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 下列有关生物学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    )

A迁入、迁出能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B基因型为Aa的豌豆,自交后代中AA个体所占比例增大,种群发生了进化

C原本肥沃的农田被废弃后杂草丛生,该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D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等于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则该自然生态系统处于稳态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1.研究人员对某草场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绘制出某昆虫种群λ值的变化曲线(未发生迁入迁出)。请分析回答:

(1)该昆虫个体较小,常大量附着在同一植物上,要估算其种群密度,常用______法。若λ值大于1,则当年的种群密度较一年前________。

(2)该昆虫在0—5年间种群数量呈现_______型增长,可推测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型。

(3)该昆虫种群数量在第__________年达到最小值,此后5年种群数量将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4)该草场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7 分

32.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新思路,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芦苇、绿藻、 黑藻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        )(成分),他们在分布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        )。该生态系统中直接利用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成分是(        )。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                 )。

(3)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原因是(            )。

(4)除净化水质外,人工湿地还具有旅游观光和蓄洪防旱等多方面的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5)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

正确答案

(1)生产者  垂直结构  分解者

(2)太阳能和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4)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

(5)次生演替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32.某人工鱼塘的主要食物链由浮游植物→A鱼→B鱼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能量单位:百万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人工鱼塘与自然湿地相比,其营养结构更(            )、抵抗力稳定性更(           )。

(2)研究能量流动时,需估算种群密度。调查鱼塘浮游植物的种群密度,(          ) 和采集时,要考虑定量和定点等因素。

(3)表格中的数据显示,按20%的能量传递效率来算,要维持A鱼的正常生长,还需添加(          )百万;若不添加B鱼的饲料,鱼塘中的B鱼将会至少减少到现有量的(       ) %。

(4)鱼的摄入量均大于其同化能量,原因是(                  )。

(5)承包人一次性将鱼全部捕捞后不再管理鱼塘,任由杂草杂鱼生长,导致弃包塘里的水草种类和数量都增多,若干年后,原来的鱼塘完全成为一个自然湿地。可以预见的是:变为自然湿地的过程中,鱼的总量将比人工鱼塘时有所(          ),植物的优势种群(          )(是/否)发生改变,该演替过程可作为“共同进化”的证据。

正确答案

(1)简单 ; 低  

(2)取样 

(3)3000 ; 62.5 

(4)摄入的食物中的一部分未被同化,以粪的形式排出 

(5)减少 ; 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2.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          )演替的结果。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2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2只,则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

(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而且是(        ),能量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

(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5%~8%用于自身的(        ),大多数在呼吸作用中以  (        )的形式散失。

(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 (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6)图为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        )(填序号),硝化细菌属于该生态系统甲、乙、丙、丁中的(        ) 。

正确答案

(1)次生      

(2)50     

(3)逐级递减   ; 3%

(4)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   热能

(5)生物的种间关系

(6)①②⑤⑥    ;   甲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群落的演替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