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落的演替
- 共81题
5. 下列有关生物学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研究人员对某草场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绘制出某昆虫种群λ值的变化曲线(未发生迁入迁出)。请分析回答:
(1)该昆虫个体较小,常大量附着在同一植物上,要估算其种群密度,常用______法。若λ值大于1,则当年的种群密度较一年前________。
(2)该昆虫在0—5年间种群数量呈现_______型增长,可推测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型。
(3)该昆虫种群数量在第__________年达到最小值,此后5年种群数量将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4)该草场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新思路,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芦苇、绿藻、 黑藻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 )(成分),他们在分布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 )。该生态系统中直接利用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成分是( )。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 )。
(3)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原因是( )。
(4)除净化水质外,人工湿地还具有旅游观光和蓄洪防旱等多方面的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5)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
正确答案
(1)生产者 垂直结构 分解者
(2)太阳能和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4)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
(5)次生演替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某人工鱼塘的主要食物链由浮游植物→A鱼→B鱼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能量单位:百万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人工鱼塘与自然湿地相比,其营养结构更( )、抵抗力稳定性更( )。
(2)研究能量流动时,需估算种群密度。调查鱼塘浮游植物的种群密度,( ) 和采集时,要考虑定量和定点等因素。
(3)表格中的数据显示,按20%的能量传递效率来算,要维持A鱼的正常生长,还需添加( )百万;若不添加B鱼的饲料,鱼塘中的B鱼将会至少减少到现有量的( ) %。
(4)鱼的摄入量均大于其同化能量,原因是( )。
(5)承包人一次性将鱼全部捕捞后不再管理鱼塘,任由杂草杂鱼生长,导致弃包塘里的水草种类和数量都增多,若干年后,原来的鱼塘完全成为一个自然湿地。可以预见的是:变为自然湿地的过程中,鱼的总量将比人工鱼塘时有所( ),植物的优势种群( )(是/否)发生改变,该演替过程可作为“共同进化”的证据。
正确答案
(1)简单 ; 低
(2)取样
(3)3000 ; 62.5
(4)摄入的食物中的一部分未被同化,以粪的形式排出
(5)减少 ; 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 )演替的结果。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2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2只,则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
(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而且是( ),能量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
(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5%~8%用于自身的( ),大多数在呼吸作用中以 ( )的形式散失。
(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 (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6)图为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 )(填序号),硝化细菌属于该生态系统甲、乙、丙、丁中的( ) 。
正确答案
(1)次生
(2)50
(3)逐级递减 ; 3%
(4)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 热能
(5)生物的种间关系
(6)①②⑤⑥ ; 甲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