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工程
- 共1119题
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如下图:
(1)如要保证目的基因和质粒完成重组。且不影响重组质粒的筛选。则应选用________来切目的基因,选用___________来切质粒。
(2)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应遵循_________的基本原理。其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限制酶Ⅱ 限制酶Ⅰ
(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植被的恢复
古泉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该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合理地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达到了良性发展。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1)该生态农场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原理。
(2)该系统工程的核心之一是沼气池,沼气的制作如图所示:
①.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
②.如果将“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对生态农业系统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生态农场中存在如下图所示的物质循环过程,据图分析不符合生态工程原理的叙述是_________。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食用菌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成分),储存在生产者体内的能量最终去向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
(2)①.如图所示:
②.土壤中的无机物得不能补充,物质循环受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3)C;分解者;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
“十一五”期间农业部计划在全国建设10000个资源良性循环的生态新村。农村沼气的综合利用将是其中重点发展的内容,沼气综合利用指人畜粪便经沼气池发酵后,所产生的沼气、沼液、沼渣作为下一级生产活动的原料、肥料、饲料、添加剂和能源能进行再利用。以下是一组沼气生态农业的问题。
(1)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有机物变成沼气的过程主要分为两道工序:首先是分解细菌将粪便、秸秆中的复杂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有机物和CO2,再在甲烷菌的作用下将简单的有机物及CO2氧化或还原成甲烷,甲烷菌也从中获得能量而生长。由此可见,分解细菌和甲烷菌的同化作用类型分别为_____和_____;甲烷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____。
(2)沼气发酵菌种在8℃~60℃范围内都能发酵产气,并且温度越高,发酵越活跃。这是因为____。
(3)甲烷菌主要以____方式进行繁殖。其变异的主要来源是____,控制甲烷菌主要遗传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其性状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________。为什么?____。
(4)上图是某地农民以沼气为纽带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
①.该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哪些基本原理?_________。
②.通过实践证明,这种生态系统较为理想,不仅有很好的生态效益,而且也为农民增加了经济效益,其原因是充分利用了________中的能量。建立这种生态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________。
③.动物粪便中的臭味主要来自氨,在沼气池中经________作用,可以形成_______被植物吸收利用。
正确答案
(1)异养型 自养型 生产者
(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
(3)二分裂 基因突变 拟核DNA 否 甲烷菌是原核生物,主要进行无性繁殖
(4)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 ②.各营养级 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③.硝化细菌硝化 硝酸盐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县积极发展畜禽养殖和栽桑养蚕两大支柱产业。在生产总量不断提高的同时,该县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之路。请分析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_________(至少写2种)。
(2)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___________开始,图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有________。
(3)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更能净化环境,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为何能提高经济效益?______________。
(5)根据该县地处水乡这一资源优势,请就该生态系统提出你的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2)桑、油菜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蚕、禽、畜
(3)粪便等“废弃物”被及时利用
(4)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成本投入)
(5)蚕沙碎屑用来养鱼;鱼塘塘泥用来肥田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稻-鱼-蛙”共生农业生态系统和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转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甲系统遵循的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更好地达到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缓解农村“三料”的缺乏问题,对甲生态系统进行改进,可增加____________工程,在某些贫困地区,这一工程充分考虑了如何把生态与经济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它所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
(3)相对乙系统而言,鱼和蛙在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什么?_______。
(4)试举一例说明“稻-鱼-蛙”共作生态系统的优点。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2)沼气 整体性原理
(3)稻田放养鱼和蛙后,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 昆虫、部分杂草等就成了鱼、蛙的饵料,从而把 这些将要损失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另外,鱼和蛙的排泄物又可以作为水稻的肥料,鱼和蛙呼吸排出的CO2是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的碳源
(4)①.土壤养分增加;
②.水稻害虫量下降;
③.田间杂草量下降;
④.浮游生物量下降。(任答一项即可)
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奶牛,如果要加速转基因奶牛的繁育,可以对此转基因奶牛进行克隆(如下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细胞培养时,要对取自转基因奶牛的组织细胞进行分离,形成单个细胞,这个过程中需要利用_________酶处理。
(2)形成重组细胞时应选用_______期的卵母细胞,并去掉其细胞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如果重组细胞为贴附性细胞,则在进行原代培养时,会表现出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特点。
(4)图中犊牛并非是对体细胞核供体母牛100%的复制,其原因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图中所示的生物技术整体被称为__________。其包括的具体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等。转基因奶牛的克隆成功,说明了动物_______具有全能性。
(6)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其体现的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胰蛋白(或胶原蛋白)
(2)MⅡ中(或减Ⅱ中) 使克隆出的动物个体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供体细胞(或“避免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对后代造成干扰”)
(3)贴壁生长(或细胞贴壁) 接触抑制(两空顺序可以颠倒)
(4)生物的性状受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 生物的性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5)核移植(或体细胞核移植) 细胞培养 胚胎移植 体细胞的细胞核
(6)整体性原理
江苏某农户创建的冬季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牛棚内产生的________可扩散进入蔬菜大棚,提高蔬菜的光合效率;蔬菜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___可扩散进入牛棚。
(2)秸秆除了作为牛的饲料外,还可与牛粪混合堆放进行___________,腐熟的产物肥效提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这种肥料用于蔬菜栽培可以提高蔬菜产量。
(3)在牛的品系、饲料品种和用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这种养殖模式,牛的生长速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4)牛棚保温所需的热能来源于牛自身散热、地热、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这种种植养殖模式较好地实现了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二氧化碳 氧气
