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0 分

3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1)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正确答案

(1)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长等。 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 

(2)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 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3)甲城比乙城冬季(1 月)气温高,夏季季(7 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影响较弱,气温较高。美国东 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  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地域类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9.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力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

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地域类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8.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图3)采用滴管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面和有机棉。

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

A交通不便

B劳动力缺乏

C资金不足

D土地多盐碱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农业的区位选择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4.图6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由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

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

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B劳动力价格降低

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D人均产值减少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农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农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农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3.图7 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8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农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4.图7 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8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源

B市场

C土壤

D机械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农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需(      )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农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5 分

  35.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新村缺乏等问题突出来自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

(3)针对果业发展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

正确答案

(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2)条件:塬面宽阔,上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较高,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效益: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3)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方案二(示意图表达):

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针对实际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农业的区位选择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4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I5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一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 _________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_.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_。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 。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_________   、_________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热量、水分条件好 畜牧业 生态破坏

(2)太阳能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3)长江 黄河 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农业的区位选择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6.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下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地域类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 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

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沿海盐碱滩涂改造改良的主要措施及可行性。淡水是改造沿海滩涂盐碱地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由题意,如果缩短滩涂改造的时间,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淡水淋洗土壤以降低盐度。

知识点

农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2 分

  34.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地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生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正确答案

(1)①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之间,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地带;

  ②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③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

  ④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走廊(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和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2)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

  ②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部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中草药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农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6 分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正确答案

(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北纬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解析

(1)读图a可知,甲地在河流沿岸,附近等高线密集由此可知,地形为河谷。气候条件可由图中给出的经纬度定位为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关键是答题时还要注意此地形和气候利于葡萄生长的地方。这点可从题文当中给出的提示光照和昼夜温差两方面说明。

(2)根据图中的位置判断乙位于河流出山口。可从地形和水流方面说明鹅卵石堆积的原因。出山口处由于流速的降低,水中携带的砾石就会首先沉积下来。

(3)此题首先说明乙地的气候及其特点。通过经纬度确定是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第二问是要从气候和鹅卵石两方面说明利于葡萄生长的影响。气候条件可仿照第一小题做简要描述,而鹅卵石的存在起到加强作用。因为鹅卵石增温快降温快,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的积累。

知识点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下一知识点 : 区域可持续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文地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