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丝分裂
- 共4176题
下列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形成细胞板,只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会形成细胞板,A错误;
B、赤道板是虚拟的,不会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B错误;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中央向内凹陷,最终缢裂成两个子细胞,C正确;
D、有丝分裂间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D错误.
故选:C.
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的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着丝点分裂一定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不会导致DNA数目加倍,A错误;
B、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
C、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C错误;
D、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正确.
故选:D.
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相同点表现在( )
①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②后期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③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在中期都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
④对同一生物来说,这两次分裂过程所含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存在,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①错误;
②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②正确;
③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③正确;
④对同一生物来说,减数第二次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数目是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数目的一半,④错误.
故选:B.
如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图A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图B①-③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分析回答:
(1)图A中曲线b表示______,图A中a曲线距离减小的原因是______.
(2)从______分钟后,细胞分裂进入后期,相当于B图曲线的标号为______,此期的典型特点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A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则10时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逐渐缩小,表明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染色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因此曲线b表示分裂后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图A中a曲线距离减小的原因是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2)第10分钟时,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开始逐渐缩小,说明此时细胞分裂进入后期,相当于B图曲线的标号为②③,此期的典型特点是着丝点一分为二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两个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故答案为:
(1)分裂后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2)10 ②③着丝点一分为二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两个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解析
解:(1)图A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则10时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逐渐缩小,表明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染色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因此曲线b表示分裂后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图A中a曲线距离减小的原因是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2)第10分钟时,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开始逐渐缩小,说明此时细胞分裂进入后期,相当于B图曲线的标号为②③,此期的典型特点是着丝点一分为二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两个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故答案为:
(1)分裂后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2)10 ②③着丝点一分为二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两个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如图是某生物兴趣研究小组使用紫外线照射小鼠之后,取其某器官做成装片,经显微镜观察和相关的检测后得到如下所示的细胞和染色体行为图(①、⑤中的字母代表基因,④中的数字代表染色体片段),据图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②为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所以该器官可能取自于小鼠的精巢而不是卵巢,A错误;
B、图中①进行有丝分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染色体中基因应该相同,出现Aa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③属于三体细胞,多了一条染色体,④⑤发生了染色体的结构变异,B正确;
C、21三体综合症与图③所示变异相同,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属于基因突变,与图①所示变异相同,C错误;
D、图⑤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即同源染色体联会时,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