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减数分裂中每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其中D和d,E和e,F和f表示某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  )

图示交换过程示意图(左:交换前的染色体:右:交换后的染色体)

请问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产生几种基因型子代表皮细胞?

A一种

B一种或二种

C二种或三种

D四种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随机移向两极.

(1)若DEF基因所在的子染色体和def基因所在的子染色体移向一极,则DEf基因所在的子染色体和deF基因所在的子染色体移向另一极,这样就会形成基因型为DdEeFf的子细胞,即只有一种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细胞;

(2)若DEF基因所在的子染色体和deF基因所在的子染色体移向一极,则DEf基因所在的子染色体和def基因所在的子染色体移向另一极,这样就会形成基因型为DdEeFF、DdEeff的子细胞,即有二种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细胞.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甲图所示为某生物(2N=4)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曲线,乙图所示为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AB段游离脱氧核苷酸被大量消耗

B甲图中B点所对应的纵坐标的值是2

C乙图所处时期对应于甲图曲线中的BC段

D乙图中①与②或④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根据甲图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而DNA分子复制需要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因此此时游离脱氧核苷酸被大量消耗,A正确;

B、甲图中B点表示每条染色体含2条DNA分子,B正确;

C、乙图中每条染色体只含1个DNA分子,对应于甲图的DE段,C错误;

D、一个染色体组是指一组非同源染色体,乙图中①与②或④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过程,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变化,并回答:

(1)图B中有______个染色体,______个DNA分子,______个染色单体.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______条染色体.

(2)图B表示的分裂时期相当于图A中______段,图中m所在位置哪种细胞器较多?______.①和②两条染色体是经过____________所形成.

(3)现要观察该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应选择图A中______段;

(4)上述细胞分裂全过程中,参加分裂的细胞器除(2)题中提到的外还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B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但不含染色单体.图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期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

(2)图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A中的cd段;图中m所在位置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因此含有线粒体较多.图B中①和②两条染色体是经过复制和着丝点分裂所形成.

(3)有丝分裂中期(bc),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4)参加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和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1)8   8     0  4

(2)c~d    线粒体   复制     着丝点分裂

(3)b~c

(4)核糖体、中心体

解析

解:(1)图B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但不含染色单体.图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期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

(2)图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A中的cd段;图中m所在位置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因此含有线粒体较多.图B中①和②两条染色体是经过复制和着丝点分裂所形成.

(3)有丝分裂中期(bc),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4)参加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和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1)8   8     0  4

(2)c~d    线粒体   复制     着丝点分裂

(3)b~c

(4)核糖体、中心体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和衣藻能通过叶绿体将CO2和H2O合成糖类等有机物

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D在线粒体中,葡萄糖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A错误;

B、性别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B错误;

C、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含有该生物全部的染色体,因此含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

D、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只能将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列示意图1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中DNA数量变化关系,图3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图象,请分析回答:

(1)图1中a、b、c柱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_

(2)图1中所对应的细胞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用Ⅰ、Ⅱ、Ⅲ、Ⅳ表示)

(3)图2中CD段对应图3中的细胞时期有______.(用甲、乙…表示)

(4)图3中的戊所示细胞对应于图1中的______、(用Ⅰ、Ⅱ、Ⅲ、Ⅳ表示)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段.(用字母表示)

(5)图3丁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

(6)图3中有染色单体的是______,染色体组数为2的有______,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是______.(用甲、乙…表示)

正确答案

解:(1)图1中a、b、c柱表示染色体的是a,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DNA的复制.

(2)图1中所对应的细胞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Ⅰ、Ⅱ.

(3)图2中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对应图3中的细胞时期有甲、丁.

(4)图3中的戊所示细胞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对应于图1中的Ⅲ、对应于图2中的BC段.

(5)由于图3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所以丁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第二极体.

(6)图3中有染色单体的是乙、丙、戊,染色体组数为2的有乙、丙、丁,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是乙.

故答案为:

(1)a    DNA的复制      

(2)Ⅰ、Ⅱ

(3)甲、丁      

(4)ⅢBC

(5)第二极体         

(6)乙、丙、戊        乙、丙、丁       乙

解析

解:(1)图1中a、b、c柱表示染色体的是a,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DNA的复制.

(2)图1中所对应的细胞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Ⅰ、Ⅱ.

(3)图2中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对应图3中的细胞时期有甲、丁.

(4)图3中的戊所示细胞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对应于图1中的Ⅲ、对应于图2中的BC段.

(5)由于图3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所以丁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第二极体.

(6)图3中有染色单体的是乙、丙、戊,染色体组数为2的有乙、丙、丁,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是乙.

故答案为:

(1)a    DNA的复制      

(2)Ⅰ、Ⅱ

(3)甲、丁      

(4)ⅢBC

(5)第二极体         

(6)乙、丙、戊        乙、丙、丁       乙

下一知识点 : 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有丝分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