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丝分裂
- 共4176题
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O~A段表示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但染色体含量不变,A错误;
B、B~C段表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核膜和核仁已在有丝分裂前期解体消失,B错误;
C、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4:0:4,C错误;
D、B~D段表示分裂中期和后期,此时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中心体在分裂间期经过复制后加倍),D正确.
故选:D.
如图的5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B、C、D、E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_____,属于减数分裂的是______.
(2)A细胞有______个DNA分子.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染色体有______条.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和C细胞属于有丝分裂,B、D和E属于减数分裂.
(2)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因此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
故答案为:
(1)A、C B、D、E
(2)8 体细胞 4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和C细胞属于有丝分裂,B、D和E属于减数分裂.
(2)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因此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
故答案为:
(1)A、C B、D、E
(2)8 体细胞 4
如图表示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及染色体几种形 态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乙中由C到D和B到A的变化过程中,细胞中同步变化的结构有______.可见染色体含______个DNA.
(2)对该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进行观察计数.最佳时期是图甲所示的______阶段,观察到的染色体形态应为图乙中的______,数目为______个.
(3)图甲的e阶段染色体形态发生的变化是______(用箭头和图乙中字母表示),处于此阶段的一个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为______个.
(4)图丙是没有完成的有丝分裂曲线图,请补充完整.
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乙中由C到D和B到A的变化过程中,细胞中同步变化的结构有纺锤体(前期出现,末期消失)、核膜和核仁(前期消失,末期重建).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染色体复制前、着丝点分裂后)或2个DNA分子(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分裂前).
(2)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态,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对应于甲图中的c阶段,此时观察到的染色体形态对应于乙图的D.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即8条.
(3)图甲的e阶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此时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即B→A,处于此阶段的一个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
(4)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而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因此,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图曲线:
故答案为:
(1)纺锤体、核膜和核仁 1或2
(2)c D 8
(3)B→A 0
(4)如图:
解析
解:(1)图乙中由C到D和B到A的变化过程中,细胞中同步变化的结构有纺锤体(前期出现,末期消失)、核膜和核仁(前期消失,末期重建).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染色体复制前、着丝点分裂后)或2个DNA分子(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分裂前).
(2)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态,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对应于甲图中的c阶段,此时观察到的染色体形态对应于乙图的D.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即8条.
(3)图甲的e阶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此时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即B→A,处于此阶段的一个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
(4)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而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因此,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图曲线:
故答案为:
(1)纺锤体、核膜和核仁 1或2
(2)c D 8
(3)B→A 0
(4)如图:
如图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B段表示G1期,此时细胞中正在大量合成蛋白质,为S期做准备,A正确;
B、BC段表示S期,此时DNA正在进行复制,其稳定性较差,易出现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改变,B正确;
C、CD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CD段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过程,C正确;
D、EF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其中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D错误.
故选:D.
图1表示某哺乳类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图2为该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DE段对应图2中的______细胞.
(2)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细胞.丁细胞含有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的名称为______
(3)如果丁细胞中的①为X染色体,则②一定是______.
(4)戊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而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对应图2中的甲和戊细胞.
(2)图2中,甲、乙、丙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丁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由于丙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含白色大染色体的细胞质多,所以丁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3)由于丁细胞是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如果丁细胞中的①为X染色体,则②一定是常染色体.
(4)根据图乙中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判断戊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Hr.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甲和戊
(2)甲、乙、丙 4 次级卵母细胞
(3)常染色体
(4)Hr
解析
解:(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而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对应图2中的甲和戊细胞.
(2)图2中,甲、乙、丙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丁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由于丙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含白色大染色体的细胞质多,所以丁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3)由于丁细胞是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如果丁细胞中的①为X染色体,则②一定是常染色体.
(4)根据图乙中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判断戊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Hr.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甲和戊
(2)甲、乙、丙 4 次级卵母细胞
(3)常染色体
(4)Hr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