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工程
- 共1119题
为了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建立人工湿地公园可起到重要作用,根据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的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有______.对该生态系统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时,由于鼠妇(俗称“潮虫”)、蚯蚓等小动物活动能力强,又因为身体微小,故常利用______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__和______.
(3)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原因是生态系统的______是有限的.
(4)近年来发现人工湿地还具有蓄洪防旱的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5)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芦苇、绿藻、黑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因此它们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土壤小动物较小,不能用标志重捕法;活动范围较大,不能用样方法.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其丰富度.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来源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比自然生态系统多了一个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要控制污水排放量,不能超过它的承受能力.
(4)人工湿地还具有蓄洪防旱的功能属于生态功能,生态功能都属于间接利用价值.
(5)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因此该群落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
故答案为:
(1)芦苇、绿藻、黑藻 取样器
(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自我调节能力
(4)间接
(5)次生演替
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填“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______和______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地、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厌氧呼吸和需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所以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群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物质循环再生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故答案为:
(1)厌氧 需氧
(2)群落
(3)物质循环再生 物种多样性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南区建有一个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展示了较新的生态污水(常富含N、P)处理技术.如图1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构造示意图(箭头示水流方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湿地的上行池和下行池中均栽有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等,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并且都是挺水植物能有效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对浮游藻类起到______的作用.
(2)人工湿地的植物根系常形成一个网络样结构,网络中的根系不仅能直接吸附和吸收污水中的等营养物质,而且还为______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它们能够通过______和______两种方式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
据此分析,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分别生活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______池和______池流入湿地的污水在“先下后上”的过程中,与______充分接触,得到了明显净化.
有机氮NH
、NH3
NO
、NO
N2、N2O
(3)污水脱氮过程离不开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4)经人工湿地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作为非饮用水用于很多生产过程,不仅减少了污染还节约了水资源. 为了使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还需要控制进水口的水量和进水速率,一旦排入的污 水量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有可能导致污染物无法被降解而使得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崩溃,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有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等具有一定净化污水能力,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将太阳能(或光能)输入到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以上植物都是挺水植物,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因为它们可以对浮游藻类起到遮光,所以能有效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
(2)人工湿地的植物网络样结构的根系,不仅能直接吸附和吸收污水中的N、P等营养物质,而且还为分解者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它们能够通过分解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湿地基质常使用碎石等多种材质,碎石间留有一些空隙,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3)作用机理中可以看出,硝化细菌需要生活在有氧环境中,因此硝化细菌将生活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下行池,反硝化细菌需要无氧环境,因此生活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上行池中.流入湿地的污水在“先下后上”的过程中,与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充分接触,得到了明显净化.
(4)一旦排入的污 水量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有可能导致污染物无法被降解而使得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崩溃,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故答案为:
(1)生产者 遮光
(2)无机盐(N、P) 分解者(微虫物) 有氧呼吸
(3)下行 上行 植物根系和微生物
(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随各地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养殖场污水的排放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如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对养殖业污水进行处理和生态综合利用的示意图.请回答:
(1)人工湿地中属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和绿化区植物,生物D属______级消费者.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__.
(2)该人工湿地主要通过物理沉降、动植物吸收和______,达到净化的目的.为避免环境污染,在加剧净化同时,还应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其生态学理由是______.
(3)如图中A、B、C、D为该湿地中的四种鱼,其中C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则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______;若人工全部移除B种鱼,则C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图中人工湿地中芦苇区植物、浮游藻类和绿化区植物为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浮游动物、A、B属于初级消费者,C、D属于次级消费者.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除了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外,还有污水中有机物的能量.
(2)对养殖业污水进行的处理主要是物理沉降、动植物吸收和微生物的分解.因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为避免环境污染,在加剧净化同时,还应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
(3)图中则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b;若人工全部移除B种鱼,则C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增大.
故答案为:
(1)芦苇区植物、浮游藻类 次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的能量
(2)微生物的分解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b 增大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动植物种类繁多,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下列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动植物种类繁多,说明其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高,所以恢复力稳定性相对较弱,A错误;
B、常见的湿地主要属于自然生态系统,B错误;
C、到湿地保护区去旅游观光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
D、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能蓄水,调节气候和降水,利于水循环等功能,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所以破坏湿地会造成当地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D正确.
