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落的演替
- 共81题
29.Ⅰ.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生长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1和图2.
(1)由图可见,与25℃相比,0.5℃条件下过时的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随着过时存储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的_____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____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①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
②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
③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生成速率。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信息素(E)- 2 - 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____.
(2)科研大量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监测,结果见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本草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本草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本草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 。
正确答案
Ⅰ.(1)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活性; ;
(2)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试验
Ⅱ.(1)性别比例
(2)捕食
(3)在果树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被分解者分解和未分解的残枝败叶等
(4)一年生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海岸生态护坡是由植物和工程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该技术是在沿海边处构筑迎潮坡(护坡堤),其迎潮坡由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构成,在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上种植不同植物,可有效抵御海潮的冲刷力,改善滨海地区的绿化环境,防止海潮风暴的冲击。其模式图如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生态护坡技术后,该海岸物种不断丰富,其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
(2)该海防林带从开始建设直至稳定的过程中,生物总生产量变化规律是________。
(3)随着群落的演替,该海岸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一致呈________增长。生态护坡技术有利于海岸生态系统朝着物种多样化、_______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4)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护坡堤的灌木丛中某些昆虫的密度,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头/枝)。
①研究人员调查影响护坡堤植被的害虫(蚜虫)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②当护坡堤中蚜虫的数量增多时,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数量的增长就会受 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________调节。
正确答案
(1)次生演替
(2)逐渐增大,直至稳定
(3)S形曲线 (群落或营养)结构
(4)①样方法 ②(负)反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一块退耕的农田因未及时补种树木,若干年后逐渐演变成了一片杂草丛生的灌木林,成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图一是动物种群自我调节模型;图二是某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1)图一的自我调节模型中的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若此模型表示老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依据此模型,更有效的灭鼠策略是使老鼠生存的__________增加,降低__________。
(2)野生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多于华南虎,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有较大的生存优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当大熊猫看到本地的翠绿冷箭竹明显减少时会另觅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
(3)图二中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演替的过程是__________。
(4)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一般呈__________增长。演替到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群落类型各由__________(写出二种影响因素)等环境条件决定。
正确答案
(1)负反馈(反馈);环境阻力;环境容纳量
(2)所处的营养级低,属于第二营养级;信息传递
(3)水平结构;草本植物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
(4)逐渐增大直至稳定;S型;气候、土壤
解析
略。
知识点
某山区于25 年前发生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林木,此后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现在某生态学者在该地进行生态抽样调查,得到结果如下表,表内数字为各树种不同年龄级的平均株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提高。
(2)严重的森林火灾会破坏生态系统,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还可使森林深处有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____________,利于植被生长。
(3)目前此森林中杜鹃、栎树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以大树(树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则目前此森林中最大优势的树种为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次生演替 ;增加 ;抵抗力
(2)物质循环 ; 光合作用
(3)稳定型 ; 增长型
(4)赤杨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