运动阶段钢绳的拉力为,故A错误;
B、匀加速过程,拉力恒定;恒定功率加速过程,根据P=Fv,速度最小时,拉力最大,故最大拉力为,故B正确;
C、匀速时,拉力等于重力,故v2=,故C正确;
D、匀加速过程,拉力恒定,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故a=
,故D正确;
故选BCD.
我国的动车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髙铁出海”将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占据重要一席.所谓动车组,就是把带动力的动力车与非动力车按照预定的参数组合在一起.如图所示,某车次动车组由2节动力车厢与6节非动力车厢连接而成,动车组总质M为6.4×105kg,正常行驶时两节动力车发动机的总功率为4×107W.假设动车组均在平直路固行驶,受到的阻力恒为重力的0.1倍,g取10m/s2,求:
(1)该动车组正常行驶时的最大速度.
(2)甲地距乙站10km,如果动车组以60m/s的速度通过甲地,要使动车组停靠在乙站,两台发动机至少需工作多长时间?
正确答案
解:(1)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动车组最大速度为vm=
(2)(3)对车通过甲乙两站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pt-kmgL=0-•8mv2
4×107×t-0.1×6.4×105×10×104=0-×6.4×105×602
解得:t=131.2s
答:(1)该动车组正常行驶时的最大速度为62.5m/s;
(2)甲、乙两站相距10Km,如果动车组以60m/s的速度通过甲站,要使动车组停靠在乙站,两台发动机至少需工作131.2s
解析
解:(1)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动车组最大速度为vm=
(2)(3)对车通过甲乙两站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pt-kmgL=0-•8mv2
4×107×t-0.1×6.4×105×10×104=0-×6.4×105×602
解得:t=131.2s
答:(1)该动车组正常行驶时的最大速度为62.5m/s;
(2)甲、乙两站相距10Km,如果动车组以60m/s的速度通过甲站,要使动车组停靠在乙站,两台发动机至少需工作131.2s
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在下落过程中,头1秒内重力做的功是多少焦?2秒末重力的功率是多少瓦?(g取10m/s2)
正确答案
解:(1)物体在1s内的位移x=gt2=
×10×1=5m,所以1s内的重力做的功W=mgh=2×10×5=100J;
(2)2s末的速度v=gt=10×2=20m/s,2s末的功率P=mgv=2×10×20=400W.
答:(1)前1s内重力做的功为100J;
(2)第2s秒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为400W.
解析
解:(1)物体在1s内的位移x=gt2=
×10×1=5m,所以1s内的重力做的功W=mgh=2×10×5=100J;
(2)2s末的速度v=gt=10×2=20m/s,2s末的功率P=mgv=2×10×20=400W.
答:(1)前1s内重力做的功为100J;
(2)第2s秒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为400W.
一辆重5t的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受的阻力为车重的0.06倍,g=10m/s2,求:
(1)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最长时间tm.
(2)汽车开始运动后5s末和15s末的瞬时功率.
正确答案
解:(1)汽车匀加速行驶,牵引力恒定,由F-F1=ma
求得F=F1+ma=0.06×50000+5000×1=8.0×103 N,
达到额定功率时,由P=Fv求得
此时速度大小v==
=10 m/s,
由v=at得,
匀加速的时间t==10 s.
(2)t1=5 s时,汽车正匀加速行驶,此时速度v1=at1=5 m/s,
功率P1=Fv1=8000×5=40000W=40 kW,
t2=15 s时,汽车正以恒定功率行驶,此时P2=P额=80 kW
答:(1)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最长时间为10s.
(2)汽车开始运动后5s末和15s末的瞬时功率分别为40kW、80kW.
解析
解:(1)汽车匀加速行驶,牵引力恒定,由F-F1=ma
求得F=F1+ma=0.06×50000+5000×1=8.0×103 N,
达到额定功率时,由P=Fv求得
此时速度大小v==
=10 m/s,
由v=at得,
匀加速的时间t==10 s.
