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丝分裂
- 共4176题
果蝇常作为遗传学的材料。
(1)正常情况下,雄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_________个Y染色体。在果蝇群体中有一种“嵌合体”果蝇,其身体左侧无“性梳”,而身体右侧有“性梳”。研究发现“嵌合体”果蝇左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右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O。该果蝇染色体的变异产生于_________(原始生殖、体)细胞的__________分裂过程中。
(2)基因突变大多数对生物有害,甚至导致死亡。研究者在野生型种群中发现了1只由于X染色体上某基因突变(Y染色体上无相关基因)而表现出突变性状的雌果蝇(简称突变型),让这只雌果蝇与1只野生型雄蝇进行交配,F1中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之比为2:1。
①在野生型和突变型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F1中突变型和野生型之比为__________。
②请你用遗传图解对这个现象进行解释(相关基因用R、r表示) 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
(3)果蝇的小翅基因是由摩尔根的学生发现的一种突变性状。小翅与正常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实验室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小翅雌、雄果蝇各一只和正常翅雌、雄果蝇各一只,请通过一代一次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请写出杂交组合的亲本表现型,并预测子代可能出现的性状,作出相应的结论。杂交组合的亲本类型:______________。预测各种可能结果,得出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0或1或2;体;有丝
(2)①突变型;1:2;②遗传图解:略
(3)任取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正常翅♂×小翅♀,或正常翅♀×小翅♂)
实验方案为:任取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
①若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杂交组合中的雄果蝇代表的性状为隐性;
②若后代果蝇雌、雄各为一种性状,则该杂交组合中雄果蝇代表的性状为显性;
③若后代中雌、雄果蝇均含两种不同的性状且各占1/2,则该杂交组合中雄果蝇性状为隐性。
或:
①若子代雌蝇不表现母本性状,则雄性亲本的性状为显性
②若子代雌蝇全部表现出母本性状,则雄性亲本的性状为隐性
③若子代雌蝇1/2表现出母本性状,则雄性亲本的性状为隐性
或:
实验方案为:正常翅♂×小翅♀
①若子代出现正常翅♀、小翅♂,则正常翅为显性
②若子代无论雌雄,全部表现为小翅,则小翅为显性
③若子代无论雌雄,都有正常翅和小翅,则小翅为显性
或:实验方案为:正常翅♀×小翅♂
①若子代出现正常翅♂、小翅♀,则小翅为显性
②若子代无论雌雄,全部表现为正常翅,则正常翅为显性
③若子代无论雌雄,都有正常翅和小翅,则正常翅为显性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_______________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2)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期的时间,处于该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
(3)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________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h,M期时长为1.9h。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_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
(5)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2
(2)M 12→24→12
(3)7.4
(4)甲
(5)动物肠上皮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洋葱根尖细胞形成细胞板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在细胞中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牵引染色体运动的?某同学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假设:染色体的运动是由于纺锤丝的牵引。
实验方法:破坏纺锤丝。
实验材料和用具:相差显微镜(可连续观察活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洋葱、盖玻片、载玻片、吸水纸、滴管、广口瓶、清水、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等。
方法步骤:培养洋葱根尖。切取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并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使根尖处于秋水仙素溶液中,在相差显微镜下用一个分裂期时间观察染色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设计回答:
(1)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实验中选用秋水仙素破坏纺锤丝,你认为是否可行?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所在,并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同时细胞分裂期内染色体不再运动,说明染色体的运动与纺锤丝的牵引有关 ②.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细胞分裂期内染色体仍能运动,说明染色体的运动与纺锤丝的牵引无关
(2)可行。因为秋水仙索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缺少对照组,应添加一组不加秋水仙素的对照组。
下图甲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该动物体内5个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研究表明,结构②的功能越复杂,其上的_________种类和数量就越多。K+在进入甲细胞时,需要消耗细胞质基质以及[ ]______(填序号和名称)提供的能量,表明K+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
(2)甲图中由__________(填序号)构成的生物膜系统,为多种____________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有利于膜上化学反应的进行。
(3)在乙图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分裂图像有__________(填字母),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填字母),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特有的图像的是___________,细胞分裂时星射线的形成与甲图中[ ]______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密切相关。
(4)由于原癌基因和_____________发生突变,甲细胞变成癌细胞,往往容易分散和转移,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等物质减少所致。
正确答案
(1)蛋白质 [⑥]线粒体 主动运输
(2)②④⑤⑥⑦⑨ 酶
(3)B D AE [③]中心体
(4)抑癌基因 糖蛋白
某些有毒物质能诱导真核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产生微核。微核是由断裂的染色体形成的椭圆形异常结构,游离于细胞核之外,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香烟焦油能否诱导微核产生,完成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萃取获得香烟中的焦油,用醋酸丙酯将其溶解后,再用蒸馏水稀释,配制成一系列浓度的焦油溶液。各取等量加入烧杯A、B、C、D中。将醋酸丙酯与蒸馏水混合液取等量加入烧杯E中。取等量蒸馏水加入烧杯F中。
第二步:将6个状况相同,幼根已培养至1cm的洋葱分别置于上述6个烧杯中培养较长时间,然后从每个洋葱上随机取根尖数根制作临时装片。镜检记录出现微核的细胞所占的比例(微核率),计算每组平均值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1)为何洋葱在上述溶液中培养时间不可过短?___________________。
(2)镜检时应选择位于根尖____________区,且处于细胞分裂_________期的细胞。
(3)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
(4)对A、B、C、D四组而言,E组和F组哪组是对照组?_____。将E组与F组比较,作用是:__________。
(5)该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确保经历至少一个细胞周期
(2)分生 间
(3)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E 排除醋酸丙酯的影响(答案合理即可)
(5)香烟焦油能诱导微核产生,且浓度越高诱导作用越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