故选:D.
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妥当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A正确;
B、对城市垃圾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B正确;
C、对城市垃圾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C正确;
D、对城市垃圾不能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D错误.
故选:D.
湿地生态系统能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为探究湿地植物菖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即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含氧量;菖蒲水培15天后,再次测定4种水样的BOD和总含氧量,结果如下表:
(1)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_____,D水样在实验中起______作用.
(2)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其根本原因不是菖蒲对______的吸收,而是菖蒲对______的吸收,其吸收方式是______,影响吸收速度的内部因素包括______和能量供应.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表中BOD(即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含氧量可以推断A水样的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D水样培养前后BOD(即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含氧量变化不大,属于对照组.
(2)菖蒲是植物,能够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吸收N、P等无机盐离子,进而有效地缓解水体富营养化.主动转运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因此影响主动转运的内部因素就是载体蛋白的数量和能量供应.
故答案为:
(1)A 对照
(2)有机污染物 含N的无机盐离子 主动运输 载体数量
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新思路,请据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芦苇、绿藻、黑藻属于______成分,芦苇属于挺
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
(2)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能量来源的不同之处是______.
(3)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其生态学依据是______.
(4)除净化水质,人工湿地还具有旅游观光和蓄洪防旱等多方面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一般包括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蓝藻等低等植物等、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因此该生态系统中芦苇、绿藻、黑藻属于生产者.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要对污水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
(4)人工湿地还具有蓄洪防旱的功能属于生态功能,生态功能都属于间接利用价值.直接价值包括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科研、美学价值等.
故答案为:
(1)生产者 垂直
(2)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建立人工湿地时,需要合理搭配植物,形成相对稳定的营养结构,以提高系统的生物多样性,A正确;
B、建立人工湿地时,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B正确;
C、建立人工湿地时,选择合适的人工介质以利于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正确;
D、建立人工湿地只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D.
近年来我国汞及其他重金属污染、生活污水污染爆发,汞污染中甲基汞(有机汞)的毒性远高于无机汞,如图为某湿地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______是汞及其他重金属进入动物及人体的重要途径并随之大量积累.一旦进入人体,不但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还可能诱发______,而导致细胞癌变.上图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体内汞含量较高的是______.
(2)如果在没有超出限度的情况下及时停止排放,河流可通过自身净化能力恢复到原始状态,这说明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
(3)图中流经改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未知,体现了群落具有一定的______结构.
(4)底泥中存在于B类细菌作用类似的真菌,这类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治理汞污染是除向汞污染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投放能分解甲基汞的B类细菌或真菌外,你认为可行的措施还有______.如果将生活污水排入到此湖中,湖水中的下列物质或生物的相对数量增加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填数字号)
①细菌 ②浮游植物 ③无机盐离子 ④大量有机物.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植物吸收以及动物饮水进入生态系统食物链,是汞及其他重金属进入动物及人体的重要途径,根据生物富集效应并随之大量积累.一旦进入人体,不但引起全身中毒症状,汞金属为重金属还可能诱发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而导致细胞癌变.根据生物富集效上图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体内汞含量较高的是浮游动物.
(2)如果在没有超出限度的情况下及时停止排放,河流可通过自身净化能力恢复到原始状态,这说明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流经改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红树植物和浮游植物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图中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上存在差异,在垂直方向上也存在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
(4)底泥中存在于B类细菌作用类似的真菌,这类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分解者;根据题干信息,能有效降低水体汞污染的方法:种植能大量吸收贡的植物,再从这些植物中回收贡;向汞污染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投放能分解甲基汞的B类细菌或真菌.如果将生活污水排入到此湖中增加④大量有机物,有机物为①细菌提供良好环境故而大量繁殖,分解有机物为③无机盐离子,无机盐为浮游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②浮游植物进而增加,故湖水中的下列物质或生物的相对数量增加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③②.
