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丝分裂
- 共4176题
有丝分裂指数是指在某一有丝分裂的细胞群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所占比例.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孔雀石绿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利用不同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对萌发的蚕豆种子分别处理24h,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染色体已被醋酸洋红、龙胆紫或改良苯酚品红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A正确;
B、实验过程中需要统计观察到的细胞总数和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以计算细胞分裂指数,B正确;
C、孔雀石绿溶液浓度为0的一组是对照组,图中各实验组的有丝分裂指数都高于对照组,所以该实验结果只能表明孔雀石绿能促进蚕豆根尖有丝分裂指数的升高,C错误;
D、细胞分裂指数是指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所占比例,该指数可用于测定分裂不同步的细胞群中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D正确.
故选:C.
一种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4.该动物体内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其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分别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主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所以细胞核中DNA分子数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所以染色体数为24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含有24条染色体,48个DNA分子.
故选:D.
如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的比值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会发生基因重组,A正确;
B、ab段表示分裂间期,该时期进行了染色体的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
C、a之前表示G1期,此时期细胞内正在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因此有mRNA的合成,C错误;
D、d点之后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其中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D错误.
故选:A.
如图1是某高等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细胞内核DNA与染色体数目比值的变化关系.分析回答:
(1)图1中④到⑤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______(填数字标号)阶段.
(2)图2中ab段对应时期的细胞中,很活跃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
(3)图2若表示减数分裂,则bc段对应的时期是______;若表示有丝分裂,则cd段对应的时期是______.
(4)图2中de段表示的含义是______,对应图1中的______(填数字标号)阶段.
正确答案
解:(1)图1中④到⑤表示受精作用,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1中①阶段.
(2)图2中ab段表示分裂间期的G1期,主要进行蛋白质和RNA的合成,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3)图2若表示减数分裂,则bc段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复制;若表示有丝分裂,则cd段对应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4)图2中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图1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⑥有丝分裂后期.
故答案为:
(1)受精作用 ①
(2)核糖体、线粒体
(3)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前期和中期
(4)着丝点分裂 ③⑥
解析
解:(1)图1中④到⑤表示受精作用,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1中①阶段.
(2)图2中ab段表示分裂间期的G1期,主要进行蛋白质和RNA的合成,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3)图2若表示减数分裂,则bc段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复制;若表示有丝分裂,则cd段对应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4)图2中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图1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⑥有丝分裂后期.
故答案为:
(1)受精作用 ①
(2)核糖体、线粒体
(3)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前期和中期
(4)着丝点分裂 ③⑥
人类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可见到92个染色体,那么其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应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着丝点分裂而加倍.所以题干中人类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可见到92个染色体,那么其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应为46条.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