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
- 共1083题
该右图是“欧洲和亚非部分地区海陆分布图”,该左图是甲、乙两种气候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图中A处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该气候在世界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的气候特征与A地相符的是_____;比较甲、乙两种气候特征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处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2)甲 乙处夏季气温比甲处高,气温年较差大。甲处全年降水均匀,乙处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3)全年受西风带的控制
(1)根据图示:图中A分布在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规律是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2)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影响,全年温和湿润;图中甲为全年温和湿润,冬季气温高于0℃,夏季气温低于20℃,降水平均。
(3)A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原因为全年受西风带的控制。
如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15分)
(1)判断上图处于何季节?并说出判断的理由(4分)
(2)请分别说出②、④两种气候的成因及气候特征(4分)
(3)气候类型⑥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并对比该气候在我国与日本的特征差异(3分)
(4) 在东南亚分布有的气候类型(图中序号)是,并分析该区物种丰富的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夏季 理由:甲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40°N或乙气压带(赤道低压带)位于0°--10°N(或位于北半球)。
(2)②: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④: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3)雨热同期;日本的气温年较差比我国小,降水量更丰富,分布更均匀。
(4)①⑦;全年高温,降水量丰沛;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多样,垂直差异显著。
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此时乙气压带应为赤道低压带,完全位于赤道以北地区,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或图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北纬30°--40°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故判断为北半球夏季。(2)图示②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④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和降水特征分析即可,注意季节差异。(3)⑥分布于35°--55°的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由于受海陆分布的差异,日本位于海岛,故温带季风气候的海洋性较我国该气候区明显,而我国的温带季风气候的大陆性特征较日本明显。(4)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受热带季风气候⑦的影响,而马来群岛受热带雨林气候①的影响。该地区物种丰富,主要结合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综合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能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②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判断对气候类型的影响;③能结合海陆分布判断东亚的季风气候的内部气候特征的差异;④掌握热带地区物种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
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____________季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1分)
(2)D处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受其影响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气压带在海洋上的保留部分;(4分)
(3)此季节,A点的风向为____________,C点的风向为____________;(2分)
(4)当图中C地风向与此时相反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此季节,一艘从上海出发到地中海沿岸国家的货轮经过北印度洋海域时,________________(顺风顺水、顺风逆水、逆风顺水或逆风逆水)。(2分)
正确答案
(11分)
(1)冬(1分)
(2)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1分)
寒冷干燥(2分) 副极地低(1分)
(3)西北风(1分) 东北风(1分)
(4)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季风(2分)
(5)逆风逆水(2分)
试题分析:
第(1)题,此图所示,亚欧大陆上为高压中心,故表示的是北半球冬季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第(2)题,D处气压中心的名称是亚洲高压,受其影响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气候特征为季寒冷干燥,B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在海洋上的保留部分,被称为阿留申低压。
第(3)题,此季节,A点的风向为西北风,C点的风向为东北风。风向的判断要先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再考虑风向。
第(4)题,当图中C地风向为西南风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季风。
第(5)题,此季节即北半球冬季,一艘从上海出发到地中海沿岸国家的货轮经过北印度洋海域时,受洋流和盛行风向影响逆风逆水。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试题综合性强,考查的知识点涉及气压中心的分布,风向的判断、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等知识点。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受 风(风向)和 (洋流)的影响,形成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陆地自然带类型是 。
(2)从丙→乙→甲地,引起自然景观呈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因素是 。
(3)与伦敦相比,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不定项选择)。
正确答案
(1)盛行西风(西风、西南风);北大西洋暖流(暖流);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热量
(3)BC
试题分析:
(1) 读图,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受盛行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主要是西风、西南风。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图中从丙→乙→甲地,自然景观呈纬度地带性分异,体现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引起纬度变化的因素是热量。
(3)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降水量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夏季,特别是7、8两月,所以B、C对。冬夏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A、D错。
读某国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1:农业在该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等,赶上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可达近千万吨,遇到干旱少雨,则陡然跌至100多万吨。该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为新鲜水果(柑橘、葡萄、橄榄、椰枣)、新鲜蔬菜、蔬菜罐头等,占出口总额的15%。该国95%的水源来自于降雨,筑坝蓄水是开发水资源的主要途径。目前,水坝蓄水能力仅为年降雨量的十分之一。
材料2:世界某国河流、城镇分布及甲、乙、丙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1)与甲乙两城市相比,丙城市气候具有的特征及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2)描述图中城镇的分布特点。(2分)
(3)结合材料,评价该国西北部沿海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8分)
正确答案
(14分)
(1)气温年较差较大,(1分)纬度较高,昼长年变化较大(太阳辐射年变化大)(1分);年降水量较丰富(且雨季较长)(1分)受盛行西风影响较强、时间较长(或者受副高和东北信风影响时间较短)(1分)
(2)城镇大多沿河,沿海分布。(1分)西北部较多,东南部较少。(1分)
(3)有利条件:夏季光照、热量充足,有利于农业发展;冬季温暖,有利于农作物、果树越冬(2分);河流较多,水源较充足(1分);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耕(1分)。沿海地区,海运便利,有利于农产品的出口(1分)
不利条件:遇到干旱年份,容易引起旱灾,农业减产(1分);夏季干旱少雨需要灌溉(1分),河流短小储蓄水量少,水利工程设施落后制约农业的发展。(1分)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小题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图示丙城市位于直布罗陀海峡附近,虽然三地都受地中海气候影响,但由于丙地纬度最高,故气温年较差较大;而由于纬度较高,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较长,故降水量较甲乙城市长。
小题2:直接从图示反映该地区城镇多分布于河流沿岸或沿海地区,且西北多,东南部少。
小题3:该国西北部地区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因素分析。注意从有利和不利条件分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