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0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中信息描述A、B两城市该时期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6分)

(2)图示天气系统在该区域持续时间较长,据图分析其原因,并说明它对A、B两城市天气的影响。(12分)

(3)我国历史上有“南船北马”的交通方式,但该区域水运条件并不好,试分析其原因。(6分)

(4)结合区域特征,指出该区域今后的开发方向。(6分)

正确答案

(1)该时段A城市气温总体较B城市高,温差较B城市小;降水量较B城市少。(6分)

(2)冬半年,来自我国北方的冷空气在向南移动过程中,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挡,在此处静止下来,形成准静止锋。(4分)A城市此时位于该天气系统的暖气团一侧,受锋面影响小,温暖如春;(4分)B城市位于冷气团和锋面控制区域,受其影响大,阴雨冷湿。(4分)

(3)该地虽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河流众多,但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较少,河流多地下暗河,(因此水运条件较差)。(6分)

(4)加强农业资源开发,建设农林牧生产基地;以水电站和六盘水煤矿为中心,加快能源基地建设;重点开发区域矿产资源,建设原材料生产基地;加强交通运输建设;发展旅游业。(6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左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右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的局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说出常年受B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小题2:当甲图气压带位置分布时,D地的盛行风向为________。

小题3:当气压带乙图所示位置时,简述①地沿海的气候特征。

小题4:说出右图E地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正确答案

小题1:终年炎热干燥

小题1:西南风

小题1:冬季温和多雨。

小题1: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差异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局部气候类型的影响。

小题1:根据B气压带的位置:纬度30°附近,故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终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形成终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

小题1:如甲图的气压带分布,说明气压带风带向北移,为北半球夏季。D位于南亚,夏季盛行西南季风。

小题1:当气压带如乙图位置时,表示气压带风带向南移,为北半球冬季,①地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

小题1:E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比较图中C、D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2)从C地到D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简述其理由。(4分)

(3)简要分析①、②两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C地受季风环流控制(1分,答“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也可),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且具有海洋性特征(1分)(冬暖夏凉,降水丰富);D地为地中海气候(1分),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2分,因果各1分),冬季受西影响,温和湿润(2分因果各1分)

(2)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2分);基本沿大圆的劣弧航行,航程较短(2分)

(3)①地为寒、暖流(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区(1分),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

的饵料(1分)。②地为上升流(1分)海区,冷海水上泛,饵料比较丰富。(1分)

试题分析:

(1)比较气候的特点应该从气温和降水量方面分析,具体来讲主要分析气温年变化、年均温、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根据C地位于日本南部可知,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但受海洋影响大。而D地属于地中海气候,成因是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

(2)顺着洋流航行能加快速度,从而达到节约燃料和时间的目的。结合世界地理部分知识,该海域有北太平洋经过,所以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同时,考虑到最短航行知识,该航线基本沿大圆的劣弧航行,航程较短。

(3)从洋流对渔场分布的影响角度看,世界上有四大渔场:①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 ②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③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形成的。 ④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寒暖流交汇,由于冷暖海水密度差异,导致海水发生搅动,使下层的营养盐类到达海水表面,有利于浮游生物繁衍,进而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秘鲁寒流是由于秘鲁沿岸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表层海水在风力作用下向北流,而原海域流走的海水则由深层的海水来补充,深层海水上翻,带来了海底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虾提供充足的饵料,形成大渔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气候具有气温高、干燥地区广、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三个显著特征,试分别分析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两地区同为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分别叙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非洲纬度低,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影响的地区面积大;赤道横贯中部,南北所跨纬度大致相等。

(2)热带雨林;A处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B处为东南信风迎风地带,山地迎风坡的抬升作用造成降水多,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2010年12月1日欧洲某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1和甲国某城镇规划示意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 图1中A城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A城天气状况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甲国农业主要为畜牧业,其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3) 图2中该城镇向北扩展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在D、E两处选建一化工厂,你认为较适合的是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天气晴朗,较温暖,风力较小

(2)市场;气候

(3)交通条件的变化(铁路的修建)

(4)D;位于该镇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和河流下游,不会给居住区的大气和水带来污染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