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工程
- 共1119题
20世纪以来石油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食品的质量安全持续下降.于是生态农业成了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如图表示一种“甘薯+奶牛+沼气+花木+龙虾+食用菌”生态农业模式,试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所示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属于该生态系统分解者的有______.
(2)图中可以组成的捕食食物链是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设计遵循了______等生态学原理,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4)甘薯藤青贮的主要操作是:甘薯藤切段→填压进入青贮窖中→密封一段时间.其目的在于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即图中的甘薯、花木等作生产者.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如沼气微生物、食用菌、底泥中的腐生微生物等.
(2)食物链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图中可以组成的捕食食物链是甘薯→奶牛.
(3)农业生态工程的优点有能量的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废物资源化.该生态系统的设计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等生态学原理,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4)因为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初步分解甘薯藤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所以甘薯藤青贮时需要将甘薯藤切段→填压进入青贮窖中→密封一段时间.
故答案为:
(1)甘薯、花木等生产者 沼气微生物、食用菌、底泥中的腐生微生物等
(2)甘薯→奶牛
(3)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4)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初步分解甘薯藤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
如图示我国南方比较常见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不考虑人工投入的情况下,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总初级生产量)是______. 人们将蚕沙(蚕的粪便投)入鱼塘,被鱼等水生生物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主要属于第______营养级.
(2)鱼等水生生物的排泄物及未被利用的有机物和底泥,其中一部分经过______的作用后可作为肥料,返回桑基,培育桑树.
(3)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______,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与种植单一作物的农田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
(4)建立该生态系统遵循的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_.
(5)目前河流污染比较严重,正在通过一定手段进行治理,为了检验污水处理的效果,常测定BOD5(5日生化需氧量)的值,BOD5通常指20℃下,1L污水中所含有机碳源在微生物氧化时,5日内所消耗分子氧的毫克数.若假设原来100mL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为2.1g,等价于1.8g葡萄糖的耗氧量,污水处理后测得BOD5的值为384mg/L,则污水净化率达到______左右(以BOD5 减少的百分率表示).
正确答案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一
分解者的分解
多级利用
较强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生物多样性原理
98%
解析
解:(1)在不考虑人工投入的情况下,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总初级生产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人们将蚕沙(蚕的粪便投)入鱼塘,被鱼等水生生物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主要属于第一营养级.
(2)鱼等水生生物的排泄物及未被利用的有机物和底泥,其中一部分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后可作为肥料,返回桑基,培育桑树.
(3)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与种植单一作物的农田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
(4)建立该生态系统遵循的原理主要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
(5)根据“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可知,1.8g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耗氧量=
=1.92g,则BOD5的值=1.92×1000×10=19200mg/L,污水的净化率=
×100%=98%.
故答案为:
(1)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第一
(2)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3)多级利用 较强
(4)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生物多样性原理
(5)98%
(2015秋•济南校级月考)图甲是某生态农场物质、能量利用途径部分示意图,图乙表示能量流经猪群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昔日的荒山秃岭被改造为今天的生态农场,属于群落的______演替.
(2)果树处于苗期的果园,为除去单子叶杂草,可否选用图丙d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为除草剂______.对果树修剪、整枝,是为了解除______,有利于侧芽的萌发、生长.
(3)图乙中A表示猪的摄入量,D表示猪自身的呼吸消耗量,那么C中能量的去向是流向______和被______利用.
(4)以能量传递效率为10%计算,若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固定了5x 108KJ能量,蚯蚓从农作物获得的总能量为
1.2x 107KJ,那么猪和鸡可以从农作物获得能量共______KJ.
(5)燃烧沼气为鸡舍增加照明时间,可以增加产蛋量,这说明种群的______离不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6)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通过增加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可以使能量传递效率得到提高
B.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C.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D.生态农业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昔日的荒山秃岭被改造为今天的生态农场,有一定的生命基础,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2)图丙d点对应浓度对于单子叶杂草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大.为了解除顶端优势,可以对果树修剪、整枝,有利于侧芽的萌发、生长.
(3)图乙中A表示猪的摄入量,D表示猪自身的呼吸消耗量,则C中能量的去向是流向下一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利用.
(4)蚯蚓属于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营养级;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固定了5×108KJ能量,以能量传递效率为10%计算,而猪和鸡属于第二营养级,则猪和鸡可以从农作物获得能量共5×108KJ×10%=5×107KJ.
(5)燃烧沼气为鸡舍增加照明时间,可以增加产蛋量,这说明种群的生殖(繁衍)离不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6)生态农业可以使得能量多级利用,并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但是不能改变能量传递效率,A错误.
