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工程
- 共1119题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问题时,生态工程应运而生,A正确;
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B正确;
C、生态工程是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和工程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现代管理手段和专业技术经验组装起来的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现代生产工艺,而不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C错误;
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D正确.
故选:C.
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______.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自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______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______,则该推测成立.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______.由于三倍体鳟鱼______,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于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子一代只有黑眼黄体鳟鱼,说明黑眼与黄体都是显性性状.根据子二代中黑眼黄体:红眼黄体鳟鱼:黑眼黑体=9:3:4,所以亲本都是纯合子,且其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aaBB.
(2)根据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红眼黑体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处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aaBB)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全部为红眼黄体,则说明aabb的个体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AAbb)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aaBB)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AaaBBb,由于三倍体鳟鱼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故答案为:
(1)黄体 aaBB
(2)红眼黑体 aabb
(3)全部为红眼黄体
(4)AaaBBb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配子
(2015秋•寿光市校级月考)生态工程的优点(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生态工程的优点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故选:C.
如图所示为对燕麦胚芽鞘进行不同处理的实验,胚芽鞘生长情况相同的一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尖端是感光部位,图中a在尖端下部插入玻璃片,使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所以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图中b在尖端下部插入琼脂片,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所以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胚芽鞘弯向左侧光源生长;
图中c切去尖端后,中间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并且单侧光对其无刺激作用,因此胚芽鞘直立生长;
图中d用锡箔遮住尖端,不能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所以胚芽鞘直立生长;
图中e用锡箔纸包在尖端下部,不影响尖端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所以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胚芽鞘弯向右侧光源生长.
因此,胚芽鞘生长情况相同的一组是c与d,都直立生长.
故选:B.
下列叙述违背生态工程中生态学原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充分考虑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这符合生态学原理,A正确;
B、尽可能减少种间竞争所产生的耗损,这符合生态学原理,B正确;
C、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符合生态学原理,C正确;
D、以单一种群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不符合物种多样性原理,D错误.
故选:D.
某城市近年来一直强调走“绿色”发展之路,争创“绿色城市”.“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还包括尊重自然、保持生态平衡、高效利用资源等等.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如图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处理的一种方案:
(1)生态工程应在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取得最佳效果并达到预期目标.图示的生态工程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2)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的污染的同时,通过燃烧发电、动物蛋白饲料等,提高人们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协调起来,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3)该方案中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______.该生态系统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______稳定性较低,所以需要人们不断输入物质与能量.
(4)进行⑦过程的甲烷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前者______.
(5)每一位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①、②过程,具体做法是______.
(6)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了
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生态工程应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最佳效果并达到预期目标.图示的生态工程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的污染的同时,通过燃烧发电、动物蛋白饲料等,提高人们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协调起来,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3)该方案中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所以需要人们不断输入物质与能量.
(4)进行⑦过程的甲烷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前者无成形的细胞核.
(5)每一位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①、②过程,具体做法是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6)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能提高,只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A错误;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B正确;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C正确;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D正确.故选:A.
故答案为:
(1)经济 社会 生态环境 物质循环再生
(2)整体性
(3)分解者 抵抗力
(4)无成形的细胞核
(5)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6)A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态工程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故A错误;
B、生态工程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故B正确;
C、生态工程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故C正确;
D、生态工程中的生态农业将废弃物中的能量充分利用,就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故D正确.
故选A.
下列关于农业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农业生态工程实现了对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A错误;
B、农业生态工程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了“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B正确;
C、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和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C正确;
D、农业生态工程调整了能量流动关系,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并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正确.
故选:A.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A正确;
B、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B正确;
C、生态工程是少消耗、多效益的工程,C错误;
D、生态工程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D正确.
故选:C.
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生态工程.
故选:D.
如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虽没有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但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A正确;
B、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物质循环,但能量不能循环流动,B错误;
C、合理使用农家肥,不仅能提供无机盐,还能提供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葡萄和蔬菜的产量,C正确;
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但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D正确.
故选:B.
下列措施中,属于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农作物秸杆的“过腹还田”属于物质循环利用,A错误;
B、治坡、治沟、修梯田,发展林业,目的是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小流域水土资源,B正确;
C、矿山废弃地的恢复属于生态系统的修复,C错误;
D、利用造纸废弃的糖蜜制酒精属于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D错误.
故选:B.
“1+1>2”是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哪一个(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故选:B.
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A正确;
B、小流域治理模式是我国农民和技术人员的创举,它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的,B错误;
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C正确;
D、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D正确.
故选:B.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 )
①能量的多级利用 ②物质循环再生
③废物资源化 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
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三者结合.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①能量的多级利用、②物质循环再生、③废物资源化、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三者结合.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