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

A④②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①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规律;

②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规律;

③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

④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

因此,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①④②③.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______开始到______结束.

(2)图A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_____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_____,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_____期.

(3)图B表示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A中______段,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染色体______条.

(4)图C所示细胞与图B所示细胞相比,在图A中de(或ij)段的显著差异是______

(5)从图A可以看出,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染色体,所以,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______有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因此图A中e-j段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2)图A中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变化特点为: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变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级;de段表示细胞有丝分裂末期.

(3)图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于图A中的bc或gh段;图B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其分裂产生的染色体数目与该细胞相同,即6条.

(4)图A中de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图B为动物细胞,图C为植物细胞,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的区别是:动物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板,最终将细胞一分为二.

(5)由图A可知,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染色体,所以,细胞有丝分裂对于生物保持着遗传性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故答案为:

(1)e    j

(2)后期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末期

(3)bc或gh   6条

(4)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5)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解析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因此图A中e-j段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2)图A中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变化特点为: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变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级;de段表示细胞有丝分裂末期.

(3)图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于图A中的bc或gh段;图B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其分裂产生的染色体数目与该细胞相同,即6条.

(4)图A中de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图B为动物细胞,图C为植物细胞,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的区别是:动物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板,最终将细胞一分为二.

(5)由图A可知,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染色体,所以,细胞有丝分裂对于生物保持着遗传性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故答案为:

(1)e    j

(2)后期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末期

(3)bc或gh   6条

(4)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5)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表1所示的4个实验中,实验材料与观察到的现象一致的是(  )

A1和2

B2和3

C2和4

D1和4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1、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愈伤组织的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1错误;

2、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含有紫色大液泡,适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2正确;

3、颤藻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核仁,3错误;

4、观察细胞分裂不同时期需要选用分裂旺盛的实验材料,如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4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表示某哺乳动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或染色质)数与核DNA数之比(即图1纵坐标)的变化曲线,图2是表示这种哺乳动物某个体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2)在图1中绘制此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的变化曲线(不需标出字母).

(3)据图2可知此动物能同时出现上述细胞的器官是______

(4)图2 中______ (填序号)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5)图2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图有______ (填序号);⑤细胞中含有______个染色体组.

(6)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图2中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

(2)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变为2,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的变化曲线如图:

(3)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雄性动物器官是睾丸.

(4)图1中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对应于图2中的①(有丝分裂中期).

(5)由以上分析可知,符合减数分裂的是②③④⑥,⑤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6)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2中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其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或AAbb与aaBB.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

(2)如图

(3)睾丸

(4)①

(5)②③④⑥4

(6)AABB与aabb或者AAbb与aaBB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

(2)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变为2,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的变化曲线如图:

(3)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雄性动物器官是睾丸.

(4)图1中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对应于图2中的①(有丝分裂中期).

(5)由以上分析可知,符合减数分裂的是②③④⑥,⑤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6)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2中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其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或AAbb与aaBB.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

(2)如图

(3)睾丸

(4)①

(5)②③④⑥4

(6)AABB与aabb或者AAbb与aaB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对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各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2个染色体组

B甲乙两图对应丁图中的CD段

C甲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

D丙图中染色体与DNA的比是1:2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A、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A错误;

B、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对应于丁图的DE段,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钟,对应于丁图的BC段,B错误;

C、卵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因此甲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C正确;

D、丙图细胞含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与DNA数之比为1:2,D正确.

故选:CD.

下一知识点 : 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有丝分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