故答案为:
(1)食物链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 浮游动物
(2)自我调节能力
(3)红树植物和浮游植物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垂直结构和水平(或空间)
(4)分解者 种植能吸收汞的植物,再从植物中回收汞 ④①③②
为加强水体治理,珠江流域某城市构建了较大面积的人工湿地.
(1)当污染物随水流进入该湿地时,湿地水体中碳元素的迁移和转化途径如图.请用箭头和文字补充虚线框中的碳转化途径.
(2)一段时间后,湿地中出现了轮虫等浮游动物,可控制绿藻等浮游植物的增殖;管理员还放养了一些鱼和鸭,为城市增添自然气息.请写出可能存在食物链(两条).____________
(3)如果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进入该系统,请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指出可能产生哪些负面影响.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虚线框内有无机碳、有机碳、好氧细菌和藻类植物四种成分,应利用细菌和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来完善碳转化途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分解者,可通过呼吸作用将可溶性有机碳分解成无机碳,而无机碳又可以被藻类植物吸收,用于进行光合作用,同时藻类进行呼吸作用又可以产生无机碳.
(2)由“轮虫等浮游动物,可控制绿藻等浮游植物的增殖”可知,轮虫与绿藻之间为捕食关系,鸭捕食鱼,鱼捕食黑藻,则可以写出2条食物链,即绿藻-轮虫-鱼 黑藻-鱼-鸭.
(3)若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进入该系统,通过黑藻、绿藻等生产者的自养过程,重金属就会进入食物链,依据生物富集原理,重金属可能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因重金属无法降解,故易造成二次污染.
故答案为:
(1)
(2)绿藻-轮虫-鱼 黑藻-鱼-鸭
(3)重金属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无法降解,易发生二次污染.
江苏盐城的生态湿地建设已见成效,每年有大量的珍稀鸟类如丹顶鹤在此栖息,营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湿地生态系统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A错误;
B、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是天然的蓄水库,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喻为’地球之肾”,B正确;
C、沼泽地、红树林、沿海滩涂等属于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河流和湖泊,C错误;
D、围湖造田,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破坏湿地生态系统,D错误.
故选:B.
(2015秋•济南期末)图1表示利用人工生态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原理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研究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植物类群时,常用______法调查各种群的种群密度,并主要依据种群的______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图1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这些植物在图2中可用______表示.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除了图中所示的生物群落外,还必须有______成分.
(3)输入该湿地的能量有______.碳在图2的A、B、C间以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
(4)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当生活污水过度流入人工生态湿地会使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适用样方法;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该湿地中挺水植物、浮游植物和沉水植物,出现于地面以上不同的深度,从而使整个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上下层次的出现,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除了常规的生产者固定的光能外,还有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碳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
(4)人工湿地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产生大量的N、P,被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吸收,导致其生长迅速.生态系统的自由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
故答案为:
(1)样方法 年龄组成
(2)垂直 A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生产者固定的光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有机物
(4)水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机物,为植物提供N、P等无机盐和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
自我调节能力
人工湿地是为了处理污水人为设计建造的、工程化的湿地生态系统(见图).对该人工湿地作用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其中化学耗氧量(COD)表示在强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氧化一升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生化耗氧量(BOD)表示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调查结果显示此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COD、BOD值越高,表明污染程度越高,A错误;
B、出水口的总氮量大大减少,说明植物的吸收作用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B正确;
C、该湿地中有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水体营养物质的差异和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也会引起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
D、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不会因为生态系统的类型二改变,D错误.
故选:B.
下列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污水流经人工湿地后,人工湿地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水中有机物有所减少实现了水质净化,A正确;
B、湿地植物并无“为水体”提供氧气的主要作用,水体氧气来自大气中氧的扩散,水体中微生物的分解在污染早期是即型微生物,后期则主要是厌氧微生物在起作用,B错误;
C、除退耕还湿地和建立自然保护区外,还取决于湿地上、中游的水土保持等,C错误;
D、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有利于湿地依靠自然演替恢复生态功能,D正确.
故选:A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