(2)t1=5 s时,汽车正匀加速行驶,此时速度v1=at1=5 m/s,
功率P1=Fv1=8000×5=40000W=40 kW,
t2=15 s时,汽车正以恒定功率行驶,此时P2=P额=80 kW
答:(1)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最长时间为10s.
(2)汽车开始运动后5s末和15s末的瞬时功率分别为40kW、80kW.
有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设汽车受到的阻力恒为车重的k倍,发动机额定功率为P,则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______.若汽车在倾斜角为θ的斜坡上坡时,则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又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在水平面上当牵力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即:P=Fv=fv
得:v=
(2)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当牵引力等于阻力和重力在沿斜面的分力的合力时速度最大,有:
P=(mgsinθ+kmg)v
得:v=
故答案为:,
在未知方向的力F作用下,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物体的动能Ek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由上述已知条件,可求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动能定理得:
EK2-EK1=Fxcosθ
EK2=EK1-Fxcosθ
结合动能随位移变化的情况得:
EK=50-Fcosθ•x
A、图象的斜率k=-Fcosθ=
所以无法求出力F的大小和方向,故AB错误;
C、加速度a=,所以加速度的大小为2.5m/s2,故C正确;
D、力F的功率P=Fvcosθ=-2.5v,根据图象可知得出任意位置的动能,根据动能表达式求出速度大小,所以可以求出运动过程中在任意位置力F的功率,故D正确.
故选:CD.
完全相同的甲、乙两辆汽车,都拖着完全相同的拖车以相同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齐头并进,某一时刻两拖车同时与汽车脱离之后,甲车保持原来的牵引力继续前进,乙车保持原来的牵引力功率继续前进,则一段时间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由题意知,甲乙两车在拖车脱离后的瞬间汽车牵引力相同,阻力相同,则汽车的速度、加速度均相同,但甲保持牵引力不变,始终做加速度恒定的匀加速运动即加速度保持不变,而乙车保持功率不变,据P=FV知牵引力F=即乙车的牵引力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减小,故同时开始运动后甲车将超在乙前,故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P=求出的功率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不能表示任意时刻的功率.故A错误.
B、根据P=知,机械功越多,功率不一定大,还与时间有关.故B错误.
C、根据瞬时功率的公式P=Fv,在功率一定的条件下,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以20m/s的水平速度将质量为1kg的物体在距地面30m高处抛出,物体做平抛运动,求:2s内重力所做的功为多少?2s末物体的速度?2s末重力的功率是多大?(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正确答案
解:2s内下落的位移为:h=gt2=
m=20m
2s内重力所做的功为 W=mgh=1×10×20J=200J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
得 v==20
m/s
2s末重力的功率 P=mgvy=mg=10×
=200W
答:2s内重力所做的功为200J,2s 末物体的速度是20m/s,2s末重力的功率是200W.
解析
解:2s内下落的位移为:h=gt2=
m=20m
2s内重力所做的功为 W=mgh=1×10×20J=200J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
得 v==20
m/s
2s末重力的功率 P=mgvy=mg=10×
=200W
答:2s内重力所做的功为200J,2s 末物体的速度是20m/s,2s末重力的功率是200W.
汽车质量m=2.0×103kg,行驶在平直公路上时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汽车发动机额定功率为80Kw.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启动,加速度a=1.0m/s2,达到额定功率后,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又加速行驶直到获得最大速度后才匀速行驶.若g取10m/s2,求:
(1)汽车匀加速启动阶段结束时的速度以及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
(2)当速度为5m/s时,汽车牵引力的瞬时功率;
(3)当汽车的速度为32m/s时的加速度.
