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
- 共1083题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下图左)。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下图右)。
(1)右图所示地层,深度1.6米处是湖沼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湿润;该地当时是湖泊、沼泽,现在是沙漠
(2)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地荒漠化
(3)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答出任意4点即可)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铁矿石主要进口来源示意图
材料二:1996—2007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及均价
材料三:
加工贸易是我国第一大对外贸易方式,但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从事是低层次的加工贸易,附加价值低。
(1)材料一中A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B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进口铁矿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和印度,铁矿石进口价格呈________趋势,2007年我国
铁矿石进口量约为1996年的________倍(取整数)。
(3) 当材料一中D地正午日影全年最短时,C、D、E三个城市昼长由短到长排序是_____________,此
时C地盛行________风(风向)。
(4)我国加工工业以___________型为主,要改善我国参与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地位的现状,主要措施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2)巴西;澳大利亚;波动上升;8
(3)CDE;西南
(4)劳动密集;加强技术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创立国际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左图是我困北方苹果优势产区分布图;右图是A地某村优质苹果和夜间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1)A地区冬季降雪频繁,素有“雪窝子”之称。试从地理位置和地形方面分析A地区冬季多雪的原因。在右图中画出夜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据此解释A地某村优质苹果多种在半山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两省都是我国苹果生产大省,由于自然条件差异,B 地苹果在外表色泽上呈全红,而A地苹果呈片红外表,但A地苹果较高的含水量,赋予了其口感上的清脆感。比较A、B两地苹果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年12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发改委已正式批复设立“C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设立的第9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首个全省域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请分析C 省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工程措施。下图是鱼鳞坑剖面示意图(左)和平面排列示意图(右)。读图分析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鱼鳞坑的生态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土高原的形成有风化残积说(岩石风化形成)、水积说(流水搬运堆积形成)、风成说(风力搬运堆积形成)。右图是我国黄土分布区按黄土颗粒大小的分布示意图。你赞成哪个学说?据图说明你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冬季盛行偏北风,冷气团经过渤海和黄海时获得一定的水汽;A地处在低山丘陵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形成较多的降雪。(作图只要画对山谷和一侧谷坡的气流移动方向即可)冬春季节,夜间受山风影响,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谷地底部冷空气集聚而气温低,半山坡温度稍高,果树不易受到冻害,开花早。
(2)A地位于沿海丘陵,B地位于内陆高原;A地夏季降水比 B地多,光照比B地弱,昼夜温差比B地小;A地土层比B地薄。
(3)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源短缺;交通运力不足;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
(4)利用鱼鳞坑拦截坡面径流,提高植树的成活率,增加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5)示例一:风成说,黄土颗粒物从西北向东南由粗变细;山地黄土土层薄或缺失。示例二:水积说,黄土颗粒物从西北向东南由粗变细。示例三:风化残积说,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不断破碎形成砂和黄土物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分析促使这一转变产生的社会经济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特征: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年降水量小于其南北两侧。
原因: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河套平原为阴山山脉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的断陷沉积平原(或位于河谷,地势较南北两侧低),受夏季风影响较其南北两侧小。
(2)主导限制性因素:降水。方式:引黄河水进行灌溉。问题:土壤盐渍化;下游水资源短缺。
(3)生态保护的需要;消费者对乳品需求的增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乳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答出3点即可)
读下面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地区与乙图中B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自然景观有很大差异,请写出两地自然景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甲图中C地主要农产品名称及该地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及解决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东省在B地大力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试分析该地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热带荒漠景观;位于内陆,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全年气候干旱。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2)羊毛、小麦。水源不足。东水西调工程(跨流域调水)。
(3)① 廉价劳动力丰富;②土地租金低;③靠近原料产地;④优惠的政策及政府的大力支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