故答案为:
(1)次生
(2)否 顶端优势
(3)下一营养级 分解者
(4)5×107
(5)繁衍
(6)A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但这将与养殖业争夺饲料,A错误;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会带来环境的污染,B错误;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合理的措施,C正确;
D、大力开垦湿地将破坏生物的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D错误.
故选:C.
如图所示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A错误;
B、生态系统中,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每一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B正确;
C、蚯蚓利用食用菌杂屑属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不属于食物链中的营养级,C错误;
D、图中的生产环节多,使能量能够多级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D错误.
故选:B.
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应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故A正确;
B、生态农业应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故B错误;
C、生态农业中应增加生物多样性,使生物之间相互牵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故C错误;
D、提高沼气池的转化效率是生态农业的措施或注意点,而不是原则,故D错误.
故选:A.
如图为某山间林场建立的“竹林一鸡“生态农业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输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饲草和竹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以及饲料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错误;
B、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途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④⑤表示鸡粪被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矿质营养被竹和饲草利用,⑦⑩表示土壤微生物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矿质营养被竹和饲草利用,故图中不能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途径的箭头有④⑤⑦⑩,B正确;
C、物质循环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图中缺少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物质循环,故图中所有箭头不能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完整的物质循环途径,C错误;
D、鸡的觅食活动使竹林表层土壤松散,促进了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D错误.
故选:B.
如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通常将大豆和玉米是实施间作套种,大豆和玉米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农田中经常发生病虫害,调查该农田某种害虫虫卵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______,废弃农田上会发生群落的演替,该演替的类型是______,
(2)秸秆在沼气池中处理成沼渣后肥效增加,这是因为______,将沼渣还田农作物能从中获得所需的______
(3)为了提高蔬菜产量,人们通常将蔬菜棚和磨菇棚相通,原因是______
(4)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了“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生态工程中的______原理.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农民通常将大豆和玉米是实施间作套种,大豆和玉米之间的关系式为竞争,农田中经常发生病虫害,调查该农田某种害虫虫卵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样方法,废弃农田上会发生群落的演替,该演替的类型是次生演替.
(2)秸秆在沼气池中处理成沼渣后肥效增加,这是因为微生物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将沼渣还田农作物能从中获得所需的无机盐.
(3)蘑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提高蔬菜光合作用强度,因此将蔬菜棚和磨菇棚相通,可以提高蔬菜产量.
(4)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了“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生态工程中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故答案为:
(1)竞争 样方法 次生演替
(2)微生物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无机盐(或矿质元素)
(3)蘑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提高蔬菜光合作用强度
(4)物质循环再生
如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该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不可以直接利用光能,农作物能直接利用光能,A错误;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传递效率,B错误;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的循环利用,能量的多级利用,C正确;
D、蚯蚓利用的是无生命的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分解者,D错误.
故选:C.
农业的发展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现在农村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态农业一般食物链较多,但营养级不会太多,否则能量散失较多,难以获得经济效益,故A错误;
B、生态农业中物种数目比传统农业多,营养结构较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高,故B正确;
C、生态农业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故C正确;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故D正确.
故选:A.
农业的发展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现在农村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食物链越长,损失的能量越多,A错误;
B、生态农业中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因此生态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高,恢复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低,B错误;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C正确;
D、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在人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D正确.
故选:CD.
某城市近年来一直强调走“绿色”发展之路,争创“绿色城市”.“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还包括尊重自然、保持生态平衡、高效利用资源等等.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如图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处理的一种方案:
(1)图示的生态工程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2)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的污染的同时,通过燃烧发电、动物蛋白饲料等,提高人们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协调起来,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3)该方案中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______.
(4)进行⑦过程的甲烷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前者______.
(5)每一位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①、②过程,具体做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图示的生态工程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的污染的同时,通过燃烧发电、动物蛋白饲料等,提高人们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协调起来,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3)该方案中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分解者.
(4)进行⑦过程的甲烷杆菌为原核生物,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前者无成形的细胞核.
(5)据题分析可知,每一位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①、②过程,具体做法是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故答案为:
(1)物质循环再生
(2)整体性
(3)分解者
(4)无成形的细胞核
(5)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主要包括(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可以努力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多级利用,A正确;
B、能量不能循环.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使废物资源化,B错误;
C、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可以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C正确;
D、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
故选:AC.
如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的利用效率,A正确;
B、通过蝇蛆、蚯蚓、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等分解者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B正确;
C、离开了人的作用,该系统将很快崩溃,C正确;
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正确.
故选:ABCD.
(2015秋•许昌期末)构建新型农业生态系统是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离不开信息传递,A错误;
B、该生态系统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B正确;
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较少,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较少,C正确;
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实现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利用,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