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丝分裂
- 共4176题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M点细胞核中的DNA数正好是L点细胞核中的2倍,但细胞中除了细胞核中存在DNA外,细胞质中也含有DNA,因而M点细胞中的DNA数不一定正好是L点细胞中的2倍,故A错误;
B、OP段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则染色体组为4组,故B正确;
C、L→M点所示过程为受精作用,是精子与卵细胞识别和融合的过程,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故C正确;
D、图中BC段、FG段表示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故D正确.
故选:A.
对某高等植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细胞核中DNA含量进行测定,在细胞周期中每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纵坐标为每个核中DNA相对量,横坐标为细胞周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此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有______.
(2)出现纺锤体是在图中段,此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之比为______.
(3)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在______段.
(4)染色单体形成在______段,消失在______段.
(5)CD与DE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之比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此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和线粒体(提供能量).
(2)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的,对应于图中BC段,此时期,细胞质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之比为1:2:2.
(3)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对应于图中的CD段.
(4)染色单体从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出现到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消失,因此染色单体形成在AB段,消失在DE段.
(5)CD表示中期,此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DE表示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这两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2.
故答案为:
(1)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核糖体和线粒体
(2)BC 1:2:2
(3)CD
(4)AB DE
(5)1:2
解析
解:(1)图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此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和线粒体(提供能量).
(2)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的,对应于图中BC段,此时期,细胞质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之比为1:2:2.
(3)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对应于图中的CD段.
(4)染色单体从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出现到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消失,因此染色单体形成在AB段,消失在DE段.
(5)CD表示中期,此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DE表示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这两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2.
故答案为:
(1)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核糖体和线粒体
(2)BC 1:2:2
(3)CD
(4)AB DE
(5)1:2
如图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一生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图象与图解,其中字母表示时间点,O→F时间段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所示的细胞变化发生在图2中的______时期(填字母)
(2)O→B时段为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期,此时细胞内发生的活动主要是______和______,其中后者的发生与核糖体有直接关系.
(3)高中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碱性染料是______,持续观察图1所示的细胞,______(能、不能)观察到下一个时期.
(4)图中B→C时段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比例为______,这种比例将持续到图2的______点才可能开始变化.
(5)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位于图2中的具体时段是______,请在图3的虚线方框内画出该时期植物细胞(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条)有丝分裂模式图.
正确答案
解:(1)图1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2中的DE段.
(2)图2O→B时段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期,细胞内主要是进行DNA的复制 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其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3)染色体可以被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溶液 )染成深色;在有丝分裂实验中的解离步骤细胞已经被杀死了,所以是观察不到图1所示的细胞的下一个时期的.
(4)图2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比例为 2:1:2,这种比例将随着D点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的消失而发生变化.
(5)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即图2中CD,此时细胞中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故答案为:
(1)DE
(2)间期 DNA的复制 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3)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溶液 不能
(4)2:1:2 D
(5)CD
解析
解:(1)图1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2中的DE段.
(2)图2O→B时段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期,细胞内主要是进行DNA的复制 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其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3)染色体可以被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溶液 )染成深色;在有丝分裂实验中的解离步骤细胞已经被杀死了,所以是观察不到图1所示的细胞的下一个时期的.
(4)图2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比例为 2:1:2,这种比例将随着D点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的消失而发生变化.
(5)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即图2中CD,此时细胞中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故答案为:
(1)DE
(2)间期 DNA的复制 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3)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溶液 不能
(4)2:1:2 D
(5)CD
图中A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过程,B是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一时刻图象示意图.据图回答: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______开始到______为止.
(2)图A中,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_____期,导致该时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的原因是______分裂为两个;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_____期.
(3)图B时期相当于图A中的______段,此时期细胞中含有______个DNA分子,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______调染色体.
(4)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______以后,精确地______
______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正确答案
e
j
后
着丝点
末
bc或gh
8
4
复制
平均分配
-
解析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因此,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e开始到j为止.
(2)图A中,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de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
(3)图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相当于图A中的bc或gh段;图B细胞细胞中含有8个DNA分子;图B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其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也含有4条染色体.
(4)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
(1)e j
(2)后 着丝点 末
(3)bc或gh 8 4
(4)复制 平均分配
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内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每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有DNA含量和染色体行为的变化,A正确;
B、由图中信息可知,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B正确;
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C错误;
D、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间期要进行有关物质的合成,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分裂间期的呼吸速率大于分裂期的,D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