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丝分裂
- 共4176题
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92个着丝点,这种生物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染色体数目最多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所以着丝点和染色体的数目均加倍.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92个着丝点,则该生物体细胞含有92/2=46条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染色体数目为23条.但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这种生物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染色体数目最多是46条.
故选B.
如图为某高等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是______.甲细胞中DNA、染色体及染色体单体的数目分别是______.
(2)三个细胞都能在该动物体内的______(填器官名称)中找到.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
(3)丙细胞中含______个染色体组.利用辐射处理丙细胞,可导致染色体断裂失活,这属于______变异.
(4)丁细胞是乙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子细胞,请在方框中画出与之同时生成的另一个子细胞的示意图.(2分)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乙、丙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是甲.甲细胞中含有8个DNA、8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2)由丙细胞可知该生物是雌性动物,三个细胞中既有进行减数分裂的,又有进行有丝分裂的,因此都能在该动物体内的卵巢中找到.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其名称是第一极体.
(3)丙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利用辐射处理丙细胞,可导致染色体断裂失活,这属于染色体结构(缺失)变异.
(4)由图可知,乙细胞中的染色体已经发生过交叉互换,根据乙细胞和丁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知乙细胞形成的另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如下图:
故答案为:
(1)甲 8、8、0
(2)卵巢 第一极体
(3)2 染色体结构(或染色体)
(4)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乙、丙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是甲.甲细胞中含有8个DNA、8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2)由丙细胞可知该生物是雌性动物,三个细胞中既有进行减数分裂的,又有进行有丝分裂的,因此都能在该动物体内的卵巢中找到.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其名称是第一极体.
(3)丙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利用辐射处理丙细胞,可导致染色体断裂失活,这属于染色体结构(缺失)变异.
(4)由图可知,乙细胞中的染色体已经发生过交叉互换,根据乙细胞和丁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知乙细胞形成的另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如下图:
故答案为:
(1)甲 8、8、0
(2)卵巢 第一极体
(3)2 染色体结构(或染色体)
(4)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A错误;
B、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B错误;
C、分裂间期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数目不变,C错误;
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DNA和中心体都复制,D正确.
故选:D.
在高等动物Z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经历时间依次为G1期为8h、S期6h、G2期5h、M期1h.HU(羟基脲)是一种DNA合成抑制剂,对S期以外的细胞无影响,但可以阻止细胞进入S期而停留在G1/S交界(看作G1期细胞).科学家利用Z细胞和HU做了如下实验,每组设置多个重复样品.
①A组:培养液+Z细胞+HU(用生理盐水配置)B组:培养液+Z细胞+生理盐水
②培养14h后,检测统计A、B两组各时期细胞数所占百分比(第一次检测).
③将A组中的HU全部洗脱,更换新鲜培养液培养10h,再向A组中加入HU.
④培养12h时间后,检测统计A、B两组各时期细胞数所占百分比(第二次检测).
请回答:
(1)A组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____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
(2)G1期细胞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S期的启动需要一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这种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______(填“不变”或“提前”或“延后”).
(3)①设计一张表格,并将A、B两组第一次检测统计的预测结果填入表中.
______
②A组的第二次检测统计结果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DNA复制的时期是分裂间期的S期,所以向A组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
(2)G1期细胞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后,G1期的细胞中含有作为启动S期信号的蛋白质,使G1期的细胞比正常培养下提前进入S期.
(3)①A组培养液中加入了HU,而HU能抑制DNA合成,阻止细胞进入S期而停留在G1/S交界(看作G1期细胞),因此培养14h后,S期细胞占细胞周期的比例为30%,其余细胞均处于G1期,即比例为70%.B组培养液中没有加入HU,细胞正常分裂,因此培养14h后,G1期40%、S期30%、G2期25%、M期5%.据此绘制表格如下:
②将A组中的HU全部洗脱,更换新鲜培养液培养10h,再向A组中加入HU,则A组中30%处于S期的细胞也均进入G1期,因此A组的第二次检测统计结果是细胞都是G1期(或细胞都是G1/S交界).
故答案是:
(1)S
(2)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 提前
(3)
②细胞都是G1期(或细胞都是G1/S交界)
解析
解:(1)DNA复制的时期是分裂间期的S期,所以向A组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
(2)G1期细胞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后,G1期的细胞中含有作为启动S期信号的蛋白质,使G1期的细胞比正常培养下提前进入S期.
(3)①A组培养液中加入了HU,而HU能抑制DNA合成,阻止细胞进入S期而停留在G1/S交界(看作G1期细胞),因此培养14h后,S期细胞占细胞周期的比例为30%,其余细胞均处于G1期,即比例为70%.B组培养液中没有加入HU,细胞正常分裂,因此培养14h后,G1期40%、S期30%、G2期25%、M期5%.据此绘制表格如下:
②将A组中的HU全部洗脱,更换新鲜培养液培养10h,再向A组中加入HU,则A组中30%处于S期的细胞也均进入G1期,因此A组的第二次检测统计结果是细胞都是G1期(或细胞都是G1/S交界).
故答案是:
(1)S
(2)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 提前
(3)
②细胞都是G1期(或细胞都是G1/S交界)
春天植物产生幼叶时要进行旺盛的细胞分裂,其细胞分裂的方式和DNA复制的情况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植物体生长过程是有丝分裂过程,DNA复制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