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17.蕴藏在海底的大量“可燃冰”,其开发利用是当前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课题。用甲烷制水煤气(CO、H2),再合成甲醇可以代替日益供应紧张的燃油。下面是产生水煤气的几种方法:

① CH4(g)+H2O (g)=CO (g)+3H2(g)         △H1=+206.2kJ·mol-1

② CH4(g)+O2(g)=CO(g)+2H2(g)              △H2=-35.4 kJ·mol-1

③ CH4 (g)+2H2O (g)=CO2 (g)+4H2(g)   △H3=+165.0 kJ·mol-1

(1)CH4(g)与CO2 (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从原料、能源利用的角度,分析四个反应,作为合成甲醇更适宜的是反应           。(填序号)

(3)也可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来解决能源问题,如下图装置所示。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  VL。

①0<V≤33.6L时,负极电极反应为          

②33.6L<V≤67.2L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③V=44.8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4)工业合成氨时,合成塔中每产生1molNH3,放出46.1kJ的热量。某小组研究在上述温度下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他们分别在体积均为VL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

①容器①中,0-t1时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υ(H2)=             。

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平衡时,两容器中H2的体积分数相等

b.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73.76kJc.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d.平衡时,容器中N2的转化率:①<②e.两容器达到平衡时所用时间t1>t2

(5)下图是在反应器中将N2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3充入后,在200℃、400℃、600℃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NH3的体积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

①曲线a对应的温度是         。

②上图中M、N、Q点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是         

③M点对应的H2转化率是

正确答案

(1)CH4(g)+CO2(g)=2CO(g)+2H2(g)  △H=247.4KJ/mol  

(2)② 

(3)CH4-8e-+10OH-=CO32-+7H2O  CH4+2O2+NaOH=NaHCO3+2H2O  c(Na+)>c(HCO3-)>c(CO32-)>c(OH-)>c(H+

(4)          bde   

(5) 600℃    Q>M=N      75%

解析

(1)① CH4(g)+H2O (g)=CO (g)+3H2(g)         △H1=+206.2kJ·mol-1 ② CH4(g)+O2(g)=CO(g)+2H2(g)               △H2=-35.4 kJ·mol-1 ③ CH4 (g)+2H2O (g)=CO2 (g)+4H2(g)         △H3=+165.0 kJ·mol-1①×2-③,得④CH4(g)+CO2(g)=2CO(g)+2H2(g)  △H=247.4KJ/mol。(2)从原料、能源利用的角度,分析四个反应,①、③、④都要吸收大量的热,作为合成甲醇更适宜的是反应②。(3)也可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来解决能源问题,如下图装置所示。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 VL。①0<V≤33.6L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负极电极反应为CH4-8e-+10OH-=CO32-+7H2O。②33.6L4+2O2+NaOH=NaHCO3+2H2O。③V=44.8L时,溶液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物质的量之比为1:1,水解后溶液显碱性,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CO3-)>c(CO32-)>c(OH-)>c(H+)。       (4)①容器①中,36.88kJ/46.1kJ=0.8molNH3,0-t1时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υ(H2)= 。②a.平衡时,②相当于增大压强,因此两容器中H2的体积分数①>②,错误b.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②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Q>73.76kJ,正确;c.反应开始时,物质的起始浓度不同,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不相等,错误;d.平衡时,②相当于增大压强,容器中N2的转化率:①<②,正确;e.②相当于增大压强,气体浓度增大,但只能使时间小于t1的2倍,两容器达到平衡时所用时间t1>t2,正确;故选bde;(5)①a的起始反应速率最大,温度最高,曲线a对应的温度是600℃。②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减小,因此:Q>M=N;③M点对应的H2转化率是0.9/1.2=75%。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等。

解题思路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2)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易错点

要能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解题,善于发掘题目信息。

知识点

无机非金属材料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3. 下列标有横线的物质在给定的条件下不能完全溶解的是

①1mol Zn与含l molH2SO4的稀硫酸溶液反应

②1molCu与含2 molH2SO4的浓硫酸溶液共热

③1molCu与含4 mol HNO3的浓硝酸溶液反应

④1mol MnO2与含4 mol HCl的浓盐酸溶液共热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1mol锌与含1mol H2SO4的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不选;

②随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在稀硫酸,稀硫酸与铜不反应,故选;

③1mol铜转移2mol的电子,生成2mol的铜离子与2mol硝酸结合成硫酸盐,而2mol HNO3的硝酸作氧化剂,得电子的量为2mol~6mol,所以铜不足,故不选;

④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逐渐降低,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故选;

考查方向

元素及其化合物

解题思路

①1mol锌与含1mol H2SO4的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②随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在稀硫酸,稀硫酸与铜不反应;③1mol铜转移2mol的电子,生成2mol的铜离子与2mol硝酸结合成硫酸盐,而2mol HNO3的硝酸作氧化剂,得电子的量为2mol~6mol,所以铜不足;④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

教师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涉及浓硫酸、硝酸、氯气的制备等,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运用,为高频常见题型,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知识点

无机非金属材料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5.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

A熔点:纯铁 > 生铁

B密度:硝基苯 > 水

C热稳定性:小苏打 < 苏打

D碳碳键键长:乙烯 > 苯

正确答案

D

解析

A.生铁是合金,熔点小于纯铁的熔点,故熔点为纯铁>生铁,故A正确;

B.水的密度等于1g/ml,硝基苯的密度大于1g/ml,所以密度:水<硝基苯,故B正确;

C.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所以热稳定性:NaHCO3<Na2CO3,故C正确;

D.苯中碳碳键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碳碳键键长:乙烯<苯,故D错误

考查方向

物质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题思路

A.生铁是合金,合金的熔点一般小于各组分的熔点;

B.水的密度等于1g/ml,硝基苯的密度大于1g/ml;

C.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D.苯中碳碳键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易错点

A项,合金的熔点低于组分的熔点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性质的递变规律,侧重于熔点、热稳定性、密度等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性质比较的角度以及规律

知识点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下一知识点 : 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3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