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丝分裂
- 共4176题
下列变异类型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故A错误;
B、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如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故B正确;
C、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发生在间期,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故C正确;
D、正常情况下,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最终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若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即染色体数目变异,故D正确.
故选:A.
图一、图二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象.请分析并回答:
(1)图一中a、b、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甲细胞中的染色体上含有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为______.
(2)图二中甲细胞对应于图一中的______时期(填数字).
(3)图二中甲、乙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比例分别为______和______.据图推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______条.
(4)请在图一中画出与乙细胞对应的3时期的柱形图.
______.
正确答案
c
16
2
1:2
1:1
8
解析
解:(1)根据分析,图一中a、b、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c.甲细胞中共含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由于DNA分子为双链结构,所以共含有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为16条.
(2)图二中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所以对应于图一中的2时期.
(3)图二中甲、乙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比例分别为1:2和1:1.据图推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8条,是由于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
(4)图一中与乙细胞对应的3时期的柱形图为:
故答案为:
(1)c 16
(2)2
(3)1:2 1:1 8
(4)
如图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甲丁乙丙,A正确;
B、显微镜下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即甲时期,B正确;
C、染色体出现于分裂前期,即丁时期;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单体的时期是末期,即丙时期,C正确;
D、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即丁时期,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则它极可能是作用于丁图,D错误.
故选:D.
图中A、B分别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细胞周期及其分裂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下列:
(1)图A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______.
(2)图B中的时期相当于图A中的______段,图B细胞中的染色体有______个,染色单体有______个.
(3)图A中 e-f 阶段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
正确答案
ej
bc或gh
4
8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解析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因此图A中ej段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2)图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于图A中的bc或gh段;图B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和8个DNA分子.
(3)图A中e-f阶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故答案为:
(1)ej
(2)bc或gh 4 8
(3)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图1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及DNA数量变化曲线图,图2是细胞分裂图象,据图填空:
(1)图1中实线代表了______的变化.
(2)图1中AB段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DE段的主要变化为______.
(3)用图1中的字母填空:
①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______(填字母).
②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对比,不同特点是:第一,动物细胞的______(细胞器)在AB段倍增.第二,动物细胞分裂的______(填字母)期不形成______,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内陷,把细胞分裂成两部分.
(4)图2所示细胞相当于左图的______(填字母)时期.该细胞此时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个DNA分子.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有______个DNA分子.
(5)请在框中绘制出图3上一个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象.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1中虚线代表了核内染色体数的变化,实线代表核内DNA含量变化.
(2)图1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E段表示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
(3)①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即CD段.
②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对比,不同特点是:第一,动物细胞的中心体在间期(AB段)进行复制后倍增,在前期(BC段)移向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第二,动物细胞分裂的末期(EF段)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内陷,把细胞分裂成两部分.
(4)图2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相当于图1的DE时期.该细胞此时有8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
(5)图2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上一个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如图:
故答案为:
(1)染色体含量
(2)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
(3)①CD ②中心体 EF 细胞板
(4)DE 0 8 4
(5)如图
解析
解:(1)图1中虚线代表了核内染色体数的变化,实线代表核内DNA含量变化.
(2)图1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E段表示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
(3)①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即CD段.
②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对比,不同特点是:第一,动物细胞的中心体在间期(AB段)进行复制后倍增,在前期(BC段)移向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第二,动物细胞分裂的末期(EF段)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内陷,把细胞分裂成两部分.
(4)图2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相当于图1的DE时期.该细胞此时有8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
(5)图2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上一个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如图:
故答案为:
(1)染色体含量
(2)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
(3)①CD ②中心体 EF 细胞板
(4)DE 0 8 4
(5)如图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