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落的演替
- 共81题
32. 如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部分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苔草带到沉水植物带,地表分布不同类型生物,这属于群落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对3,4带植物影响差异较大的生态因素主要是CO2 浓度和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从5-2植物带类型的演变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演替。如果气候条件适宜,从苔草带阶段最终将演变为________________阶段。
(3)小瓜虫寄生在鱼皮肤中,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其属于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的生物组成食物网,则不应包括的图中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中II表示的生物摄入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粪便中其余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用干生长、发育和繁殖中的能量一部分成为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其余被________摄入。
正确答案
(1)水平 光照(强度或波长)
(2)初生 森林
(3)消费者 腐生菌
(4)同化 下一营养级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红树林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潮间带,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还是多种贝类、甲壳类、鱼类及鸟类栖息繁殖的场所。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表。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由上表结果可知,该调查研究的名称是( );
可得出的结论是:
a.凋落物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 )。
(2)从光滩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 )演替。
(3)据右图分析,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途径⑤是指( ),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是( )。
(4)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正确答案
(1)调查薇甘菊入侵对红树林生态系统(或群落)碳储量的影响
植被、土壤碳储量和生态系统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2)次生
(3)6.7% 微生物分解作用 10.8吨/公顷(无单位不得分)
(4)间接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右图中两条曲线表示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由题目中图两个群落开始的物种多样性分析,可知曲线②是初生演替,曲线①是次生演替,因此AB两项均正确;由图的纵坐标可知M、N点仅是物种多样性一样多,但随群落的演替,物种组成一定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①是次生演替,在一定的物种及土壤等条件上发生的,演替速度明显快于②类型,D说法正确。
考查方向
考查群落演替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及识图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由题目中图可知曲线①是初生演替,曲线②是次生演替,再逐项分析。
易错点
易因图中M、N点物种多样性一样多,而误认为C正确。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知识点
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鼠害虫害破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大面积退化。退化草地中的毒杂草甘肃马先蒿会逐渐成为优势种。
6.草地退化过程中的甘肃马先蒿等毒杂草逐渐成为优势种的过程称为 。
7.图甲表示的是甘肃马先蒿通过释放化感物质,影响同区域其它植物生长发育的机制。化感物质通过作用于易感植物细胞的 系统,造成发生在其上的 等代谢障碍,最后抑制易感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某些禾本科植物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优良牧草,常被真菌感染。为进一步研究甘肃马先蒿化感物质的作用(化感作用),科研人员取甘肃马先蒿的花序制成不同浓度的浸出液,用其处理被真菌感染(E+)和未被感染真菌(E-)的某种禾本科植物萌发的种子各50粒,观察并记录结果如图乙。
1)在无甘肃马先蒿化感作用下, 该禾本科植物 E+种子的幼苗生长能力
E-种子的幼苗生长能力。
2)E-幼苗对甘肃马先蒿化感作用敏感性 E+幼苗,说明 。
3)若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甘肃马先蒿不同部位化感物质的作用的强弱,应再补充如下实验,取 制成浸出液,浸出液的浓度应为 g/L,其它处理与上述实验相同。
正确答案
群落演替 (演替)
解析
草地退化过程中的甘肃马先蒿等毒杂草逐渐成为优势种的过程就是群落演替过程。
考查方向
考查群落演替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题目所述给出相关概念。
易错点
易因不理解题目意思而误填。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正确答案
生物膜 光合作用、细胞呼吸、蛋白质合成、离子吸收、信息交流(写出两项给1分,三个以上给2分)
解析
分析图可知,化感物质通过作用于易感植物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从图上也可读到,造成发生在其上的光合作用、细胞呼吸、蛋白质合成、离子吸收、信息交流等代谢障碍,最后抑制易感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考查方向
考查生物膜的功能及细胞呼吸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识图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细解图可知:化感物质使膜功能失调,那些功能都从图上可读得。
易错点
易因读文转换能力差而误填。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① 低于 ②高于
被真菌感染的禾本科植物抵抗甘肃马先蒿的能力更强(合理即可)
③根、茎、叶(除花序以外的不同部位)(答出一个给1分,两个以上给2分)
0、 10 、25、50、100g/L(没有0不给分)
解析
分析实验结果图可知,在无甘肃马先蒿化感作用下, 该禾本科植物 E+种子的幼苗生长能力低于E-种子的幼苗生长能力。
E-幼苗对甘肃马先蒿化感作用敏感性高于 E+幼苗,说明被真菌感染的禾本科植物抵抗甘肃马先蒿的能力更强。
若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甘肃马先蒿不同部位化感物质的作用的强弱,自变量应变为取根、茎、叶制成浸出液,浸出液的浓度和上述实验一致为0、 10 、25、50、100g/L,其它处理与上述实验相同。
考查方向
考查探究实验的思想,主要考查学生给实验变量的理解及控制、实验结果的分析等。
解题思路
分析题目中实验的自变量,及实验结果图,理解所问作答。
易错点
易因探究实验能力低而误填。
教师点评
难度较高。
30. 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科研人员对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导致山体滑坡30年后,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
(1)科研人员在两个群落中________选取多个样地,收获全部植物,按照_________分类后,测定生物量,结果如右图所示。图中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______(填“S1”或“S2”)。
(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还可能存在( )等,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次生演替。伴随这一演替过程,群落的物种( )逐渐增加。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 ) 利用率。
(3)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只有原始林群落的______%,这是由于山体滑坡后( ) 稳定性较低所致。
(4)恢复群落植被不易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 )条件,可利用人工措施重建( )群落,帮助群落植被快速恢复。
正确答案
(1)随机 植被类型 S2
(2)植物的种子、可能发芽的地下茎或植物根系 丰富度(或“多样性”) 光能
(3)20 恢复力
(4)土壤 土壤微生物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____________进入生物群落。
(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在__________点时,表示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
(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_____________逐渐复杂,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稳定性逐渐增强。
正确答案
(1)光合作用
(2)C E
(3)大于 营养结构 抵抗力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草本阶段的丰富度小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A错误;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比草本阶段的空间结构要比草本阶段的空间结构要复杂,B错误;草本阶段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自我调节能力也小于灌木阶段的群落,C错误;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上一个阶段为下一个阶段的形成创造了适宜的环境,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步骤一:考生详细阅读题干,充分理解题干含义
步骤二:考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排除筛选
步骤三:最终选出正确正确答案
易错点
分不清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在群落演替中的地位。
教师点评
考查学生对试题识记和理解能力
知识点
局部性原理为下面的某个页面替换算法提供了合理的策略,它是( )。
A. FIFO算法
B. LRU算法
C. OPT算法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地区自来水氟化3年后防龋效果不明显,需要进一步考虑
A.加强口腔健康教育
B.增加食盐加氟措施
C.提倡使用含氟牙膏
D.注意合理营养
E.强化饮水氟浓度的监测和调节
正确答案
E
解析
自来水氟化的防龋效果主要表现在龋病的减少和龋病进展的缓慢。3年后防龋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自来水中氟化物的浓度偏低(偏高则会产生氟牙症问题),应加强监测与调控力度,保持适宜的防龋浓度,正确答案是E。由于有摄氟过量的问题,一个人不能同时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全身用氟措施,因此有摄氟过量的问题,故B也是错误的。
4.下列关于出生眼体重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