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甲是我国北方地区某县种植业播种面积变化,乙图是该县种植产值结构变化,两图中A代表1998年情况,B代表2007年情况。目前,该县已成为我国最大蔬菜出口县之一。据此分析下列各题。

(1)根据农作物的情况判断,该县可能位于我国的(   )

(2)2006年与1998年相比,该县农业结构有什么变化?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3)该县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具有哪些积极的意义?该地还可因地制宜采取哪些积极措施,既不危害环境,又能继续增加农民收入?

正确答案

(1)B (2) 变化:粮食播种面积,产值下降;蔬菜种植面积,产值增加

条件:交通运输  条件改善 保鲜、冷藏技术发展、市场扩大

(3) 意义:1.增加农民收入,2.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安定

措施:利于温室大棚发展反季节蔬菜,对蔬菜进行加工,增加附加值;利用蔬菜加工副产品发展养殖业;发展花卉业。

根据该地盛产棉花和花生等经济作物可确定该地位于山东半岛上。2006年与1998年相比,该县农业结构变化表现为粮食种植作物面积减少了,产值降低了;而蔬菜的种植面积和产值都增加了。这主要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发展及市场的扩大。该县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即增加农民收入又扩大了就业,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该地还可因地制宜进行大棚反季节蔬菜和花卉生产,对蔬菜进行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圣火于2008年5月4日开始在国内113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

(1)奥运火炬传递到经济特区深圳、汕头、厦门。这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指出上述城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说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简述井冈山的自然地理特点,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发展井冈山地区的旅游业应注意的问题?

(3)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场所、工业产品、工业生产工艺过程等为主要吸引物开发的旅游项目。开发工业旅游最主要的条件是________

(4)奥运火炬传递到经济特区深圳、汕头、厦门、龙岩、瑞金、井冈山、南昌,评价这些地区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正确答案

(1)临海(地处沿海);邻近港澳台;优惠的政策,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境外投资,引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低山(山地)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常绿阔叶林;以红壤为主。注意环境污染,背景环境的破坏,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和对正常秩序的冲击。

(3)A

(4)这些地区旅游资源种类、数量丰富、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红色旅游资源等具有独特性,非凡性,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好

此题考查人文地理综合知识。

深圳、汕头、厦门是我国著名的经济特区和侨乡,地处沿海;邻近港澳台;优惠的政策,利于吸引境外投资,引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首先在于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主要分析旅游资源的三大价值:美学、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说明它们的独特性和非凡性,说明它们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河南省粮食产量连续五年创历史最高记录。河南省毫不动摇地抓好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贡献。(16分)

(1)图中表示京九铁路的字母是     。(2分)

(2)简述河南省成为“中原粮仓”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3)简要说明河南省连续五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4分)

(4)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简述为了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应采取的措施。

正确答案

(16分)

(1)2分d

(2)6分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热充足,降水丰富,水热配合好(或雨热同期);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4分国家政策支持;科技发展;实行产业化经营(粮食生产规模扩大)。

(4)4分控制人口数量;切实保护耕地;加大科技投人,提高单产;制定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防灾减灾;实行区域化、专业化发展。

(1)从图中可以看出d代表京九铁路

(2)注意从自然条件方面进行分析,比如说气候(光热充足)、地形、土壤、水源

(3)河南粮食产量创最高的主要原因应该从社会经济方面来进行分析

(4)面对我国人多地少的问题,应该从科技 控制人口方面 制定政策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城市M为日本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请简要评价该钢铁工业基地的布局条件。

(2)二战以来,岛屿P的A类工业区(以钢铁冶炼为核心的重化工业基地)逐步衰落,而B类工业区(微电子及集成电路生产)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请运用相应的地理知识简要分析:①A类工业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②B类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正确答案

(1)地处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国内外)市场广阔;优良港湾众多,海运便利。

(2)①A类工业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资源枯竭;生产结构单一;工业用地紧张(或答狭小、不足);环境污染严重。(任答两点即可)

②B类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技术立国”的国策,大力引进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文化教育发达,科技人才充足;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大;航空运输发达;水质优良、水量丰富,环境清新;地域开发历史悠久;日本最早的钢铁工业基地,拥有大批熟练技术劳动力。(任答三点即可,或者按照德国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来作答亦可,但必须答全)

(1)评价该钢铁工业基地的布局条件,题目中提到该地是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阐述优势条件。

(2)P岛为日本九州岛,A类工业区在北部,为传统工业区,B类在南部,为新工业区;结合德国鲁尔区和美国“硅谷”,进行知识的迁移,分别阐述A类工业区衰退的原因,B类工业区发展的条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4分)读局部河流和植被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L和S沿线植被变化差异及原因。(12分)

(2)描述该区域东北部河流的流向,分析影响流向的原因。(4分)

(3)概括该地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

正确答案

(1) (12 分 )L 沿线以高寒草原为主,植被单一;( 2 分) L 线地处高原,地形平坦,气候高寒、单一,植被变化少;( 2 分) S 沿线植被由温带草原逐渐过渡至常绿阔叶林,变化复杂。( 2 分)S 线地处湿热河谷向高原过渡地区(2分)),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东南部热量充沛, 植被变化复杂。( 2分) 

(2)(4分)东北部以西北 — 东南走向为主。( 2 分)原 因:流向受地形影响,东北部受板块挤压影响,山脉呈西北 — 东南走向,(2分))河流沿山麓发育成西北 — 东南向。

( 3)( 8 分)沿河谷分布、成条带状,(2分)但数量较少。( 2分)原因:河谷地区地热较低,气温较高,土壤肥沃, 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条件有利于人口和城市分布(2分),;但地形起伏显著、气候高寒,总体不利于人口和城市大量分布。( 2分) 

试题解析:

(1)植被变化主要考查气候变化,学生关键抓住气候的影响因素——地形,海陆位置、纬度等,图中地处内陆,纬度相差不大,但是L地形平坦,水热变化小,植被基本不变化,以寒带草原为主;图中S植被变化大,由东南向西北变化依次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寒带草原——地处横断山脉,地势起伏大,同时东南受来自印度洋水汽影响,在地形抬升作用下,降水大,向西北方向递减。

(2)河流流向关键判断地形和地势变化。看图分析,该区东北部河流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本区为青藏高原,印度洋和亚欧板块交界处,相互挤压,形成大量的西北—东南山脉(如唐古拉山)。

(3)读图分析:城市沿河流分布,成带状分布——河谷地带,地形平坦狭长;同时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地势低平,热量较高原面多;近河流,灌溉水源便利。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城市交通与生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