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
- 共1083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A、B两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A为____________气候,B为____________气候。
(2)A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气候类型与A、B两地中哪一地的气候类型相同?_______。
正确答案
(1)热带季风;地中海
(2)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全年气温高,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3)B
(13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7月27日,互联网上的一条消息将天山北坡再次纳入人们的视线:《新疆天山北坡区域综合发展规划》完成并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就在此前一个月,由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已将该地区列入18个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诸多利好因素显示出天山北坡已经有了新的战略地位——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材料二 图1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1)简述新疆干旱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2)简述新疆城镇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5分)
(3)具体说明材料一中提到的“诸多利好因素”,包括哪些因素。(4分)
正确答案
(1)气候干旱导致河流稀疏,多内流河,河流短小,水量不大;气候干旱导致植被稀少,多荒漠;气候干旱和植被稀少导致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气候干旱导致该地风成地貌分布广泛(4分)
(2)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沿河流、铁路线分布;呈点状、线状分布(分布不均)。(3分)
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 ;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2分)
(3)地理位置重要,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共4分)
略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该湖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泊东部的奥里诺科河发源于委内瑞拉境内的帕里马山脉西南坡,全长2735公里,是世界大河之一,水能蕴藏量大,流域面积95万平方千米,人口225万,人烟稀少。
(1)简述奥里诺科河流域的地势特征。
(2)说明甲、乙两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正确答案
(1)西、南、北三面高,东面低,地势起伏较大。
(2)甲地全年高温多雨,原因是地处低纬,全年高温,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同时受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影响,全年多雨。
乙地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原因是地处低纬全年高温,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干季时沿海山地阻挡了水汽的进入。
试题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奥利诺科河从高达的安第斯山脉发源向东流入大西洋,根据河流流向和地势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奥里诺科河流域地势特征是西、南、北三面高,东面低,地势起伏较大。
从气温降水图上可以看出:甲为热带雨林气候,乙为热带草原气候,从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方面分析。
材料一:索马里海盗作为恐怖主义活动,已成为一大国际公害。联手打击海盗活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2008 年12 月26 日,中国政府派遣海军舰艇编队前往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图1 为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
材料二:图2 为图1 中A 地气候图
材料三:图3为非洲部分地区一月、七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在航行途中,下列地理事象可信的是__________
A.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较大
B.航行途中逆风逆水
C.此时巴西高原一片荒芜
D.即将到达时经历严重海雾
(2)根据材料分析A地降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图中M地的风向,比较M、A两地风力的大小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椰枣是甲地的特产,该地多椰枣树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D
(2)终年少雨;北半球冬季盛行来自陆地的东北信风; 夏季盛行离岸西南风;冬夏季节的风向都与海岸平行或一致,不容易登陆抬升致雨; 夏季离岸寒流,起着降温减湿的作用。
(3)西南风;A 地风力大于M 地;因为M 地附近等压线比A 地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所以M 地风力小。(或A 地附近等压线比M 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A 地风力大)
(4)终年高温,热量充足,形成干热气候;河流经过,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1)分析判断,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甲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乙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丙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6分)
(2)甲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地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地气候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正确答案
(1)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2)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西风控制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南、北纬40度—60度的大陆西岸
试题分析:(1)甲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乙地位于30°--35°的大陆东岸,故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丙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2)结合上题分析,甲为地中海气候,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降水两方面分析。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分布规律即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气候特征、气候成因等基本内容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一般规律的归纳与总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