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丝分裂
- 共4176题
如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的相关曲线和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的时期是图______,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的时期是图______.
(2)该生物体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个核DNA分子.
(3)左图中的CD段对应的是甲-戊中的图______.
(4)B~C段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量比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即图甲;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即图丁.
(2)甲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4个核DNA分子.
(3)左图中的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对应的是甲-戊中的图丁.
(4)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所以该段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量比为1:2:2.
故答案为:
(1)甲 丁
(2)4 4
(3)丁
(4)1:2:2
解析
解:(1)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即图甲;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即图丁.
(2)甲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4个核DNA分子.
(3)左图中的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对应的是甲-戊中的图丁.
(4)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所以该段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量比为1:2:2.
故答案为:
(1)甲 丁
(2)4 4
(3)丁
(4)1:2:2
图l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2)图2中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3)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细胞,甲细胞有______个染色体组.
(4)图2中丙细胞含有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______期.
(5)图2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如果该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而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
(2)图1中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2中的丙和丁.
(3)图2中,甲、乙、丙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而乙、丙和丁细胞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
(4)图2中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5)图2中,由丙细胞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雄性,因此丙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而丁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常染色体.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基因重组),也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
(2)丙丁
(3)甲乙丙 4
(4)8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
(5)次级精母细胞 常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
解析
解:(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而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
(2)图1中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2中的丙和丁.
(3)图2中,甲、乙、丙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而乙、丙和丁细胞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
(4)图2中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5)图2中,由丙细胞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雄性,因此丙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而丁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常染色体.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基因重组),也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
(2)丙丁
(3)甲乙丙 4
(4)8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
(5)次级精母细胞 常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
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内填序号,“”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
(1)该图是______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是______(用字母表示)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_____期的细胞简图.
(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______期图中.
(4)DNA与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______.
(5)在如图(1)和图(2)处分别绘出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一个细胞周期)
正确答案
植物
BCAD
分裂间
分裂后
B、C
解析
解:(1)本题是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因为有细胞壁,没有中心体.其分裂顺序依次是:B前期→C中期→A后期→D末期.
(2)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间期,特点: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
(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理由着丝点分裂.
(4)DNA与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BC.
(5)DNA变化:间期加倍(4→8),末期还原(4);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8),平时不变(4).
故答案为:
(1)植物 BCAD (2)分裂间
(3)[A]分裂后 (4)B、C
(5)
蚕豆体细胞有12条染色体,则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着丝点分裂而加倍.蚕豆体细胞有12条染色体,则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4条.
故选:C.
下列是有关植物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2)图2中______细胞(写序号)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_细胞(写序号)处于图1中的DE段.
(3)图2的①细胞中,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用图2中序号表示有丝分裂过程: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染色体复制),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2)图1中,BC段表示每条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2中的①④细胞.DE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对应于图2中的②⑥细胞,
(3)图2的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2:1:2;有丝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⑤①④③②⑥.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
(2)①④
(3:2:1:2 ⑤①④③②⑥
解析
解:(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染色体复制),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2)图1中,BC段表示每条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2中的①④细胞.DE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对应于图2中的②⑥细胞,
(3)图2的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2:1:2;有丝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⑤①④③②⑥.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
(2)①④
(3:2:1:2 ⑤①④③②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