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丝分裂
- 共4176题
(七)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下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期代表______,处于该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
(2)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______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3)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人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人过量胸苷约___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在光学显徽镜下观察,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间期的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使得细胞核中DNA加倍,接着细胞进入分裂期(M期);由于该细胞中含有12条染色体,且M期为细胞分裂期(包含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其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先加倍后减半,即:12→24→12.
(2)题目中所求为:“最快”,则被标记的DNA分子只有到达S期的最后并即将进入G2期,所以要经过2.2小时就可以在M期观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3)由题意可以知道:因为加入胸苷后只抑制了处于S期的细胞,而其他时期的细胞都不受其影响,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处于G1期的细胞先进入S期并被抑制停留在S期,然后是M期的细胞,最后是处于G2期的细胞,所以到细胞都停留在S期的时间为G1+M+G2,即为7.4小时.
(4)有丝分裂末期动植物形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动物肠上皮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洋葱根尖细胞形成细胞板.
故答案为:
(1)分裂期(M期) 12→24→12
(2)2.2
(3)7.4
(4)动物肠上皮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洋葱根尖细胞形成细胞板(2分)
解析
解:(1)间期的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使得细胞核中DNA加倍,接着细胞进入分裂期(M期);由于该细胞中含有12条染色体,且M期为细胞分裂期(包含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其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先加倍后减半,即:12→24→12.
(2)题目中所求为:“最快”,则被标记的DNA分子只有到达S期的最后并即将进入G2期,所以要经过2.2小时就可以在M期观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3)由题意可以知道:因为加入胸苷后只抑制了处于S期的细胞,而其他时期的细胞都不受其影响,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处于G1期的细胞先进入S期并被抑制停留在S期,然后是M期的细胞,最后是处于G2期的细胞,所以到细胞都停留在S期的时间为G1+M+G2,即为7.4小时.
(4)有丝分裂末期动植物形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动物肠上皮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洋葱根尖细胞形成细胞板.
故答案为:
(1)分裂期(M期) 12→24→12
(2)2.2
(3)7.4
(4)动物肠上皮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洋葱根尖细胞形成细胞板(2分)
如图表示玉米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因此在DE时期会特别活跃,A错误;
B、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此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因此细胞每一极均含有该生物的全部染色体,包括同源染色体,B正确;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除了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外,还有非极性运输,C错误;
D、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图示表示的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曲线,不会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B.
在某哺乳动物体内的某个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甲;图乙、图丙则表示其分裂某些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乙、图丙所示的分裂时期分别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图甲12~13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______.
(2)图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在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______个四分体.
(3)图丙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______.
(4)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图乙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
(5)请在图丁方框内画出图丙最终形成的一个子细胞示意图.(注:画出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
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3~4;图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8~9.
(2)图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该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2个四分体.
(3)图丙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和8个DNA分子.
(4)图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有丝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是该生物全部的基因,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则正常情况下,图乙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A、B、a、b.
(5)根据图丙中染色体的颜色可知,其最终形成的一个子细胞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1)3~4 8~9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子染色体,并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2)初级精母细胞 2
(3)4、8
(4)A、a、B、b
(5)
解析
解:(1)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3~4;图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8~9.
(2)图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该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2个四分体.
(3)图丙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和8个DNA分子.
(4)图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有丝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是该生物全部的基因,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则正常情况下,图乙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A、B、a、b.
(5)根据图丙中染色体的颜色可知,其最终形成的一个子细胞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1)3~4 8~9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子染色体,并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2)初级精母细胞 2
(3)4、8
(4)A、a、B、b
(5)
P和Q是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经测定发现P细胞中的DNA含量是Q细胞中的一半,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P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Q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两细胞中DNA含量相同,A错误;
B、P细胞是体细胞,Q细胞是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细胞,Q为配子,DNA含量为体细胞P的一半,B错误;
C、P细胞处于减I的后期,DNA经过复制加倍,Q细胞是正常的体细胞,所以P细胞中的DNA含量是Q细胞中的两倍,C错误;
D、P细胞处于减Ⅱ后期,DNA含量等于正常体细胞的DNA含量,Q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NA含量为正常体细胞的两倍,所以P细胞中的DNA含量是Q细胞中的一半,D正确.
故选:D.
在人体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m;则当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消失时,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前期,根据题意可知,在有丝分裂中期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N,DNA含量为m;染色单体消失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此时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而DNA含量不变,即2N和m,故A正确.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