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的复制和分离发生在(  )

A间期和末期

B前期和后期

C间期和中期

D间期和后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1)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DNA得复制发生在间期;

(2)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DNA分子的分离发生在后期.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表数据为科研人员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M期为分裂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____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______小时,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期与S期的交界处.

(2)S期的启动需要某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该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______(填“提前”“不变”或“延迟”).

(3)若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G2______(填“变长”或“变短”).

(4)处于M期细胞中的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的______发出.在M期,消失后又重新出现的细胞结构是______.若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M期的各时期特征,需用龙胆紫溶液使细胞中的______着色.

(5)下表为科研人员全部20次实验的数据汇总表.(注:每次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相同)

根据上表数据可估算出该种细胞一个周期中前期的时长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DNA的合成在S期,当在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时,DNA合成被抑制,即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若使所有细胞都停留在G1、S期交界处,则刚完成DNA复制的细胞需要经过G2、M和G1,共需要15小时.

(2)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后,G1期的细胞中含有作为启动S期信号的蛋白质,使G1期的细胞比正常培养下提前进入S期.

(3)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将会使细胞周期缩短,因此G2期变短.

(4)在电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动物细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在M期,消失后又重新出现的细胞结构是核膜和核仁(前期消失,末期重建).若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M期的各时期特征,需用龙胆紫溶液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

(5)分裂前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100%=3.4%,因此分裂前期的时长约为22×3.4%≈0.75h.

故答案为:

(1)S 15 

(2)提前 

(3)变短 

(4)中心体 核膜、核仁 染色体 

(5)0.75h

解析

解:(1)DNA的合成在S期,当在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时,DNA合成被抑制,即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若使所有细胞都停留在G1、S期交界处,则刚完成DNA复制的细胞需要经过G2、M和G1,共需要15小时.

(2)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后,G1期的细胞中含有作为启动S期信号的蛋白质,使G1期的细胞比正常培养下提前进入S期.

(3)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将会使细胞周期缩短,因此G2期变短.

(4)在电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动物细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在M期,消失后又重新出现的细胞结构是核膜和核仁(前期消失,末期重建).若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M期的各时期特征,需用龙胆紫溶液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

(5)分裂前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100%=3.4%,因此分裂前期的时长约为22×3.4%≈0.75h.

故答案为:

(1)S 15 

(2)提前 

(3)变短 

(4)中心体 核膜、核仁 染色体 

(5)0.75h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的A、B、C三图是某个高等动物体雄性个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坐标曲线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分析回答:

(1)图A处于______时期,图B处于______时期,含有______个四分体,产生的子细胞叫做______.图C的子细胞含有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该动物的体细胞内含有______条染色体.

(2)在曲线图中,a~b段DNA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在A、B、C三图中,与b~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称为初级精母细胞,此时细胞中含有2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该细胞分裂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图C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为精细胞,不含姐妹染色单体;A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动物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

(2)在曲线图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A和B细胞.

故答案为:

(1)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2          次级精母细胞        0        4

(2)DNA复制     A和B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称为初级精母细胞,此时细胞中含有2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该细胞分裂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图C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为精细胞,不含姐妹染色单体;A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动物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

(2)在曲线图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A和B细胞.

故答案为:

(1)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2          次级精母细胞        0        4

(2)DNA复制     A和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动物体细胞分裂模式图,其中错误的是(  )

A①②

B①⑤

C②⑤

D③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①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此外动物细胞中还进行中心体的复制,①正确;

②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②正确;

③细胞处于分裂末期,但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会出现细胞板,③错误;

④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应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不会出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④错误;

⑤分裂结束,形成两个子细胞,⑤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U和T的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其有丝分裂周期为20小时,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制成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b点时刻,细胞正大量合成RNA

Bd点时刻,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高值

Cc-e阶段,细胞内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D处于a-c阶段的细胞数目较多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b点时刻,细胞大量利用碱基U,说明此时细胞在大量合成RNA,A正确;

B、c~e阶段,细胞都在利用碱基T,说明该阶段细胞在不停的合成DNA,因此在e点时刻细胞中的DNA含量达到最大值,B错误;

C、c~e阶段,细胞大量利用碱基T,说明细胞正在进行DNA的复制,该阶段DNA分子结构不稳定,容易发基因突变,C正确;

D、c~e阶段,细胞正在进行DNA的复制,属于有丝分裂间期,细胞分裂间期时间长,细胞数目多,D正确.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有丝分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