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及DNA数量变化曲线图,图2是细胞分裂图象,据图填空:

(1)图1中虚线代表了______的变化.

(2)图1中DE段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

(3)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______(填字母).

(4)图2所示细胞相当于左图的______(填字母)时期.该细胞此时有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个DNA分子.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有______个DNA分子.

(5)请在方框中绘制出图2上一个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象.

正确答案

解:(1)图1中虚线代表了核内染色体数的变化,实线代表核内DNA含量变化.

(2)图1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即CD段.

(4)图2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相当于图1的DE时期.该细胞此时有8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

(5)图2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上一个时期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数目为4条,DNA和染色单体为8个,而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如下图.

故答案为:

(1)染色体数目

(2)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①CD

(4)DE  0   8   4

(5)

解析

解:(1)图1中虚线代表了核内染色体数的变化,实线代表核内DNA含量变化.

(2)图1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即CD段.

(4)图2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相当于图1的DE时期.该细胞此时有8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

(5)图2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上一个时期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数目为4条,DNA和染色单体为8个,而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如下图.

故答案为:

(1)染色体数目

(2)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①CD

(4)DE  0   8   4

(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甲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在不同时期DNA含量的测定结果,图乙是具有四条染色体的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图丙是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______(用字母表示).若乙图中的A对于与甲图中的ef段,那么B对应于甲图中的______段,乙图中的A对应于丙图中______段.

(2)丙图中AB段出现的原因是______,丙图中BC段对应于乙图中的______图.

(3)用带放射性标记的胸苷(DNA复制所需原料之一)培养图乙所示生物细胞,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再换无放射性培养液培养并定期检测,结果如图丁.若加入过量胸苷,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预计最快约2.2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B.被标记的M期细胞从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比例最大,用时7.9h

C.处于该细胞周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4→8→4

D.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7.4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正确答案

解:(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即g-n.若乙图中的A对于与甲图中的ef段即后期,那么B对应于甲图中的cd段,乙图中的A对应于丙图中DE段.

(2)丙图中AB段出现的原因是DNA的复制;丙图中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对应于乙图中的B图.

(3)A.如果被标记的DNA分子已到达S期的最后并即将进入G2期,则预计最快约2.2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A正确;

B.被标记的M期细胞从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比例最大,则说明其时间经历的是一个M期的时间,用时为1.8h,B错误;

C.由于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且M期为细胞分裂期(包含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其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先加倍后减半,即4→8→4,C正确;

D.因为加入胸苷后只抑制了处于S期的细胞,而其他时期的细胞都不受其影响,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处于G1期的细胞先进入S期并被抑制停留在S期,然后是M期的细胞,最后是处于G2期的细胞,所以到细胞都停留在S期的时间为G1+M+G2,即为7.4小时,D正确.

故选:B.

故答案为:

(1)g-n  cd   DE

(2)DNA复制      B

(3)B

解析

解:(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即g-n.若乙图中的A对于与甲图中的ef段即后期,那么B对应于甲图中的cd段,乙图中的A对应于丙图中DE段.

(2)丙图中AB段出现的原因是DNA的复制;丙图中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对应于乙图中的B图.

(3)A.如果被标记的DNA分子已到达S期的最后并即将进入G2期,则预计最快约2.2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A正确;

B.被标记的M期细胞从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比例最大,则说明其时间经历的是一个M期的时间,用时为1.8h,B错误;

C.由于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且M期为细胞分裂期(包含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其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先加倍后减半,即4→8→4,C正确;

D.因为加入胸苷后只抑制了处于S期的细胞,而其他时期的细胞都不受其影响,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处于G1期的细胞先进入S期并被抑制停留在S期,然后是M期的细胞,最后是处于G2期的细胞,所以到细胞都停留在S期的时间为G1+M+G2,即为7.4小时,D正确.

故选:B.

故答案为:

(1)g-n  cd   DE

(2)DNA复制      B

(3)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的曲线和各分裂之间的对应关系图,其中错误的有(  )

A2处

B1处

C0处

D4处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处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此时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①错误;

②处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且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②正确;

③处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此时同源染色体应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③错误;

④处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④正确;

⑤处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⑤正确.

综合以上可知,①③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及核DNA含量的变化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的①②③④均涉及DNA分子数目减少,其原因完全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处形成的原因仅是着丝点分裂;

②处DNA数目减半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细胞一分为二;

③处DNA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一分为二;

④处DNA数目减半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细胞一分为二.

可见,②④处DNA分子数目减半的原因完全相同.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张乐同学在观察某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有丝分裂时绘制的细胞简图,请据图回答:

(1)将a-e按照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其顺序是______(填字母).

(2)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期,判断的依据是______,该时期中,细胞内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______

(3)d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不同的特点是______.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两个子细胞,与亲代细胞的染色体(质)数、DNA数相同,其意义是______

(4)在进行该实验的过程中,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____________→制片.张乐同学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不能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其原因是______

(5)统计各个时期细胞的数目,发现处于______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处于间期,b处于后期,c处于中期,d处于末期,e处于前期,因此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是aecbd.

(2)b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变为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移向两级,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b细胞中,细胞内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8:8:0.

(3)d细胞处于分裂末期,此时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动物细胞不形成细胞板,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部分.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两个子细胞,与亲代细胞的染色体(质)数、DNA数相同,这样可以保持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稳定.

(4)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经过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该实验中不能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

(5)有丝分裂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大,因此统计各个时期细胞的数目,发现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故答案为:

(1)aecbd

(2)后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变为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移向两级  8:8:0

(3)动物细胞不形成细胞板,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部分    保持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稳定

(4)漂洗   染色   细胞已经被杀死  

(5)间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处于间期,b处于后期,c处于中期,d处于末期,e处于前期,因此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是aecbd.

(2)b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变为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移向两级,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b细胞中,细胞内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8:8:0.

(3)d细胞处于分裂末期,此时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动物细胞不形成细胞板,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部分.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两个子细胞,与亲代细胞的染色体(质)数、DNA数相同,这样可以保持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稳定.

(4)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经过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该实验中不能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

(5)有丝分裂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大,因此统计各个时期细胞的数目,发现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故答案为:

(1)aecbd

(2)后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变为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移向两级  8:8:0

(3)动物细胞不形成细胞板,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部分    保持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稳定

(4)漂洗   染色   细胞已经被杀死  

(5)间

下一知识点 : 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有丝分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