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中的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材料二    表青海省2000 年和2010 年人口数据    

(1)描述图 所示区域积温空间分布的最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歌谣所反映的西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

(2)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 天气多变) ,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3)位于河谷地区,气候条件较优越(1 分) ;科技发展水平较高。

(4)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增加;老龄化进程加快。(答出两点即可)     有利:劳动力较丰富,社会抚养比下降;不利:就业压力加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4分)读“非洲和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空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非洲和南美洲气候的共同特征?(4分)

(2)非洲干旱地区比南美洲广,其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图13和图14中A、B两地区同为热带雨林气候,请叙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4)甲、乙两地区有全球两块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你具体阐述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6分)

正确答案

(1)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都很高,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4分)

(2)非洲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影响的地区面积比南美洲大。(6分)

(3)都处于东南信风迎风地带,山地、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造成降水多;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8分)

(4)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保护地球物种多样性。(6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显示非洲和南美洲气候的共同特征有: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都很高,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2)非洲干旱地区比南美洲广,其主要原因是非洲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影响的地区面积比南美洲大。

(3)A、B两地的热带雨林气候为非地带性分布,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都处于东南信风迎风地带,山地、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造成降水多;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4)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保护地球物种多样性。

点评:非地带性分布的雨林气候形成的一般原因为:处于东南信风迎风地带,山地、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造成降水多;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8分)左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左图中甲国因历史原因,河流下游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形成了干旱的气候,并使得降水分布也显得很异常。右图是左图中M、N两地区的年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甲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析其原因。(4分)

(2)评价甲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4分)

(3)指出图示海域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比较①②两地该环境问题的轻重并分析其原因。(10分)

正确答案

(1)北部(东北部)内陆多,南部(西南部)沿海少(1分)。

南部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稀少(1分);加之森林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气候干旱(1分)。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较多(山地迎风坡多降水)(1分)。

(2)有利: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南部光照充足)(1分);灌溉水源充足(1分)

不利:年降水量较少(干旱地区面积广)(1分);降水的季节变化大(1分)。

(3)石油污染(2分)。①地因地处波斯湾产油区的外运必经航道(2分),且海区封闭,石油污染严重(2分);②地处河口,受陆地径流的淡水稀释(2分),且海区相对开阔(2分),石油污染较轻。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中所述,“河流下游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形成了干旱的气候” ,以及图示提供的MN两地降水量图,分析可以得出该国(巴基斯坦)北部、东北部内陆降水多,南部、西南部沿海降水少,主要是因为南部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降水稀少,加之森林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气候干旱,而北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而且处于山地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故降水较多。

(2)甲国为巴基斯坦,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南部光照丰富,热量充足,有印度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对发展农业有利,巴基斯坦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较少,干旱地区面积广,北部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不利于农业生产。

(3)图示海域为霍尔木兹海峡两侧的①波斯湾和②阿拉伯海,波斯湾沿岸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该海域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石油运输通道,所以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石油污染。①②两地相比①海域因地处波斯湾产油区的外运必经航道,流向海洋中污染物较多,而且海区封闭,污染物不易扩散,所以石油污染更为严重,而②海域地处河口,受陆地径流的淡水稀释,而且海区相对开阔,污染物容易扩散,石油污染较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地与右图所示气候特征一致的是_______地。

(2)A地位于日本的_______(海域)沿岸,_______(季节)降水较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地位于日本的_______(海域)沿岸,_______(季节)降水较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

(2)太平洋;夏季;处于夏季风(或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日本海;冬季;处于冬季风(或西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某区域图,AB 为晨昏线,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点是                 

(2)图中河流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北球?              。其流向是                  ,如果该河流位于西半球,则其注入的大洋可能是                            

(3)此时北京地区的昼长与长沙相比                                   

正确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2)南半球;自东南向西北;太平洋

(3)长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