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丝分裂
- 共4176题
(2015秋•诸暨市校级期末)如图是某一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和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关系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图Ⅰ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可以表示的细胞是______.
A.体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2)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______条.假设该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3)图Ⅱ中有______个染色单体,如果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有______.
(4)图Ⅱ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关系可用图Ⅲ中的______表示.
正确答案
解:(1)若图Ⅰ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3和7表示两条X染色体,而X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此图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可以表示体细胞.故选:A.
(2)图Ⅰ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由此可知该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最多,即8条;假设该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该染色体进入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且平均分配给2个精细胞,因此该细胞分裂形成的4精细胞中,有2个精细胞含15N,因此含15N得精子所占比例为50%.
(3)图Ⅱ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如果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4)图Ⅱ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可用图Ⅲ中的乙表示.
故答案为:
(1)A
(2)8 50%
(3)4 基因突变或染色体交叉互换
(4)乙
解析
解:(1)若图Ⅰ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3和7表示两条X染色体,而X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此图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可以表示体细胞.故选:A.
(2)图Ⅰ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由此可知该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最多,即8条;假设该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该染色体进入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且平均分配给2个精细胞,因此该细胞分裂形成的4精细胞中,有2个精细胞含15N,因此含15N得精子所占比例为50%.
(3)图Ⅱ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如果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4)图Ⅱ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可用图Ⅲ中的乙表示.
故答案为:
(1)A
(2)8 50%
(3)4 基因突变或染色体交叉互换
(4)乙
如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几个时期的图示,请据图回答:
(1)分裂的变化顺序排列应该是______.
(2)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______]______.
(3)细胞核内开始出现染色体在[______]______,染色体变为染色质发生在[______]______.
(4)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填字母);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发生在[______]______.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是在[______]______.
(5)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染色体的______和______都是相同的.
(6)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______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这样对生物的______有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细胞出处于分裂前期,B细胞处于分裂后期,C细胞处于分裂中期,D细胞处于分裂末期,因此分裂的变化顺序排列应该是ACBD.
(2)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B后期.
(3)细胞核内开始出现染色体在A前期;染色体变为染色质发生在D末期.
(4)染色单体从分裂间期复制后出现到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消失,因此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AC;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态,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
(5)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此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相同的.
(6)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这样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故答案为:
(1)ACBD
(2)[B]后期
(3)[A]前期[D]末期
(4)AC[B]后期[C]中期
(5)形态 数目
(6)复制 遗传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细胞出处于分裂前期,B细胞处于分裂后期,C细胞处于分裂中期,D细胞处于分裂末期,因此分裂的变化顺序排列应该是ACBD.
(2)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B后期.
(3)细胞核内开始出现染色体在A前期;染色体变为染色质发生在D末期.
(4)染色单体从分裂间期复制后出现到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消失,因此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AC;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态,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
(5)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此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相同的.
(6)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这样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故答案为:
(1)ACBD
(2)[B]后期
(3)[A]前期[D]末期
(4)AC[B]后期[C]中期
(5)形态 数目
(6)复制 遗传
小肠上皮细胞(染色体数为12)分裂周期如下图(G1、S、G2为分裂间期,S为DNA复制期,M为分裂期)用带放射性的胸苷(DNA合成的原料)培养此细胞,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再换无放射性培养液定期检测.若加入过量胸苷,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题意S期细胞被标记,加入放射性的胸苷后,S期的细胞经G2期变化后变为M期细胞,故最短时间为G2时期,即2.2h,A正确;
B、由于小肠上皮细胞中含染色体数为12,且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所以处于该细胞周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12→24→12,B正确;
C、细胞间期细胞数目最多,因此从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比例最大值,即变为间期细胞,故经历的时间为分裂期的时间,即M期的时间,为1.8小时,C错误;
D、加入过量胸苷后,只有处于S期的细胞被抑制;刚结束S期的细胞,再次经过G2、M、G1期后再次到达S期后受到抑制,经历时间为2.2+1.8+3.4=7.4h.其他各期细胞达到S期的时间均短于该时间,故加入胸苷后7.4h后细胞都停留在S期,D正确.
故选:C.
某植物体基因型为AaBb,图一表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和RNA的变化,图二为其正常分裂过程所处的状态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洋葱根尖根毛区细胞是成熟细胞,不进行分裂,没有细胞周期,A错误;
B、图一表示d、e阶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分裂期细胞核中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不能解旋、转录形成mRNA,但是仍然有部分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正确;
C、该植物体基因型为AaBb,图二中2和3是同源染色体,其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应为等位基因,因此图二中基因位点1、2、3、4可能分别是A、b、B、b,C错误;
D、图二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一的d时期,此时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且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该过程需要ATP水解供能,D错误.
故选:B.
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因此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即图④;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因此此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且染色体:DNA=1:1,即图②.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