(2)发酵 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3)牛棚内温度较高因而牛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较少
(4)太阳光能 发酵产热
(5)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高效利用
(选做题)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某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合理地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达到了良性发展。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1)该生态农场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原理。
(2)该系统工程的核心之一是沼气池,沼气的制作如图所示,如果将这一环节去掉,对生态农业系统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
(3)在该生态农场中存在如下图所示的物质循环过程,据图分析不符合生态工程原理的叙述是_______。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4)据生态工程中的物种多样性这一原理,有人认为生态农业建设中,应使食物链和营养级越长越多越好。请你结合所学有关生态工程原理,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整体性 协调与平衡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任选三项即可)
(2)土壤中的无机物得不能补充,物质循环受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3)C
(4)不正确 因为食物链长,各食物链中的生物数量难以达到一定规模,影响经济效益;营养级多,高层次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较少,该营养级生物数量也较少。
(附加题)下图为窦店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生态工程主要遵循的工程原理是_________。
(2)沼气池在这一生态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有__________。(请列举两点)
(3)围绕这一生态系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蓝绿萍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生产者
B.该生态系统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解决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符合整体性原理
C.该生态系统能提高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
D.该生态系统增加了蓝绿萍,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得到提高
(4)若下图是某科研工作者为该村设计的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案,请据图回答问题:
a.此方案中①②过程需每一位居民的参与,参与的行动方式是__________;
b.过程④⑤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__________________;
c.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角度看,④⑤途径比③途径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2)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解决了农村中燃料和肥料来源;防止了环境污染
(3)C
(4)a.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分解者 c.提高了物质、能量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请仔细读图,然后指出该生态农业的优点。
(1)生态农业设计的基本原理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生态农业的优越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农作物一猪一农户”这条食物链中,若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出300摩尔氧气,则农作物同时产出____________摩尔葡萄糖,农户从猪中获取的能量最多相当于_____________摩尔的葡萄糖。
正确答案
(1)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2)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3)50 2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问题: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田地已经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等活动。
(1)从生态因素分析,若要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
(2)“退耕还林(还草)”所依据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_,其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
(3)保护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是保护森林。近年来,首都北京等地频繁出现了“沙尘暴”,源头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说明森林等植被在________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另外,我国在西北植树造林方面依据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要注意树种不要过于单一。
正确答案
(1)水
(2)物种多样性原理 自动调节能力
(3)防风固沙 物种多样性
禁止焚烧秸秆无法可依的局面将改变,《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已列入2009年江苏省省立法计划。目前在农村,农作物秸秆大多被直接燃烧,还有部分随意堆放,浪费严重,利用率低。下图是某科技小组的同学,针对农作物秸秆浪费和闲置情况,设计出的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作物种植、养鱼、养鸡等产业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系统。请据图分析回答:
(1)即使是冬天,沼气池中温度也能达到25℃。维持这个温度的热量来自_______。
(2)燃烧沼气为鸡舍增加照明时间,可以增加产蛋量,这属于________信息传递。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处理秸秆的主要方式是用作饲料、沼气发酵和培养蚯蚓,而不采用燃烧的方法。请问: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4)微生物的运用非常广泛,除用于沼气发酵,真菌中的酵母菌可用于酒精发酵,请写出酵母菌生产果酒的反应式___________。
(5)该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__。
(6)从图中可看出生态工程体系的特点是(多选)
A.少消耗B.高消耗C.可持续D.多投资E.多效益
(7)生态农业是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
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
正确答案
(1)微生物发酵(呼吸)产生的热量
(2)物理
(3)①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分层)多级利用;②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4)C6H12O6 2C2H5OH + 2CO2+能量
(5)农作物;居民(人)、鸡、猪、鱼(缺一不可)
(6)ACE
(7)A
南京古泉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该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合理地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达到了良性发展。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1)该生态农场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原理。
(2)该系统工程的核心之一是沼气池,沼气的制作如图所示:
①.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
②.如果将“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对生态农业系统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园内以猪粪、鸡粪为饵料养殖的蚯蚓能改良土壤,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_。
(4)在该生态农场中存在如下图所示的物质循环过程,据图分析,不符合生态工程原理的叙述是________。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正确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或整体性(选填2个)
(2)①.如下图所示:
②.土壤中的无机物得不到补充,物质循环受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3)分解者
(4)C
下图为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恢复工程中,①②是指____________措施。
(2)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为什么不是种植农作物?_____________。
(3)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平整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
(2)矿区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3)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叙述,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