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分别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及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

(1)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在______之间,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2)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段;此时细胞中染色体单体数为______,同源染色体有______对.

(3)皮肤癌细胞的细胞周期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皮肤生发层细胞.癌细胞在机体内容易扩散和转移是因为细胞膜上的______含量减少.

正确答案

解:(1)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对应于图1中的BC段之间;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

(2)图2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1中的DE段;此时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但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染色体单体数为0.

(3)皮肤癌细胞分裂能力旺盛,其细胞周期小于正常皮肤生发层细胞.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导致癌细胞在机体内容易扩散和转移.

故答案为:

(1)BC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  DNA自我复制

(2)DE    0    4     

(3)小于   糖蛋白

解析

解:(1)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对应于图1中的BC段之间;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

(2)图2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1中的DE段;此时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但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染色体单体数为0.

(3)皮肤癌细胞分裂能力旺盛,其细胞周期小于正常皮肤生发层细胞.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导致癌细胞在机体内容易扩散和转移.

故答案为:

(1)BC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  DNA自我复制

(2)DE    0    4     

(3)小于   糖蛋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河南校级月考)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基因突变发生在图1中的哪一段?______

(2)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段(填字母).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______段变化相同.

(3)雄性激素能促进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的形成?______.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______

(4)图3细胞中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个染色体组,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______

(5)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的DNA数,则图3~图5中哪个细胞的DNA含量与图1中D1E1段的相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图1中DNA的变化曲线可知,A1B1为分裂间期,发生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间期,DNA分子复制时,易发生基因突变.

(2)图5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该时期特点是着丝点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暂时加倍;图1中C1D1段染色体行为变化与图2中的D2E2段变化相同,其原因均是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3)雄性激素能促进精子的形成,即促进图3~图5中图4的形成.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卵细胞核第二极体,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3~图5中的图4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

(4)图3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5)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的DNA数,图3和图4中DNA为8个,图5中DNA含量为4个,与图1中D1E1段(有丝分裂末期)的相等.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A1B1

(2)E2F2 C1D1

(3)图4   卵细胞核第二极体  图4

(4)4  4  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5)图5

解析

解:(1)根据图1中DNA的变化曲线可知,A1B1为分裂间期,发生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间期,DNA分子复制时,易发生基因突变.

(2)图5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该时期特点是着丝点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暂时加倍;图1中C1D1段染色体行为变化与图2中的D2E2段变化相同,其原因均是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3)雄性激素能促进精子的形成,即促进图3~图5中图4的形成.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卵细胞核第二极体,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3~图5中的图4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

(4)图3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5)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的DNA数,图3和图4中DNA为8个,图5中DNA含量为4个,与图1中D1E1段(有丝分裂末期)的相等.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A1B1

(2)E2F2 C1D1

(3)图4   卵细胞核第二极体  图4

(4)4  4  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5)图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一所示;将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二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三所示.请分析回答:

(1)图一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三中的______段,细胞中主要的变化特点是______

(2)C组细胞是否都位于图三的乙丙段?______,理由是______

(3)图二中,属于精细胞的是______组表示的细胞,E组细胞的名称是______.F组细胞位于图三中的______段.

(4)获得图二所示的结果,用睾丸作为研究对象比卵巢所得结果更可靠,主要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1中的B组细胞处于S期,对应于图3中的甲~乙段,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C组细胞所含DNA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应包括处于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其中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因此C组细胞不都位于图三的乙丙段.

(3)精细胞的DNA含量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因此图中D组细胞所示的细胞是精细胞;E组包括精原细胞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称为精原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F组应包括处于G2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位于图三中的乙丙段.

(4)睾丸中精原细胞数量多,所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等各种细胞数量大,得出的统计数据比卵巢的准确,因此要获得图二所示的结果,用睾丸作为研究对象比卵巢所得结果更可靠.

故答案为:

(1)甲乙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否   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  

(3)D  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    乙丙  

(4)睾丸中精原细胞数量多,所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等各种细胞数量大,得出的统计数据比卵巢的准确

解析

解:(1)图1中的B组细胞处于S期,对应于图3中的甲~乙段,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C组细胞所含DNA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应包括处于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其中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因此C组细胞不都位于图三的乙丙段.

(3)精细胞的DNA含量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因此图中D组细胞所示的细胞是精细胞;E组包括精原细胞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称为精原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F组应包括处于G2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位于图三中的乙丙段.

(4)睾丸中精原细胞数量多,所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等各种细胞数量大,得出的统计数据比卵巢的准确,因此要获得图二所示的结果,用睾丸作为研究对象比卵巢所得结果更可靠.

故答案为:

(1)甲乙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否   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  

(3)D  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    乙丙  

(4)睾丸中精原细胞数量多,所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等各种细胞数量大,得出的统计数据比卵巢的准确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当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还可能会发生(  )

A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

B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DDNA聚合酶较为活跃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

A、细胞质的均等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A错误;

B、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

C、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C正确;

D、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此时DNA聚合酶较为活跃,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分别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和减数分裂部分阶段每个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CD含量下降的原因和图乙CD段含量下降的原因相同

B图甲中AB含量上升的原因和图乙AB段含量上升的原因相同

C图甲DE段所处时期和图乙DE段所处时期相同

D图甲中BC段染色体含量变化和图乙BC段染色体含量变化相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图甲中CD含量下降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图乙CD段含量下降的原因是细胞分裂,A错误;

B、图甲AB含量上升的原因和图乙AB段含量上升的原因相同,都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的复制,B正确;

C、图甲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图乙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错误;

D、图甲中BC段染色体含量会减半,图乙BC段染色体含量不变,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有丝分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