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被用于研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RNA的变化.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时单个细胞中DNA和信使RNA的含量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研究中,为区别DNA和RNA,最好选择标记的合成原料分别是____________,研究中应选择洋葱根尖的______部分.

(2)c时期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比例为______,这种比例将维持到细胞分裂的______期才开始变化.

(3)由d到e过程中细胞核DNA减少一半的原因是______

(4)a时期中的mRNA主要用于指导与______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d、e时期细胞中mRNA含量较低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研究中,为区别DNA和RNA,应选择标记的合成原料依次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因为根尖中只有分生区细胞可能分裂,因此研究中应选择的测量材料是洋葱根尖的分生区部位.

(2)c为G2期,此时已经完成复制,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2:1:2,这种比例将维持到细胞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才开始变化.

(3)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导致细胞核DNA减半.

(4)a为G1期,此时细胞中的mRNA主要用于指导合成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d、e为分裂期,此时细胞核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不能解旋、转录形成mRNA,因此mRNA含量较低.

故答案为:

(1)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分生区

(2)2:1:2    后

(3)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核中

(4)DNA复制    分裂期细胞核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不能解旋、转录形成mRNA

解析

解:(1)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研究中,为区别DNA和RNA,应选择标记的合成原料依次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因为根尖中只有分生区细胞可能分裂,因此研究中应选择的测量材料是洋葱根尖的分生区部位.

(2)c为G2期,此时已经完成复制,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2:1:2,这种比例将维持到细胞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才开始变化.

(3)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导致细胞核DNA减半.

(4)a为G1期,此时细胞中的mRNA主要用于指导合成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d、e为分裂期,此时细胞核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不能解旋、转录形成mRNA,因此mRNA含量较低.

故答案为:

(1)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分生区

(2)2:1:2    后

(3)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核中

(4)DNA复制    分裂期细胞核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不能解旋、转录形成mRN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将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的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2)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______]______,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______]______供给.

(3)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的染色剂是______

(4)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__(填序号),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填序号)中.

(5)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和序号表示先后顺序):______

(6)信使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并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______层.

正确答案

解:(1)植物的细胞壁的成分之一是多糖,①高尔基体与多糖的形成有关.

(2)⑦是细胞核,其中a是核膜,b是核仁,c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质呈细长的丝状,并且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②线粒体提供.

(3)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4)胞结构中只有中心体和核糖体没有膜结构,因此细胞结构①~⑦中d的⑤核糖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有性生殖中的细胞核遗传,而细胞质遗传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因此存在于②线粒体和④叶绿体中的DNA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5)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内质网将核糖体上形成的多肽进行初步加工(如折叠、糖基化等),再以小泡的方式运至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将多肽加工为成熟的蛋白质,并以小泡的方式运到细胞膜.

(6)核孔与细胞质是连通的,大分子需要通过主动运输,这个过程中并不透膜.

故答案为:

(1)[①]高尔基体

(2)[c]染色质[②]线粒体

(3)[a]糖蛋白 健那绿染液

(4)⑤②、④

(5)⑤→③→①→⑥

(6)0

解析

解:(1)植物的细胞壁的成分之一是多糖,①高尔基体与多糖的形成有关.

(2)⑦是细胞核,其中a是核膜,b是核仁,c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质呈细长的丝状,并且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②线粒体提供.

(3)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4)胞结构中只有中心体和核糖体没有膜结构,因此细胞结构①~⑦中d的⑤核糖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有性生殖中的细胞核遗传,而细胞质遗传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因此存在于②线粒体和④叶绿体中的DNA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5)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内质网将核糖体上形成的多肽进行初步加工(如折叠、糖基化等),再以小泡的方式运至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将多肽加工为成熟的蛋白质,并以小泡的方式运到细胞膜.

(6)核孔与细胞质是连通的,大分子需要通过主动运输,这个过程中并不透膜.

故答案为:

(1)[①]高尔基体

(2)[c]染色质[②]线粒体

(3)[a]糖蛋白 健那绿染液

(4)⑤②、④

(5)⑤→③→①→⑥

(6)0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B细胞分裂都有染色体的复制,但无丝分裂不出现纺锤体

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存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D有丝分裂过程中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就能抑制着丝点的分裂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细胞的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A正确;

B、原核细胞不含染色体,因此原核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的复制,B错误;

C、真核生物存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而原核生物通过二分裂方式增殖,C错误;

D、着丝点的分裂与纺锤丝无关,有难处有丝分裂过程中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不会抑制着丝点的分裂,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时期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丁期的子细胞有4条染色体

B乙期与丙期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相等

C甲期的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

D丙期是辨认染色形态数目最佳时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丁期的子细胞有4条染色体,A正确;

B、乙期与丙期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相等,都是4条染色体,B正确;

C、甲期的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C正确;

D、甲期是辨认染色形态数目最佳时期,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衰老的细胞不能增殖

B细胞的凋亡与基因有关

C染色质收缩是癌细胞的特征

D糖蛋白减少是癌细胞容易转移的原因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衰老的细胞已经失去增殖能力,不能再增殖,A正确;

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B正确;

C、染色质收缩是衰老细胞的特征,C错误;

D、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所以癌细胞易扩散转移,D正确.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有丝分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