正确答案
解:(1)汽车到达最大行驶速度时,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所以
设汽车匀加速启动阶段结束时的速度为v1,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
可得 F=4×103N,
由p额=Fv1,可得 ,
(2)当速度为5m/s时,小于匀加速运动的最大的速度,此时处于匀加速阶段,
所以牵引力的瞬时功率为:p=Fv=4×103×5kw=20kW,
(3)当速度为32m/s时,大于匀加速运动的最大的速度,此时处于恒定功率启动阶段,设牵引力为F′,加速度为a′,
由 F′==
N=2.5×103N,
由 F′-f=ma′,
得a′=0.25m/s2.
答:(1)汽车匀加速启动阶段结束时的速度是20m/s;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是40m/s;
(2)当速度为5m/s时,汽车牵引力的瞬时功率是20kW;
(3)当汽车的速度为32m/s时的加速度0.25m/s2.
解析
解:(1)汽车到达最大行驶速度时,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所以
设汽车匀加速启动阶段结束时的速度为v1,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
可得 F=4×103N,
由p额=Fv1,可得 ,
(2)当速度为5m/s时,小于匀加速运动的最大的速度,此时处于匀加速阶段,
所以牵引力的瞬时功率为:p=Fv=4×103×5kw=20kW,
(3)当速度为32m/s时,大于匀加速运动的最大的速度,此时处于恒定功率启动阶段,设牵引力为F′,加速度为a′,
由 F′==
N=2.5×103N,
由 F′-f=ma′,
得a′=0.25m/s2.
答:(1)汽车匀加速启动阶段结束时的速度是20m/s;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是40m/s;
(2)当速度为5m/s时,汽车牵引力的瞬时功率是20kW;
(3)当汽车的速度为32m/s时的加速度0.25m/s2.
2010年4月26日,福厦铁路开通动车组.
动车组是城际间实现小编组、大密度的高效运输工具,以其编组灵活、方便、快捷、安全,可靠、舒适的特点而备受世界各国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青睐.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
假设有一动车组由六节车厢连接而成,每节车厢的总质量均为8×104kg 其中第一节第二节带动他们的额定功率分别是2×107W和1×107W,车在行驶过程中阻力恒为重力的0.1倍.取g=10m/s2.求:
(1)该动车组的最大行驶速度
(2)若列车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t=10s时刻,假如第一二两节车厢的拉力为零,此时第二节车厢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1)第一节第二节车厢均以额定功率牵引,当加速度a=0,即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为最大值.
F=f=6μmg时,
Vmax=
(2)第一节第二节拉力为零时,相当于后五节车厢完全由第二节车厢牵引,对五节车厢列牛顿第二定律:F2-5μmg=5ma
F2=5μmg+5ma=5×0.1×8×104×10+5×8×104×1N=8×105N,
10s末速度为:v=at=10×1m/s=10m/s,
而p=Fv=8×105×10W=8×106W,
答:(1)该动车组的最大行驶速度为62.5m/s
(2)若列车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t=10s时刻,假如第一二两节车厢的拉力为零,此时第二节车厢的实际功率是8×106W
解析
解:(1)第一节第二节车厢均以额定功率牵引,当加速度a=0,即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为最大值.
F=f=6μmg时,
Vmax=
(2)第一节第二节拉力为零时,相当于后五节车厢完全由第二节车厢牵引,对五节车厢列牛顿第二定律:F2-5μmg=5ma
F2=5μmg+5ma=5×0.1×8×104×10+5×8×104×1N=8×105N,
10s末速度为:v=at=10×1m/s=10m/s,
而p=Fv=8×105×10W=8×106W,
答:(1)该动车组的最大行驶速度为62.5m/s
(2)若列车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t=10s时刻,假如第一二两节车厢的拉力为零,此时第二节车厢的实际功率是8×106W
某同学从教学楼一楼走到二楼用了5s,这一过程他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__(填“3×102W”或“3×103W”).
正确答案
3×102W
解析
解:估计该同学的体重为500N,每层楼高3m,则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
故答案为:3×102W.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